有关于路径新建地方院校跨越进展路径选择要求

更新时间:2024-02-09 点赞:12528 浏览:4916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新建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支柱,其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且受制于多种障碍性因素的影响。文章基于发展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学科与专业方向、资金来源、师资队伍的现状分析,构设了新建本科院校跨越发展的错位竞争、差异发展、团队协作等三个主要宏观战略,以及更新教育思想理念、凝练办学特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搭建社会支持平台等四个微观策略,旨在通过跨越发展模式的设计,为新建本科院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及其跨越发展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跨越发展;路径选择
1009-4156(2013)06-074-02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存和发展问题引起了政府部门、教育机构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研究表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普遍存在办学理念落后,学校定位不清;师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学科单一,后劲不足;投入不足,经费短缺;校园氛围沉闷,缺乏生机和活力;管理僵化,行政主导等观念性、条件性和制度性发展障碍因素。各高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体现“地方投资”、“地方管理”、“办在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特点,立足地方,为地方经济社会提供优质服务是学校拓展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必由之路,也是学校肩负的重大责任和神圣使命。有鉴于此,本文尝试构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跨越发展的可能模式,期望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跨越发展的路径选择提供参考。

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跨越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学校发展战略定位的偏差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抓住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普及化发展的机遇,同时,面对来自国内外重点高校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威胁,科学定位,寻求自己的发展空间。在发展定位中,对发展目标准确定位尤为重要。地方性、区域性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最基本的属性,决定着其办学方向和建设目标。而一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对内外环境和条件研究不够透彻,缺乏清晰的办学理念,没有结合地方大学的使命和任务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也由于办学者对当前社会的需要做机械反应,致使一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缺乏明确的发展方向,既模仿研究型高校。致力于上硕士点,又无法放弃专科阶段形成的惯性思维和行为方式,有限的教学资源在目标面前显得捉襟见肘,影响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人才培养模式缺乏特色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才培养模式趋同。人才方案设计中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和技能的安排有明显的模范性。课程体系比较陈旧,课程内容普遍存在“旧、繁、空、窄”等问题。课时多,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时安排不合理,选修课的比例偏低,很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受传统课程观念及师资等因素的影响,选修课开设不规范,很多没有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设选修课。

(三)学科与专业缺乏主攻方向

学科与专业建设贪大求全,缺乏清晰的主攻方向。盲目跟风,学科门类多头发展,追求面面俱到,模仿老牌的综合性大学的发展模式,缺乏对社会需求的深入研究,一些院校对“强势”和“弱势”的理解较为狭隘,认为师资力量强、有一定发展基础的学科就是强势学科,反之就是弱势学科,忽略了比较优势。专业设置趋同的情况很普遍。除此之外,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从专科向本科过渡时期的内涵准备不足,普遍对应用型人才的认识抽象、模糊,没有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地设定适合为本地区服务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因而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应用性课程体系和实践环节,如实践、实训、实习等缺乏应有的重视,人员、经费和设施投入不足。

(四)发展资金短缺

资金短缺一直是制约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最重要因素,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仅仅依靠学费收入。更多的情况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资源和设备无法及时更新,这制约了学校的自主创新管理和跨越发展需求,也制约了师生的自主发展和选择。

(五)师资队伍单薄

刚刚升本成功的院校,其原有的师资力量很难胜任升格后高校教学任务,更谈不上从事科研任务,师资队伍尤其是骨干力量需要大力培养和引进。一些新建本科院校引进人才不顾学科的发展需求,只要有高职称、高学历就行;在内部高层次人才培养时教师愿意攻读书么学位、什么学位好读就读什么,追求数量指标,忽视了学科梯队的构建,形成了人力资源和学校财力的不必要浪费。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跨越发展的路径措施

(一)跨越发展的宏观战略选择

1 错位竞争
错位竞争是规避先进成熟学校的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优势,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切人点,开拓学校自身的强势学科和特色专业,来确立学校的相对优势竞争地位。错位竞争战略是新建地方本科学校跨越发展的便捷路径。
2 差异发展
差异发展是指学校凭借自身的教学优势和科研优势,开发和培育出在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方法技能上都优于国内同等院校水平的创新人才产品。目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与国内其他大学的相同专业相比,应将这些专业的人才定位于“实基础、适口径、重应用、强素能”的应用型人才水平,同时,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上,要坚持体现课程的地方性、实践性、灵活性和复合性,以形成学生适应地方需要的专业能力、综合素质为基本原则,走差异化和特色发展之路。
3 团队协作
为顺利实现新建地方高校的错位和差异化发展,从具体操作层面看,团队协作是推进其跨越发展的必由路径。这些高校应致力于根据专业特点以及教师的研究专长,努力打造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以解决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匮乏对教研发展的制约难题,并最大限度地实现物尽所用、人尽其才。

(二)跨越发展的微观策略设计

源于:论文的基本格式www.618jyw.com
1 更新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站在较高的起点上,用改革的精神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努力构建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问题。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而言,当务之急是如何在沿用、借用老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认真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符合本校实际、具有本校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
2 凝练办学特色
特色是指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一般是由高等专科升格为本科院校,在办学观念与思路、教育管理制度、教育教学模式、人才特点、课程体系等方面的特色不明显,缺乏个性化的治学方略。因此,应依托科研队伍建设平台,以培育优秀学科专业、优秀教师和优秀毕业生为抓手,整合教师人力资源,构建优秀教师发展培养机制,夯实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及技能,稳步提升学校办学层次。彰显学校在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的特色。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核心要素。应采取“稳定、培养、引进、借智”相结合的原则,优化整合师资队伍,加大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要依据学校定位和发展目标,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这一规划应该避免脱离定位的好高骛远,应该有自身的数量要求、学历要求、职称要求和结构要求等,正确处理学科型教师队伍建设和应用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关系,处理存量教师队伍建设和引进增量教师队伍建设的关系,处理教师的科研能力培养和体现教学型高校的教学能力培养的关系等。
4 搭建社会支持平台
社会支持是指来自学校之外的各种支持,包括正式支持和非正式支持两类。为了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学校充分调用和搭建各种人际和社会关系,引进校外智力,促进跨越发展。在教学发展方面,积极与国内各类院校进行交流与合作,学习和内化他们的成功教学经验、先进教育教学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和探索自己的办学方略和教育教学管理模式。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