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课改课改关键是教学观念和行为切实转变结论

更新时间:2024-03-28 点赞:32617 浏览:14738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高中语文课程改革,是语文教学领域的一场深刻的革命,它体现了很强的国家意志,政府强制推行,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不容置疑。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如何切实地有效推进高中语文课程和教学改革,确保首届课改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高考成绩不受影响。课改先行者山东省的青岛十七中、十九中、二中、五十八中的语文课改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我认为他们积极切实的课改观念和行为就是我们效仿的榜样,避开政府创设课改环境和条件而言,那就是他们根据课改的指导思想,切实有效地改变了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和行为。
1 变应试教学为素养提升教学
语文课改我们最关心的是如何确保高考,学校是以高考成绩来衡量学科教学业绩的,如果扎扎实实抓课改,三年后高考成绩滑了坡怎么办?到时候倒霉的还是我们语文老师,别费了力不讨好,我们原来都深有同感。但这次青岛考察学习,让我们转变了态度,原来是我们把课改和高考对立起来了。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这个课改课程性质来看,并没有降低学生的语文能力,特别是考试能力,相反,课改后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强了,更能应对高考,即用宽厚的语文素养去应对相对窄浅的高考是有余力的,至少理论上是这样的。青岛市各中学近几年的高考出口不论是量还是质都胜于课改前,这是不争的事实。例如,青岛十七中,美术特色班每年上清华、美院二三十人,几乎全上一本院校。校长说,这得益于课改。再看青岛五十七中的展示课“文言实词的推断”真的是让学生学会了探究梳理,其深度己达我们高三的水平,五十八中现代文阅读教学以《秋天的怀念》引导学生归纳梳理答题技巧、规范,也达到了我们高三有时也未达到的水平。他们在教学实践中贯穿了课改意识,同时把高考意识有机地融于其中,真正实现了由教应试到提高素养的转变。青岛的实践表明:单纯的为高考而教学终究会被时代所淘汰。只有用课改来统帅语文教学,应试才能有其存之皮和力之源。
2 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
在语文课改推行前,我们都是知识传授的能手和老兵,我们原来抛弃“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把“语文考纲”和“语文考纲说明”奉为语文教学的指南,考点分析精辟,知识点的解析传授细而到位,模拟考试密度和力度大到惊人,“一切为了高考”,其结果如何呢?高中三个年级人均成绩,即使考同样的题不会相差太远,人均分大概在90分左右吧,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记不牢,灵活性探究性的语文题目又很难突得破,其所考的成绩大都是教师传授的知识和技能范围以内打不同程度的折扣,没讲到的做不起,讲到的,反复练习的也难全记得住,并再现不出来。于是,老师将知识扯破,嚼烂一点点,一次次地灌、沁(浸),学生获取的是知识这个“鱼”。学生觉得语文课听不听关系不大,老师费力不讨好,学生学了也未必考好。这也是事实,这也是我们长期的困惑。然而,语文课改是解除这个困惑的最佳办法。“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强化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课程的出发点,以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这就是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探究知识的技能,获得一种认知的体验,要用情感与文本交流碰撞而生成知识。从这种意义上讲,学生就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体。实践也表明:只有学生根据老师所教的方法,然后再进行学习实践,才能把方法学到手,用得活,才能够自己主动地获取更多的知识。青岛几所学校语文课改的共性就是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和点评,让学生参与文本对话,到文本中寻觅体验。如,青岛五十八中的文言实词推断,其方法就是从学生体验中来,再到体验中去,这样,获得知识的效率就高,真正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青岛十七中现代文阅读中总结出来的“紧扣主题,圈点勾画,分值定点,列点答题,准确答位”答题策略很具有操作性,这远比我们给答案好得多。方法是获取知识的手段,体验是深化内涵的必要过程。青岛市的语文同行在课改实践中切实有效的行为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那就是重方法,重体验,带着学生在游泳中学会了游泳。
3 变大包大揽为主动放权还权
教书辛苦,教语文尤其辛苦。回首我们的语文教学,怎一个“苦”字了得,其中的酸苦辛劳不言自明,何也?只因我们心慈勤劳,而几十年来大包大揽了语文教与学的全部,把教学的主导、主体合二为一个自己,把练为主线变成了百讲不厌(练),把本该学习主体学生的事也给包办了,你想不累就不行了。课文生字你要去查,词义你要去查,作文你要去改(一般不为尊重学生主见),甚至听写、默写、背诵你都得去亲历亲行。课堂上刚一把问题提出来,为了抢时间出效率,你马上替学生把所谓正确的答案和盘托出,你图省事,学生也乐得轻松,下次考试又不考,学生于是听不听无所谓。你辛苦的播种几乎是收获甚微。乖巧点的学生只是辛苦地记录了许多几乎不能再用的答案而已。考试后,面对大片低分,你问苍天,高中语文还怎样教啊?学生也苦闷,高中语文究竟怎样学啊?中间状态的学生则以为语文学与不学差不多。非语文教师则认为语文最好教。至少没有学生归零分。辛苦劳作,获此痛心结果,这完全是大包大揽惹的祸。语文课改最核心的一点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则应变“包”为“教”,变“送”为“导”,变课堂上的勤讲为善评,把“勤”移到课前课后,做到到位不越位,充分相信学生,该学生做的教师别去做,同时做到学生懂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懂的也不讲。在操作的过程中强化“四个字”即“范”(老师示范)、“放”(放手学生,但不是放任)、“督”(督促学生)、“评”(点评、评价,注意积极评价)。青岛十七中教学三案(课前案、课堂案、课后案)教师勤于案的编导。重点在课堂案补缺,课前、课后案是学生的任务,责任明确,各司其责,师生互补。如,青岛二中张则会老师主讲的《荷花淀》引导学生归纳诗体小说特点,几个女生分角色朗读,让学生点评,就充分相信了学生,其表现为“生已贤于师”学生有了情感体验,自然就领悟了文本的内涵。如果教师不放手让学生实践,学会学习就成了一句空话。我信奉会教加会学才等于高效。
4 变单打独斗为合作应战
教师的职业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课堂靠你独自去掌控,教学方案靠你去实施。在非课改时期,教师工作的独立性显得特别强,因为绝大多数的教师都是具备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单就解析传授知识而言,一般不需旁人所助,教学有参考,练习、试题有答案,何须求助呢?照本宣科也过得去。可是高中语文新课改是一个全新的领域,非个人的能力知识所能应对的,必须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从不同的角度、不用侧面、不同的层面去解读新课标,去解决教学中的新问题,这样既能集众家所长又能为教师个体松绑,进而力避短板效应。青岛市语文课改实例中最值得我们庚即学习的且能立竿见影的就是集体备课。据同行介绍,青岛市每周五下午全市同年级的语文教师必须集中参加集体备课,由市教科所带头,各个有实力的学校轮流执备,然后集体讨论,修定教学预案,供全市教源于:论文范文网www.618jyw.com
学作重要参考。各校再此基础上以校为单位结合实际研制教学方案,然后由一个教师试教修改后再示教,最后由各个教师去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作适度的调整,课后反思为再修定提供依据。各单元预习案、学习案、巩固案也由集体研定,分别由教师执笔编写供年级语文教师使用,集体研究,分工合作,资源共享,责任到人,个体落实,这种合作己经收到了共赢的效果。就目前形势看,我们虽不能实现大范围的集体备课,但以校为单位的集体备课还是可行的。我们要有一个整体观念,高考成绩社会一般是这样看的,校内看学科,校外看学校,县外看县,只在很小的层面看我们语文教师个人情况,这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整体出彩了,个体也就出彩了。
高中语文新课改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青岛市的高中同行为我们提供了极有利的借鉴,我们只有切实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和行为,才能基本确保课改的顺利推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