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新课程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学中有着理由及解决对策怎么

更新时间:2024-01-25 点赞:7570 浏览:2020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行和深入,课堂教学引入了许多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实际相关联内容:教学内容鲜活了,不再枯燥乏味;讨论答疑替代了死记硬背,明理分析取代了题海战术,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的多边交流代替了教师单向灌输,课堂教学方法变得灵活多样;教学手段更加直观,教学也更有效有效。这些可喜的现象冲击着僵化呆板的传统课堂教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念,在理念上已形成了一种共识。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各种各样的语文读本接踵而至,大多是名人担任主编,理念新、选文美、包装精、诱惑力强。再加上配合新教材的各级各类的辅导用书、练习训练,铺天盖地而来,这样一来,一些教师不能很好地汲取传统教学中的精华,课文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的意识或多或少在有的教师思想中弱化。同时,有的学校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新课程流行病"——假、假自主,小组合作秀,课件展示会(功利化、做秀化、媚俗化、虚美化)等等。这种现象阻碍了新课改的进程,也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新课程 中学语文 存在问题 解决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行和深入,课堂教学引入了许多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实际相关联内容:教学内容鲜活了,不再枯燥乏味;讨论答疑替代了死记硬背,明理分析取代了题海战术,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的多边交流代替了教师单向灌输,课堂教学方法变得灵活多样;教学手段更加直观,教学也更有效有效。这些可喜的现象冲击着僵化呆板的传统课堂教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念,在理念上已形成了一种共识。然而在课改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以初中语文为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没有转变过来,学习理念不适应新课改要求

实施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变教学中教师的"独脚戏"为师生、生生、师师之间的多向合作互动。为适应新课程,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者、合作者。但是教师观念上一改变,行动上一落实,学生是不是就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了呢?事实证明不全是如此,有部分学生在、平等、合作、和谐的氛围中,增强了参与意识和学习的积极性,拓展了学习的内容和空间。但也有不少学生则一脸迷茫,无所适从。从笔者调查的情况来看,学生学习的依赖性太重,习惯于唯教师传授是听,在他们头脑里烙印着你教我听,你授我学的传统理念。因而在学习中常常是只知听不知问,只知记不知想,只知读不知悟。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表面上热热闹闹、生动活泼,实际上真正参与讨论问题的学生很少,其余的学生要么在小问题上纠缠不清,要么一言不发,作洗耳恭听状,要么就浑水摸鱼,说些题外话,小组合作学习常常流于形式。学生的学习理念完全没有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而转变过来。

2.受各种条件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影响,学生课外阅读量较少

学生语文能力的增强、人文素养的提高,离不开课外阅读的积累和体验。《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阶段的学生要"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而实际上很少有学生做到这一点。很多学校是图书室藏书甚少,很少有学校向学生开放,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很多家长愿意购买练习题之类的书让孩子做,却常以影响学习、不务正业为由对孩子的课外读物大加禁止。学校里教师对学生看课外书的态度也不相一致,文科教师大力提倡,理科教师则极力反对。因此,学生的阅读量总是不能增加。

3.教师的素质急需提高

面对新课程,广大语文教师茫然不知所措,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教师依然遵循传统的教学,没有创新。有的教师试图让学生活动起来,但终因能力有限,方法不妥,学生不积极主动参与,到头来还是教师一人包办,把教学任务扛下来。还有教师为了表现平等的师生观,一味地迎合、迁就学生,对学生的回答不辨真伪,无原则地加以肯定、表扬。因此我们说,教师的素质还不适应课改的要求,尽管广大教师在思想上明白课改的重要性,愿意接受新课程理念,但要把这种理念内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外化为自觉的行动还需要时间,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转变观念,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此外,评价机制与新课改的要求不相适应等,也是语文课改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那么,鉴于这些问题,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怎么做才能改变现状,使新课改真正落到实处呢?

4.整合资源,把握目标

语文新课标要求教师要给学生美的熏陶,又要切实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要达到这一目的,笔者认为首要的是把握好教材与其他课程资源的关系。教材是最好的阅读范本,也是最好的课程资源。它的编写依托课标,体现课标的精神内涵。但仅凭教材的学习又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语文的,教师还要立足教材,让学生直面教材、研读教材,再从教材出发引导学生关注课本外的学习资源,让教材成为链接其他课程资源的纽带。其次,把握好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就一节具体的语文课而言,要妥善处理好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知识与能力目标是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我们必须要继承,而另两个维度的目标也是新课标的亮点之一,三维目标,三足鼎立,不可偏一而废。再次,把握好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渗透关系。 语文课要通过多种生动的形式(表演、绘画、唱歌、实验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语文课堂变得更加轻松活泼。

5.多法并用,激发学生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这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最佳动力。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乐中施教和趣味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笔者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几种初中语文趣味教学法。

5.1 导语激趣法

好的导语像戏剧的序幕,令学生心驰神往,是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重要一步。如笔者在讲《狼》时,就说:"在小学时我们学过《狼和小羊》一文,结果是狼吃掉了羊,假设把羊换成了人,结果又会怎样呢?"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学生对本文主题的理解做了铺垫。

5.2 故事激趣法

初中生都喜欢听故事。讲课时,教师可迎合学生的这一心理,适时地给学生介绍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从而引发学生兴趣。例如笔者在讲诸葛亮的《出师表》时,就顺便讲一讲刘备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

5.3 角色朗读激趣法

朗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有些生动浅显的课文,教师无需多讲,只要略加点拨,组织学生朗读几遍就可以了,特别是有些人物对话较多的课文,分角色朗读效果更好。例如讲《骆驼寻宝记》一课,就可以找几个学生分别摹拟老虎、狮子、骆驼等动物的口气进行角色朗读。在朗读中体会各种动物的性格。
除此之外,还有直观教具激趣法、情绪感染法、激将法、板书激趣法、教态姿势激趣法、情境作文激趣法等等。

6.发挥教师引导者的作用

新课改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引导的作用。学生的自主活动与教师的主导活动是相辅相成,互动共进的。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科学、合理的自我组织规划,按计划学习。例如,为完成写作方面的训练,要督促学生养成记日记或周记的习惯,定期检查反馈。另外,为使学生自主学习能深入下去并学有成效,教师非常必要适时适当的提供一些方法和策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方法对头了,学起来才能事半功倍。

7.强化学生参与意识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长处,放手发动学生让学生独立思考,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作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就应该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情景类、小说类课文时,可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扮角色演短剧,然后让全班同学观看、评价、总结。既能使学生深刻体会人物内心活动,又能在师生互动中充分挖掘出了学生的潜能,同时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真正激发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仍然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语文教师不断地去探求新思路、新方法、新教学手段,只有不断地创新,才有可能推进新课改的实现。摘自:毕业论文 格式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