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闪光让想象在课堂里飞扬让智慧在生命中闪光

更新时间:2024-04-12 点赞:32659 浏览:14775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要走出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困境,发挥语文科应有的功能,就必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语言思维训练,放飞学生的心灵,朱绍禹先生说:“语文学科,就是思维学科。”思维是智力活动的中心,思维能力是人的整体智力结构的中枢,思维发展了,人的智力水平也就提高了,因为思维催育和滋润着人的其他能力的发展。心理学家认为七岁到十四岁的儿童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这个阶段的思维发展是学生今后发展奠基石,它必将服务于后继学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要让学生通过对语文的学习,实现智慧的生成。设法把语文本身固有的智慧“移植”到学生身上,那么,该从何处着手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让问题富有挑战性

问题是创造的源头,探究的动力,正是以问题为核心才能让学生多角度地有创意的阅读,从而充分展开认知建构的过程,并且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阅读批判中,提高学生吸纳、运用语言和发展高层思维的能力。问题有大有小,有深有浅,有难有易,加上传统的语文教学弊端之一,不是没有问题而是烦琐的“满堂问”。因此,问题是否能激发学生生命活力,活跃思维,成了我们关注的热点之一。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往往是这样一些问题:

(一)能触动头脑风暴的问题

问题的挑战性,首先指对学生思考力的挑战,同时每个学习个体思考所取得的成果又能在班级中引起互相激发的连锁反应,真正刮起了一场全体学生积极投入的风暴。这样的问题往往在激活思想的同时,也激活了语言,从而取得良好的阅读效果。一次,在上《狐狸和乌鸦》这一课,一位同学提出:乌鸦爱听奉承话,才上了狐狸的当,才会被骗走了肉,难道它不会想办法夺回来吗?我觉得这个问题很有价值,就改变了原先的教学步骤,说:“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对呀,我们怎样才能把狐狸嘴里的肉夺回来?”一石激起千层浪,全班同学情绪高涨,大家跃跃欲试,都想说说自己想出来的好办法,问题答案的不确定性使每一位学生提出的方法,都会牵动全体学生的连锁反应,或肯定或否定,或修正或互补,思维在碰撞中被真正激活了。

(二)能擦出智慧火花的问题

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不会是基于浅思维的简单问题,需要智力的支撑,而思考的过程又能不时地擦出智慧的火花。我看到过著名特级教师靳家彦在执教《有这样一个村庄》时,让大家根据课文的描述,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象这个小村庄,用简笔画画出来,并说出为什么要这样画。这一以画引读的新颖设计,同样是极富挑战性的问题。特别是当学生画到“这里的空气格外清新”一句时,该怎么画?老师提示说:“空气看不见,摸不着,该怎么表现?可要用智慧去创造呀!”问题的挑战性,激起了一场智力大比拼,同学们的创意无限,越画越多,越说越好,智慧火花的灿烂迸射,倾倒了听课的老师。

二、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推想是一种重要的阅读能力,我们在阅读过程中遇到许多问题,大多是运用这种方法解决的。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凭借自己的知识经验对所读的文章进行推测、猜想。无疑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同时,又可以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

(一)揭题时推想

题目是文章的窗口,它往往起着提示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初学一篇课文,揭题时,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文章内容和作者的写作目的等方面入手推想,估计文章写了什么内容。这样,在学生大脑里形成了一种“阅读期待”,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文时将所读内容与自己的预测进行验证、比较。这样做,学生不仅读书有目的,同时也有效地发展了思维。

(二)“空白”、“跳跃”处推想

文章由于行文的需要,对某些内容往往写得十分简略,甚至略而不写,形成了“空白”、“跳跃”之处。引导学生对这些“空白”、“跳跃”之处进行适当的填补,是训练学生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的好方法。如有位老师在教学《少年闰土》一文时,引导学生概括出闰土的特点后,针对“我”的外貌,课文中一字未提这空白设计了以下训练:闰土年少、健康、活泼,形象非常可爱。可惜课文中没有写到“我”是怎样的一个形象。你们能不能根据“我”的生活经历来想象一下,“我”会是怎样的形象?学生纷纷推想。经过这一填补处理后,学生无论是在对文章的内在逻辑和审美价值的,还是在语文能力提高等方面,都是“填补”之前所不可比的。

(三)情节发展处联想

有些情节较长的文源于:标准论文格式www.618jyw.com
章,读罢之后,读者往往感到意犹未尽,这时,正是让学生根据文章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及情节发展趋向,展开适当推想的好时机。如一位教师教学《草船借箭》,课文学完了,他问学生,借到了箭以后,周瑜会怎样评价诸葛亮,怎样评价借箭成功的原因?同时,曹操又会怎样总结失败的教训?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你一言,我一语,将双方成败的原因分析得既全面又透彻。

三、 让课堂成为平等对话的舞台

(一)追求师生的平等对话

“对话”作为教学中的一种交往,首先意味着平等。师生双方在建立互相尊重,信赖的基础上,共同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课堂由封闭走向开放,由预设走向生成。教师需要放下“师道尊严”,走出“教师至上”,以宽容的态度,真挚的爱心,坦荡的胸怀,蹲下来与孩子对话,倾听学生的声音,关注学生的内心,让学生在与教师零距离的接触中进行心灵的沟通。师生充分展开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彼此敞开心扉,相互倾吐,相互接纳,每个学生放飞了心灵的自由,课堂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二)倡导学生与文本的个性对话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进入文本,与作者、人物进行了深层次的对话,在角色体验中,完成文本的理解、内化、批判,个性得以张扬,情感得以释放,心灵得以净化。这样,文本的意义与学生的生命不可分割,共同存在。因此,要鼓励学生成为热情的、独立的、反思的阅读者,鼓励学生对文本内容作出个性化创造性的反应,而教师应尊重学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和独特的思维方式。

(三)注重学生与学生的自由对话

课堂上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意愿,分组辩论,展开自由对话,进行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从中,别人的信息为自己吸收,自己的经验被别人唤起,不同的思维发生碰撞,每个人获得新跨越,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这样的课堂不再是老师独罢的舞台,也不再是部分学生成功的乐园,而是生机勃勃、气象万千、五彩缤纷的天地,是浮想联翩、精神焕发、智慧飞扬的沃土。
总之,要活跃学生的思维,要让学生不惟师,不惟一,不惟书,就要建立、平等课堂氛围,让学生都有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意志,丰富的内心世界,有舒展生命,表达自己的空间。敢于挑战教师,挑战书本,挑战权威,使个性,人性得到张扬,课堂展现出生命的灵动,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让我们为学生解除思维的层层捆绑吧,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展示每个个体生命的风采,语文课堂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放飞心灵的地方。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