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品德品德与社会课有效教学“四部曲”

更新时间:2024-03-17 点赞:26789 浏览:1203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各门课程的有效教学在操作上是有区别的。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有效教学,必须基于以下两点:一是回归生活。二是自主建构。内化为有效实施的“四步”策略:一、走进生活,引出话题;

二、自主阅读,还原生活;三、质疑探究,品味生活;

四、知行合一,回归生活。

关键词:有效教学;回归生活;自主建构;知行合一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其核心是指教学的效益。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表现为学生在三维目标上的进步或发展。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刘良华在《课堂教学》一书中说:“教学有效性必须综合考虑这三个要素,即提高学习效
率,增进学习结果,强化学习体验(积极)。摘自:毕业论文范文格式www.618jyw.com
”朱小蔓教授在《基础教育课程》一书就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修订说明中也强调坚持三维目标的统一。
各门课程的有效教学在操作上是有区别的。对于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有效教学,必须基于以下两点:一是回归生活。首先该课程源于生活。其次,该课程标准强调生活理念。最后,教材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二是自主建构。建构的不仅仅是知识或认知,更重要的是内在意义上的建构。只有生命的成长,学生才能够真正面对实际生活中要面对的各种问题。
笔者结合五年级上册《我们的班队干部选举》一课,谈谈课堂中有效实施教学策略的“四步曲”。

一、走进生活,引出话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开课伊始,抛出一个让学生感兴趣的与主题相关联的话题,意味着本节课成功了一半。什么样的话题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与学生离得最近,记得最清,联系最紧密,最能引起共鸣。“我们的班队干部选举”开课就抛出我们班的班队干部最近做得怎么样等话题。学生自然有趣地就进入到课堂中。

二、自主阅读,还原生活

教材中的图文都很简单,学生都能看明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去看,去想。将图文中的生活场景慢慢地融进自己的实际生活,慢慢地勾起对现实生活的回忆,一段段文字,一幅幅图画逐渐在自己的联想成一个个活生生的生活场景。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正置身于班队干部的竞选之中。

三、质疑探究,品味生活

教材中的认识、观念、智慧与学生之间是不同构的,如果完全的、绝对的同构,教材就发挥不了引导的作用,教材就失去了它的教育功能,也不能成为一种“活性因子”,使儿童在矛盾和运动中建构新的心智结构。所以,学生在自主阅读教材中一定会产生许多分歧和问题,必须到生生、师生中去对话、去探究,将生活化的教材情景扩张到生活化的教室情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或走出教室,进一步扩张到生活化的社会情景。学生的思想观点和认识与教材的思想观点和认识不断融合,不断提升,逐渐明白为什么要选举干部等。

四、知行合一,回归生活

在对话与交流中,学生的思想观点、认识等比较散乱,自我小结是使其变清晰的最佳办法。提高了认识不等于达到了学习的目的。品德与社会强调行为的转变,更注重道德的实践,多给学生在生活中实践的机会,在拓展中延伸,在拓展中回归生活,知行合一才能最终提升生命的质量,教学的有效性才得以真正落实。组织学生参加一次干部选举活动,组织学生监督干部的工作等,学生对干部的认识一定会深深融入生命中。这样的有效才是长久的有效。
教学不一定每一步都要有效,但追求一堂课的有效教学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应尽的责任。
参考文献:
余文森.课堂教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9.
朱小蔓.基础教育课程[J].基础教育课程杂志社,2012.
[3]鲁洁.课程教材教法[J].人民教育出版社报刊社,2003.
[4]吴非.人民教育[J].中国教育报刊社,2012.
(作者单位 重庆市北碚区静观中心校)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