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学方法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策略怎样

更新时间:2024-02-27 点赞:18972 浏览:830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代表着文学艺术的最高形式,表达着诗人的情感。本文主要从诗歌教学方法上进行论述,引领学生体会诗歌的魅力,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诗歌;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
我国是诗的海洋,自“诗三百”以来,经楚辞、汉乐府、魏晋南北朝诗赋,至唐诗宋词元曲,连绵不断两千多年,创造出无数的传世精品,代表着中华文明的博大与精深。为了让学生体悟诗歌的美、感受诗人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继承和弘扬悠久的中华文明,我们高中语文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品读中华文化的瑰宝——古典诗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强调:学生“要努力提高对古今诗歌语言的感受力,体味诗中的积极情感,提升审美能力和境界”,这说明语文课程改革对诗歌教学的高度重视。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都认为诗歌比较难教,特别是古典诗歌,往往抓不住其灵魂,作泛泛讲读,先是讲述诗歌产生背景和作者经历,再是复述大意、归纳主题、概括表达方法的诗歌教学老路子,届届如此,课课如是。这种诗歌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不到诗歌的魅力,体验不到诗歌的美,“层次清晰”的分析反而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逐渐丧失学习诗歌的兴趣和热情。最终就会出现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想学的尴尬局面。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我们知道,诗歌是人类语言艺术和诗人情感魅力的融合,是最有感情、最有韵味的文体。黑格尔曾言:“诗是作者灵魂的一次痛苦的经历”。在课堂上,我们作为诗人灵魂的诠释者和学生灵魂的引导者,如何用语言带领学生去体验诗人那样一次灵魂的痛苦经历,让学生感受诗的魅力,陶冶情操,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呢?下面谈谈我在诗歌教学中采用的几点方法。

一、教会学生读。

诗歌的学习最重要的当是读,古人常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苏轼也有“三分诗,七分读”的说法。诗歌通过节奏、韵律来表达情感,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体味诗人的情感。“读”,要做到情读、意读和泛读。
1、情读:诗歌是诗人情感的表达,学习诗歌就要体味此情、此景、此人和此感,不带感情不读诗歌。尽管古典诗歌历时久远,传承至今,语言的发音、含义、表达方式变化较大,今人阅读起来不易理解。但初读古典诗歌我们还是能领会其中的韵律与情感。比如在教授曹操的《观沧海》时,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我提醒学生带着这种情感去咏诵诗句,让学生在读时逐渐与诗人产生共鸣。我再用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语气变化诵读诗歌,让学生更为亲切、真实地体会到作者彼时彼地的真情实感,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感染和哲理的启迪,由此达到“入境”的状态。
在古典诗歌的教学中我们应让学生少齐读,尽量让学生浅吟低唱,细细涵咏。这样才能品味诗中蕴含的情感。更为有益的尝试是师生选择合适的乐曲进行配乐朗诵,如有空闲组织诗歌朗诵会更易激发学生走近古诗的兴趣。
2、意读:初读把握诗人情感,我们依然处在表面肤浅的状态,尚需深入诗中细品诗意诗境,“涵咏工夫兴味长”。每个人在中学时代学过一些古诗,但令人尴尬的是我们能够深刻理解其含义的,没有几首。因为古典诗歌的凝练性强,跳跃性大,而今人又习惯用现代汉语去思维来诠释古代诗歌,在理解时就会产生出入甚至差错。所以得读古诗时读得深、站得高,字斟句酌,看出诗句背后的文字,方能充分感受字里行间丰富厚重的内容情感。比如《观沧海》,要能够触摸到曹操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动。
3、泛读:因古典诗歌的难于理解,导致“阳春一曲和皆难”,很多人怯于或懒于阅读,对古典诗或望而却步或束之高阁或浅尝辄止,这无助于我们赏析古诗。我们应该热爱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阅读古典文学应成为一种习惯,博览群诗,深入品析,这样方能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产生顿悟,形成对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产生与世人的共鸣。
二、教会学生想象。古典诗歌常常借助景物形象来传情达意,所以说诗贵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诗歌的语言是片段式,中间充满着许许多多的空白,使欣赏者一时难以把握其真正的思想内涵。诗歌教学要引导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在想象中还原彼时彼景,去感受诗人无我之境的超然或有我之境的浓烈,正是“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试想,如果不能充分调动想象力,学生怎样去理解“红杏枝头春意闹”中“闹”的妙处?又怎样去体会“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禅意了。
三、强调古诗词的背诵。新课标强调“背诵一定数量的我国古代诗文名篇,学习中国古典诗词格律的基础知识……丰富文化积累,为形成传统文化的底蕴打下扎实基础。”中国古语有云:“熟读诗歌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正说明了诗歌记忆积累的重要性。理解运用是学习的目标之一,而强迫性的记忆是不是真的就毫无用处呢?中国古文学所达到的高度,让近现代人只能望其项脊。而古文人的学习方式其一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死记硬背”,遇到经典文章或者一时不能理解的佳词妙句,硬把其记住,然后慢慢琢磨理解,甚至有时候是突然开窍。这其实也同样适用于现代课堂教学的。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学生课堂上可能对诗词有了一定的理解认识,但是如果不在课后加强记忆复习的话所学习的东西就会慢慢忘却,遑论为文化素养的提高作积累了。理解之后对诗词进行记忆,记忆的过程也是加深理解诗词的过程。知识最终会潜移默化为己所用。知识的积累过程是漫长的,不能一蹴而就。新课标强调了要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而语言表达很依赖于语感,多记诵朗读,不就是语感培养的一个有效方源于:论文摘要范文www.618jyw.com
法吗?所以,古诗词的教学中要强调记诵。
参考文献:
柳春华.意达·巧问·精写——浅谈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J].中学生阅读(初中教研版),2008,(4):13-14.
芦春雷.浅谈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语文古诗教学[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09,(11):116.
[3]王秀娥.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古典诗词教学[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0,(4):58.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