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言文也谈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教学

更新时间:2024-02-02 点赞:11900 浏览:4673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自2009年河北省实行新课标以来,在不同的教研场合,我听过几节文言文的公开课,也正是因为这几节课,我对新课改下的高中文言文教学更加迷惘。
2010年11月,我在市一中听了《滕王阁序》,这堂课的主要内容就是先让学生分成小组鉴赏本课中的名句,小组长上台朗读课下准备好的鉴赏文字,然后小组齐读名句,几个小组下来,30分钟就过去了,剩下的十多分钟,老师创设情境,让学生恰当地填入本文中的名句,本来是很简单的题目,但学生回答得并不理想,可以想见,学生对于课文重点字词句感觉生疏。2011年10月,我在参加培训时,听了师大附中一位年轻教师的《鸿门宴》,这堂课设计的“亮点”是引导学生颠覆以往的结论,在鸿门宴的有关情节中,寻找项羽性格上的闪光点。
我先不对这两堂课发表评论,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两条“目标”:目标一: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虚词、文言实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目标二: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摘自:毕业论文免费下载www.618jyw.com
,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性。在这两个目标中,梳理常见的文言语法现象是第一位的,我们不唯高考指挥棒是从,但学生对文章的鉴赏是建立在准确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的。在回校一个多月的时间中,结合我校的学生实际,我对新课改下的高中文言文教学进行了思考。

一、重视文言基础知识的讲解

只有从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抓起才是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应试能力的根本方法和途径,每一篇文言文都涉及大量的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古今异义等现象,阅读实际就是由字及词,由词及句,由句及段,由段及篇,逐步弄清字义、词义、句义、段意直至中心意思。
词应落实到实词、虚词上。对每课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的重点实词应重点训练,对常见虚词总结其运用规律,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尤其是新《大纲》要求重点掌握的文言实词和虚词,更是常提常讲常归类的对象,要指导学生专门摘录归类掌握,不可马虎懈怠。这些实词、虚词的重点用法有可能出现在高考的文言文实词或文言文翻译中。如2012年湖北卷选择题第9题的C项:唯当就蚁封耳。就:留下,就是考查学生对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及《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就”字字义的迁移。就:是动词,靠近,接近意。2012年山东卷,文言文翻译第一个句子:光武帝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重点考查见字的用法,见+动词表被动,是高中语文课本上经常出现的用法。第二个句子:帝嘉兴之让,不夺其志。夺字翻译为改变,出自《陈情表》: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文言句式是文言文语法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逐步认识、掌握诸如“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定语后置句”、“固定句式”等常见文言句式,了解它们的构成特点和一般使用方法,尤其是句式特点。让学生多动笔翻译与摘录,通过比较差异,学生就会明白用现代汉语是“这样说”。特别强调学生下工夫记牢一些特殊的句式,甚至对经典课文,让学生背诵,因为其中涵盖了字、词、句式等语法内容。
对文言字、词、句式所涉及的基本语法现象要反复强调,并使其概念化、条理化。同时通过各种途径检测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情况。让学生逐步积累、内化、吸收,这样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二、重视诵读教学

文言文中骈句居多,骈散结合,平仄错落有致。许多文章读起来都给人一种朗朗上口、行云流水般的感觉。在教学中可采取听读、教师范读、点读、学生齐读等多种诵读方式,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古人的情感,感悟文言文的语境。例如在学习《滕王阁序》时,我先让学生通过早读课的预习诵读,从整体上了解文章骈散结合、长短句交错、平仄错落有致的特点,具有强烈的节奏感,以及富于乐感的音韵。在课堂上,我又通过自己范读和学生个别朗读、集体朗读的方式,让学生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主旨。课后,更要求学生结合课堂讲解,自己熟读课文甚至背诵文中重点句段。学生在经过一遍遍的诵读之后,自然能够理解“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抒发的身逢盛世而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感慨。

三、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

对于较简单的文本,如《鸿门宴》,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高中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历史知识、语言知识,而课释又相当详尽,让学生通过注释,结合已有的知识,教师再教给他们一些自学文言文的方法,规定每一段的具体的学习任务,学生基本上能疏通文义,并且能找出重点的文言知识。对于一些文本较难,学生自主鉴赏较困难的文章,如《逍遥游》,在熟读课文,疏通文义,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及文言特殊句式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如何运用神话传说,借助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说明深刻的道理,学习庄子的精神自由及个性解放的追求,初步鉴赏古代文言散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由于庄子的思想比较复杂,教师不必在课堂上过多地阐发,也不必过分地批判,只要使学生对庄子的思想有一定的了解就可以了。

四、找准学习每篇文章的切入点

教师在讲课之前,要在研读文本上下足工夫,找出每篇文章甚至每一节课的切入点,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授选修教材的文言文时,对于《项羽之死》这样的文本较浅易的文章,在明确重点字词用法的基础上,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上,文章围绕项羽这个悲剧英雄,描写了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场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了他的性格。对人物形象的评析从此入手,引导学生从文中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相关描写中体会人物的精神气质,掌握文学作品中艺术形象审美的方法及项羽之死的审美意义。学生很感兴趣,争先恐后地发言。对于《庖丁解牛》这样较难理解的文章,不做深入探讨,只把重点放在庖丁解牛的过程对学生的启示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新课改刚刚开始,还有很漫长的道路要走,我们应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对学生最有益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发展。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