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新课标新课标背景下山区高中生物教学对策

更新时间:2024-02-18 点赞:20039 浏览:8608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教师的教学模式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喜爱生物课,教师寓教于乐。
【关键词】教学模式;新课改;探究性学习
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教育思想的体现形式,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现代教育的发展史中,教育家赞可夫批评传统教学对于学生的情绪是忽视的,他非常重视学生的情绪体验在学习中的作用,主张教学既要依靠和利用学生的情绪,又要培养和发展儿童的情绪生活。而另一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生对学习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这是最好不过的动机。在他们的思想影响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毫无例外地体现了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和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我国现仍在很多地方普遍运用的以注入式授课为主的教学模式和简单模仿西方国家的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必须加以改进、完善和发展。当前,在素质教育这个改革大潮中,新课改蓬勃兴起,问题探究教学模式、STS教学模式、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等一批教学模式相继涌现出来,并日趋成熟和完善。在这样的背景下,山区的学校条件较差,学生的素质也是参差不齐,那么山区的教师应如何上好新课标?笔者结合在山区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来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我所任教的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家境贫穷,他们想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所以想上大学的很强。农村的学生大多自小生活在落后的山区,与外界接触少,他们比较内向、自卑,对老师都存有敬而远之的心理。而有效的教学必须以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前提。有了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的想象力和丰富的创造力就可能被充分发挥出来。这就是“亲其师,信其道”。教育学研究表明:师生情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非智力因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情感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不仅具有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功能,而且还有心理催化作用。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让学生想学,教师就要抓住学生心灵的兴奋点,建立积极的情感,激发其高昂的情绪,变“要他学”为“他要学”。
为了有益地、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我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朋友式教学策略”,主要从下面几点去实施。
1 乐于奉献,关心一切学生,关心学生的一切。
教师这一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一职业的性质决定了教师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学生心中的形象。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探究性学习”是新一轮课改的重点和难点。而要系统广泛地开展新课标的教学,就要求学校配备一定的教学资源,例如生物实验室和多媒体设备,当然也要求教师自身有较高的实验技能和电脑知识。而在我所教的学校里,由于经济拮据,实验室虽说有,也要跟化学科组共享实验用品,专业的生物实验员更谈不上。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为了能让学生更喜欢上生物课,更为了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课本列举的实验只要学校条件允许,我都开了学生分组实验。没有专业的实验员我就亲自上阵充当实验员,到野外采集实验材料,在准备实验不够人手的情况下就带领几个学生一起干。在这个过程中,我以朋友同学的身份和学生打源于: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www.618jyw.com
成一片。看着学生们上实验课的兴奋劲儿,我觉得再苦再累也值了。为了让学生最大限度地了解生物知识,我利用了学校仅有的一间多媒体课室,课后自己上网搜集资料,学习Flash、PowerPoint等软件来制作课件,例如讲到细胞分裂、蛋白质合成等难懂之处时用多媒体动画显示就简单明了。这样下来,同学们学习生物的热情更加高涨,我也寓教于乐。
2 勤制度,在教学过程中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有些学生在课堂上表面看起来夸夸其谈,但他们可能脑子空空;而另一些沉默寡言,看似木诺而不善言辞的人,他们的心胸也许装着整个世界,他们才是真正的智者。这就要求我们做老师的要着眼分析不同的学生,启发引导他们成才,这可不是件易事。
上学年我接手高二(12)文科班的生物教学,高二已分文理科,文理分科后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上更专注于自己高考的科目,而生物对文科生又不作高考要求。通过前几年教文科班的经验告诉我:这些班级的学生很多是因为对理科一窍不通才选文科,所以在课堂上他们一般不愿配合理科老师。学生常呈现“三不三死”现象。即呼而不应、死气沉沉(学生思维不够敏捷,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不能密切配合科任教师的教学);视而不见、埋头死干(学生对教师的讲课不够重视,只顾埋头做自己的事,不能适时抬头关注教师的重点板书及推导过程);闻而不动,懒惰死板(缺乏听课技巧,不能根据教师声音强弱的暗示,及时手脑并用,作好圈点标记和笔记摘要)。针对这一情况,我首先根据学生的信息反馈,协助自己改进教法,然后一针见血的指出学生学法中的问题,并积极寻找相应对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在课前就精心准备,尽量使每节课上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喜爱生物课。比如开学的第一节课,我没有讲新课,而是跟学生谈生物的科学前沿,更多的是走进生活去了解生物,让他们清楚知道生物和生活是息息相关,学好生物用处多多。“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的导入语,我尽量用生活的例子配合课本的问题探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讲到深处,有些学生会感厌倦,我就加插一些生活常识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一节课就在轻松愉快中结束,很多学生都说上生物课时间过得特别快。
3 现代课堂教学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在教学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应试教育的束缚下,为了完成或提高升学率,一些教师只重点关照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忽视甚至鄙视成绩差的学生。这一倾向在相当地区相当普遍。教师在课堂上的不公正待遇必然会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而使他们走向教师的对立面,在课堂上想方设法与教师作对,制造事端,影响课堂教学。而师生关系中情感依恋的缺失,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因学业上的不适应而产生各种负面情绪,而由此形成的消极自我概念又将进一步影响和限制学生的发展。这样就很容易在师生关系上造成恶性循环。
因此我们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对学生一视同仁,在教学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山区的中学开展新课标提倡的探究性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其一是因为有的学生知识面不广,其二是因为学校和家庭的条件所限(学校的图书馆不能提供足够的信息,学生不能上网查找资料等)。每每上课到了探究性学习这一环节,有部分学生坐在那里手足无措。如果任由他们自生自灭,后果将会不堪设想。为了公平起见,我没有无视他们的存在,在分组时把他们分在“活跃分子”那组,并有意将他们安排做组长,在讨论问题时,通过竞赛的方式看哪个组完成得最快,得出的结论最合理。在这样的氛围中,那些平时看起来笨口拙舌的同学也会变得牙尖嘴利。就这样,在课堂上个个都积极动脑、动手、动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
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独立性与自主意识逐渐增强,思维的批判性也得到发展。他们对许多问题都有自己的见解,并渴求得到老师、家长及社会的认可与支持。教师应顺应学生这一发展特点,与学生建立合作关系,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肯定评价和友好帮助。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征询和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使他们调整好心态,勇敢面对每次的挑战。当然,在这个时候,我还注意通过学生的反馈,不断的反思自己存在的问题,这样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当然,在其它时候上课甚至是课下,也有教育教学的反馈,我也不断地反思自己)。如果教师素质跟不上,新课改很可能不能取得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周美珍,郑鸿霖,张代芬.199

1.5(1999重印).中学生物学教学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55

顾亚平. 2006.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四学”.生物学教学,31(1):9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