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一叶一枝一叶总关情

更新时间:2024-04-02 点赞:30605 浏览:1437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工师一中 新疆 830011)
【摘要】语文教师,应该善于利用语文教学的优势,抓住情感教育这一要素,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激活学生的情感细胞,引导学生游历知识的乐园,采集丰硕的果实。成功的语文教学离不开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因。
情感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更是举足轻重。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中不难看出“好”“乐”是学生在学习中情感的体现,如无情感,“好”“乐”无从谈起。在学习生活中,每个学生都拥有一个色彩斑斓、扑朔迷离的情感世界。语文教师,应该善于利用语文教学的优势,抓住情感教育这一要素,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激活学生的情感细胞,引导学生游历知识的乐园,采集丰硕的果实。成功的语文教学离不开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因。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是每位教师势在必行的任务。情感是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准确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和写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才能美化情怀完善人格。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教育,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扩宽学生的精神空间 语文新课标,把语文定位在“培养高尚的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陶冶情操,感悟人生,升华精神境界”。这一定位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不再是老师教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语文技能、强化解题方法,而是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在呼唤新的教学理念的今天,我们应该把情感熏陶,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去。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情感熏陶呢?通过实践,笔者体会到:启迪想象,引入意境;教之用情,品读文本;动之以情,激起共鸣,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1 设计有效情境,引学生动情入境
诗词最大的特点就是”咏志、抒怀”。每一首诗词不论是写人、叙事还是写景议论总会表达一定的情感倾向,或喜或忧或落寞或开怀,或豁达或抑郁,在那平平仄仄的字里行间,流露的其实是一种深深浅浅的情怀,所以在教授诗词时,创设有效的情境,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注意,这里创设的情景一定要是“有效的”,这里的有效该如何理解呢?笔者认为它应该具备以下三点1、针对性,即一定要针对某篇课文设计不同的课文,流露的情感不同,设计情景的方式不同。2、目的性,即情境设计要有意义,要对教学有所帮助,不能茫目动情。3、实效性,即情境的设置要能具体实施。如果 布置给学生要确保学生有能力完成。并且要收到实际的效果,现就[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课,谈一谈关于“设计有效情境”的问题
情境设计一:让学生查找苏轼的个人经历,
情境设计二:品析苏轼的诗词][定风波][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临江山]
情境设计三:看百家讲坛康震教授讲[苏轼]
关于情景一,主要靠学生来完成,学生是可以从相关资料中查出苏轼的生平经历的A少年高中B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贬杭州C因鸟台侍案被贬黄州D因旧党执政进京城E因新旧党争被贬杭州。F被谪至惠州。 G被流放到琼州。H卒于常州。在这时老师要帮助理一下,最好用曲线来表示苏轼的一生,这样就可以直观的看出苏轼的人生起点很高,但终其一生都起起伏伏,风波不断,真可以谓是坎坷多灾。
在介绍作者生平时,应重点介绍一下“乌台诗案”,以及作者在黄州和琼州的生活经历,此三者,最能体现东坡历经宦海沉浮却从容淡定、随遇而安的处事态度,所以,在这里,老师可以适当的做补充性发言。
关于情景设计二:
(1)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自考论文www.618jyw.com
肯栖,寂寞沙洲冷。
(2) 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已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帐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彀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3) 定 风 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三首词都写在宋神宗元丰三年,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谪贬黄州时所作,对于劫后余生的东坡来说,此时的他内心是愤懑而痛苦的,但他没有被痛苦压倒,而是表现出一种超人的旷达,一种不以世事萦怀的恬淡精神,有时布衣艺履,出入于阡陌之上,有时回迈泛舟,放浪于山水之间,寄情于自然的东坡在自然的明月清风中,在自然的雾霭潮汶中抚平了灵魂的伤痛,领悟出了人生的真谛。
在品析这三首词时,教师一定要给与相应的指导,让学生通过品析重点诗句来体会作者的形象和思想感情。如①“谁见幽人独来往,缥缈孤鸿影”“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正是苏轼贬居黄州时心情与处境的写照,用比兴之法,借孤鸿付托,正足以表达其“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抒发其幽愤寂若却又不愿同流合污的情感。②“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穀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这几句是作者在政治上受大挫折后,忧惧苦恼,转而向道家思想寻求超脱之方,想要忘却自身抛却世情,将自己有限的生命融于无限的大自然中。③“回首向来萧瑟处,归东,也无风雨也无晴”。用了双关的手法,体现了东坡对宦海沉浮、人生苦难宠辱不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情怀。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苏轼在写《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是在政治上受到沉重打击之后,思想几度变化,由积极用世转向消极低沉,又转而追求精神自由,合乎自然的人生理想时,所以,当他面对滚滚东流的长江时,心潮激荡,回忆起了英雄人物——周瑜,最后却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做结而不是象辛弃疾那样发出“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呼告;也不是像杜甫那样发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感慨。而只是淡淡地慨叹人生如梦,以酒寄月,种种的壮志所有的豪情全都在明月清风中烟消云散,所剩的只是一种世与我而相违的无可奈何,是一种寄情山水的从容淡定。
关于情景三,可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观看《康震教授讲苏轼》的DVD,让学生与名家对话,系统、完整、深入的了解苏轼其人、其事、其思、其情,看完后,可以布置学生写一篇相关的文章,可以写苏轼给你的启示,可以写你对苏轼的看法,也可以写由苏轼想到的……这样就达到了把学生在客观中学到的知识主观化,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 教学中紧扣“情感”,教学生深度思维
除了诗词中蕴含着强烈的情感外,有很多现代文的教学也离不开情感,有人戏言高中教学三大难,文言文、作文、周树人,鲁迅先生的文章以其深遂的思想、犀利的眼光、刀锋般的语言有利的抨击了那个风雨如晦的时代,现时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其实,只要我们能理解先生那颗悲天悯人,厚德载物的心,明白那种爱的深沉、恨的彻底的情怀,就不难看出,在犀利晦涩的语言下,埋藏着一种多么滚烫炽热的情感。“不要问我为什么饱含热泪,只因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是的,只要我们深深体悟到这样的刻骨的爱憎,并带着它一起走进文本,你就会发现,先生拥有一个怎样崇高的灵魂,拥有一颗多么热情的赤子之心。一切的难题都全迎刃而解,现就以《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为例,看一看应怎样紧扣情感,品读文本。
《纪念刘和珍君》全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在分析第一部分时,学生通过品析可以总结出写作由有三点1、对死难烈士悲痛悼念2、对反动政府的愤怒揭露。3唤醒快要忘却的庸人。这时老师可以提示同学,课文第一部分体现了一种鲜明的情感:那就是对反动派的憎恨,对烈士的敬爱,这种分明的爱憎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所以在后面的分析文本时一定要紧扣“爱”“憎”两字
在分析课文第二部分“刘和珍的生平和遇难经历时,可让学生找出能体现作者“爱””憎”的地方,学生就全找出以下信息,表现“爱”

1、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

2、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3、始终微笑的和蔼的,沉勇而友爱

表现憎恨情感的:
1、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竞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地步况且经络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2、而且证明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

3、惨象,已使我回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4、当三个女子从容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时的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 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佳绩,八原创论文www.618jyw.com
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让学生找到这引起充分体现“爱”“憎”的句子,老师要指导学生带着这种强烈的情感反反复复的读,这样学生就不难发现,这“爱”就是为了表现“憎”,有憎那是因为爱,如此一来,文句的意思,文章的全题就其义自现了。

三、自然流露真情,感学生身临其境

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经历,一篇好的文章、一个好的片断,甚至一句经典的话,都会给我们带来思想上的启迪、心灵上的震撼、情感上的共鸣。书本上的道理也许太生硬,书本上的情感也许太陌生,书本上的故事也许太遥远,可我们这些老师是和学生一样的,都是普通的人,过着平凡的生活,有着真实的情感。当我们把自己由文本引起的感悟、经历告诉学生时,能否引起他们的思考,帮助他们走进、理解文本呢?笔者认为这是肯定的,现就以《项脊轩志》第二课时的教学案例来说明。
《项脊轩志 》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是:品读本文的细节描写,体味作者的情怀。
在上课前我是以这样一段话导入的:“我们都是普普通通的人,过着平平凡凡的日子,时光飞逝,流年似水,可是,总有一些事情让我们从来都不曾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然后我饱含深情的讲述了关于我父亲的两件小事,一件是我上高中时,父亲周末来看我,一件是我工作后爸爸为我洗睡衣,这两件都是生活中极其细小的事,我平时从来未注意过,可在读《项脊轩志 》时,生活中那些琐碎的片断却像潮水似的向我迎面扑来,我才感到,原来在忙碌的生活中,我是那么的幸福。当我叙述这两件小事时,自己也不知怎么了热泪盈眶,学生更是鸦雀无声,但我相信,这种沉寂的背后,他们的思绪一定是波涛汹涌的。然后我让学生们分组讨论文章中感人的细节,学生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所有的细节都被找出来了,有些找的出乎意料的好。我并没有到此为止,而是进一步推波助澜,当天布置了“生活中感动我的细节”孩子们都写了自己生活中的小事,有的是小时候爸爸检查自己的作业,有的是妈妈手受伤了却坚持为自己做饭,有的是列车上的一幕一幕……一改往日的假、大、空,真情流露感人不已。看来我的教学目的达到了。
以上仅是一例我通过自己的感悟引发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对文本产生共鸣的事例。我相信,只要我们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拥有一颗善于感恩的心灵,我们就会让真情流露,感动你我。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运用“情感启思”式教法获得的一些心得体会,肯定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希望能真诚的和大家交流,不当之处,尽请指正。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