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新思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新思路

更新时间:2024-01-20 点赞:35581 浏览:16038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和重要阵地,更是大学生人生成长的导航标。新世纪新阶段,在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背景下,“基础”课的教学和道德教化功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解决这些发展中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用“以生为本、以情动人”的理念作为依托,形成了“转变”、“增强”、“结合”、“提高”的教改新思路。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以生为本;道德关怀
中图分类号:G641
本文受2010年度华北电力大学教改重点项目资助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和重要阵地,更是大学生人生成长的导航标。在当今世界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背景下,帮助大学生认清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和执政建设等重大问题;坚定大学生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大学生自觉的高举马克思主义理论伟大旗帜,并成为全面发展的国家建设人才,这些都是新世纪新时期“基础”课面临的挑战。为了解决这些发展中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用“以生为本、以情动人”的理念作为依托,形成了“转变”、“增强”、“结合”、“提高”的教改新思路,并在教学实践中收到了良好效果。

一、转变观念,由说教到服务的完美转身

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同自然规律一样,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学活动上的体现,就是要求我们要树立服务意识,由过去的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思想转变。在教学的具体过程中首先要了解学生,深入到学生中去,做学生的朋友,然后根据学生的特点及其需求,制定人性化的培养方案,让学生能有效地、摘自: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www.618jyw.com
愉悦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做教学活动的主人而非教学活动的奴隶。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深刻的体会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宜做长官,而应是一个有头脑的服务生的角色。我们不能把学生视为填充各种美德品格的袋子,不能只按教育者的意志和观念去塑造学生,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需求,应适时适地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最大效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的学习具有自主性、探究性和趣味性。我们甚至在教学活动中可以走到学生中间,而不是在高高的讲台上“傲世群雄”。教师应是学生的良师益友,而不应仅仅是学生的“师父”,师生关系应是一个在人格上平等融洽相处的新型伙伴关系。教师的教学活动不必盛气凌人,而应平易和蔼。
“以生为本”是现代大学精神的精髓,服务学生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为大学的主旋律应是育人,而非制造规格一致的模具。

二、变革方法,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知识的实效性

“基础”课的重大任务,就是使学生掌握科学理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可是今天我们面对的大学生思维敏捷、思想多变、适应性强,以往“一支粉笔、一张嘴”的陈旧教学方法与手段,枯燥的理论灌输,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必需要变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此我积极探索,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把录音、投影、电视、录相、电子网络等引入课堂。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直观立体教学,以形象生动的直观方式把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听、说、看、思并用,增强感染力,开启学生智慧的灵光,真正做到入耳、入脑、入心,增强了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并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方法以传授知识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为目标,朝着增强趣味性、感染力和实践性方向转轨。并积极创设让学生思维层层展开、步步深入的教学情境,例如“情景导入法”,每次上课前我都会精心挑选一个引子,这个引子与授课的内容密切相连,它可能是最近发生的社会热点,也许是一段读书的心得,或者有时候就是古代先贤们的名言警句。富有感情的讲述,不仅使学生学习兴趣盎然,而且增强了教育效果。再比如“情感教学法”,我每到一个地方都会用相机和DV记录下当时的景别,这些照片可以随时充实到我的课件中,不仅完善了课件,而且加大了课堂的信息量以及授课内容的可信度。虽然工作量增大了很多,但是教学增强了感染力和实效性。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尽可能的与学校结合组织的学生“三下乡”相联系,因为在社会实践中,学生们许多深邃的思索、感人的事迹成了阐释枯燥理论的最好依据。“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不仅能增强了知识的趣味性和说服力,还可以潜移默化的感化学生,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坚定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业而学的决心。我还经常组织学生观看记录片、开展座谈会、让学生进行专题社会调查等多种活动,多渠道、多方位地丰富了学生对思想理论课的感性认识,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这些对于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吸引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当代大学生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无疑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整合知识,课堂教学与校外实践相结合

在丰富和更新知识的同时,我们还要注意调整知识结构。作为合格的教师,要广领域地学习其他学科知识,深层次地研究本学科内容,时刻站在理论研究的前沿,把握学科发展的方向。也正是以此为启发,我认为学生同样也需要知识结构的整合。理论要真正融入学生的身心,仅靠“耳闻”是难以奏效的,还要靠“目染”、靠“身受”。要使学生彻底地理解理论、掌握理论、融化理论,就必须在理论与学生的身心之间架起融通的桥梁。而这一“桥梁”就是耳闻的灵音,目染的现实,躬身的实践。这是一个学生知识整合的过程,是抽象理论与感性现实统一的过程,是甄别是非荣辱和坚定理想信念的过程。所以,我非常注重教学空间的拓展,充分利用了学院的红色实践基地,如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冉庄地道战、易县狼牙山五壮士纪念碑等。使理论研究、教学活动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在结合中使学生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进步。

四、尊重个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引进技术,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一项宏伟的创造性工程。创造性的事业需要大批的创造性人才,而创造性人才的主要取决于学校创造性教育。因此,如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每一个现代教育工作者肩负的历史使命。在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由于受其学科性质的限制,加之人们在教育观念上的认识误区,人们习惯于用一个标准、一个答案去衡量学生。这种教育模式使学生逐渐形成一种循规蹈矩的思维方式,不敢尝试新的想法、新的思路。为此,我在课堂上努力营造出一种宽松活泼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积极地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个性,激活学生的创造潜力。例如:开展课前三分钟自由演讲;积极开展讨论式教学;联系社会生活,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自由分析解决,避免标准答案,拓宽学生的思路等等。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通过这些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使得很多同学在思考的过程中很多似是而非的问题得到了解决,思想更加明朗。
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要注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以学生为本的宗旨使我认识到,教学活动一定要有大局观念。也就是说要为学生的长远利益着想,为学生成人成才的远期需求而组织我们的教学。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
素,提高学生的情商就显得尤为重要。坚韧不拔、不畏难险、敢于吃苦、不怕失败、愈挫愈奋等等这样一些精神的培养,在某种程度上比单纯的某知识点的灌输,甚至比某门功课的教学都显得更重要。教学活动中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贯彻以学生为本这一教学理念的必然选择。
总之,在“以学生为本”理念的依托下,“转变”、“增强”、“结合”、“提高”的教改新思路,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变得更加亲和,变得有温度和色彩,真正成为了学生成长成才的摘自: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良师益友。
参考文献
张志刚.的教育创新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教育探索,2003,5:4-5.
程友元,李碧芬.谈全面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6(S1):104-105.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