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浅谈如何在程序设计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更新时间:2024-03-08 点赞:8031 浏览:2476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内容摘要】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我们经过近两年的实践研究,深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更注重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和讨论方法的掌握,他们能够对程序设计教学有持续性的兴趣,同时课堂学习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在自主学习中锻炼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个性的发展。通过探求程序设计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和讨论方法,使用学生具备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
【关键词】程序设计 小学生 自主学习 探究

一、问题的提出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其中,程序设计教学是中小学生信息技术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历史不难发现,信息技术教育经历了从“计算机文化论”到“计算机工具论”,再到“信息素养论”的不同认识阶段。前教育部部长陈至立曾经说:当今社会,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VB程序设计教学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前提,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程序、设计程序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从认知水平阶段特点来看,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阶段。7岁以前的儿童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7~12岁抽象逻辑思维属于初始阶段,9~11岁的辩证逻辑思维开始萌芽。所以在小学阶段开设VB程序设计课程是符合小学生的认识发展需要的。编写程序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先要明确程序的起始状态,然后不断寻找组合能够达到目标状态的操作。因此,就程序设计本身的特点来说,它对培养学生的问题表征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VB编程学习还要求学生不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要学会主如何动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创新知识。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学生更注重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和讨论方法的掌握,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程序设计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规范化意识,这种意识对形成严谨的学习、做事态度具有深远的影响;通过必要的知识学习、技能培养以及思想方法的感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通过程序设计学习重塑信息技术领域的认知结构,提升信息素养,变被动学习为快乐体验。
因此,在小学阶段开设程序设计教学,对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促使其个性化发展,打造终身学习平台具有重要意义。

二、程序设计教学与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理论思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新教材的广泛使用,我们体会到课程改革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条件和操作平台,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成为课程改革对教学提出的要求。在新教材中,有很多部分是要求学生去自主探究,去收集整理分析资料,自主地去获取新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等,这些都要求学生有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怎样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成为教学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教师的科学指导是前提条件和主导,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习的主体;学生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育的基本方式和途径;实现自主性发展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①
皮亚杰曾说过:“一切真理都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者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而不是简单地传授给他们。”皮亚杰强调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事实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主学习应是学生最主要的学习能力,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途径。②
经过近两年的实践研究,深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更注重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和讨论方法的掌握,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他们能够对程序设计教学有持续性的兴趣,同时课堂学习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在自主学习中锻炼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同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学习效率的提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更是课堂教学所必需的。课堂上的自主性学习并非独行其事,而是指学生不盲从老师,在课堂前做好预习,课堂上热情参与,课后及时查漏补缺,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真正意识到知识是自己学来的,而不是教师或他人教会甚至是替代的,自己才是学习的管理者,这些将有助于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
三、在课堂中创设自主学习环境,提高小学生自主学习能摘自:学年论文www.618jyw.com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至于怎样“学”,就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的“教学”了。使之“‘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③因此,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中的主要行为方式。一经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就有利于良好的教学方法的运用,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相反,则会有碍学生的进步,并且不易克服。为了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要的不仅是在教学过程中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使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自己掌握“钥匙”,去打开知识的宝库。
以《设计小时钟》一课为例,由于这是一节综合性比较强的课,既有新知识:timer控件和interval属性,又有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完成这个程序设计。因此,在设计本课时,考虑到学生已有前段学期的基础,采用了自学学习+知识提示+得出结论的方式,首先:提出目标,并分成三个阶段进行学习。设计一个小时钟,展示样例。(窗体中只有显示时间,没有图片),找出完成目标所用的控件,并且通过提问:自学与讲授的两种方式学生二选一给出自学要求:自学:网上搜索:Timer正确读音及中文含义(时钟控件)相关的属性:名称(interval)(间隔);学习线索:百度-百科;学习方式:打开vb6.0边上网查询,边操作,最后得出结论。此阶段学习只需知道timer的读法、作用、中文意思,及了解相关参数(属性)即可。源于:论文集www.618jyw.com
摘自:本科毕业论文范文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