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

更新时间:2024-01-28 点赞:12856 浏览:496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兴趣是求知的内动力. 激起学生兴趣,学生学习就会积极主动,也会学得轻松有效. 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师引导、调动,促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创造性地学,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成效的目的.
【关键词】 激趣;探索;主动;优化
兴趣是学习的直接动力,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方向和效率. 赫尔巴特说过:“教育应以兴趣为基础,并应把引起和培养人的多方面的兴趣作为自己的一项任务. ”新课标中也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浓厚的兴趣对学习的推动力是任何强制力都无法比拟的.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

现代教学论指出:从本质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其根本原因是问题. 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 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也就不会思考. 所以,教师要善于巧妙地把数学内容转化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情境,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创设情境,努力营造积极参与的氛围,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 我先让学生量出任意三角形三个内角中两个角的度数,由我猜第三个角度数,再让学生量出第三个角度,结果被教师猜中,从中学生产生好奇:老师是怎样猜中的?奇中生疑,疑中激趣,教师抓住这“黄金点”点拨,引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 接着我放手让学生操作. (1)量一量:用量角器量出各类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 (2)算一算:把量出的度数加起来,看和是多少?(3)折一折:把各类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折. (4)想一想:把长方形纸板沿对角线折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利用长方形内角和360度,推测出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在实际的操作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这样就能改变过去教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的现象,让学生在学习上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

二、注重操作,提高实践活动的能力

法国的教育思想家拉伯雷十分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教师将教学组织成轻松、愉快、富有吸引力的活动.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一味地讲,学生被动地听讲,往往容易使学生疲劳,丧失动力,学习兴趣被压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让他们动脑、动手、动眼,调动学习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
例如,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我在课前让学生准备四组小棒(长度与教材呈现的相等),在课上我组织学生摆一摆,让学生边操作边把有关的数据记录在表内,当学生完成操作活动后,我让学生先讨论能围成三角形小棒的数据,并在○内填入大于、小于或等于的符号. 然后学生讨论不能围成三角形的两组小棒的数据,也在○内填入大于、小于或等于的符号.
接着请学生比较、讨论能围成与不能围成三角形小棒数据的特征,让学生从中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样,通过让学生着手实验,动手操作,进行探索,提高学生实践操作与合作交流的能力,更能加深他们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三、联系生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新课标指出: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 当学习材料与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有兴趣;当学习材料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
例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我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了三个任务:1. 到附近邮局调查一下各种电话收费标准;2. 询问邮局叔叔阿姨各种电话收费之间的差别;3. 做一次尝试:自己打不同城市电话一次,体验一下不同费用. 在课上,我通过出示情境图:小红和小华在打电话,国摘自: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www.618jyw.com
内长途每分钟0.7元,国际长途每分钟7.2元,小华打国际长途用了45元,小红打国内长途用了8.54元. 机灵狗对小华说:“哇,花这么多钱,打电话的时间太长了吧?”小华不高兴,说“我还没小红打的时间长呢?”通过两个小朋友打电话的生活情境,研究谁打电话的时间长,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思考、计算、合作、交流、反思等亲身体验获取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运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课外延伸,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课外活动是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 学生学到一定的数学知识之后,就会不满足于课内的知识,希望通过课外活动扩大视野,拓宽知识. 因此,教师应积极组织各种数学实践课外活动,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学统计知识前,我布置学生在家里栽种一盆蒜苗,每3天测量一次蒜苗的高度,并作好数据记录,为学习统计知识积累生活素材. 学生通过实际观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的道理.
再如,讲完“三角形的内角和”后,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剪出几个不同的四边形,按表中所给的方法做一做,并填一填. 这样的作业,学生要去找工具测量、剪拼、摆分等,才能完成. 这不仅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让学生感到新鲜,愿意去做,学习兴趣得到了发展.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因. 教师只有采取一系列配套的激趣措施,充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
【参考文献】
裴娣娜.现代教学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