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小学生如何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

更新时间:2024-03-01 点赞:31486 浏览:14467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源于:论文资料网www.618jyw.com
使儿童获得良好的计算技能”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小学生计算技能是在其已获得的数学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反复地练习而达到的。但事实上,近年来尤其是课改以来,小学生的计算技能在一定程度有所下降,主要表现在:1.学生缺乏熟练的口算技能。2.不良的计算习惯。当学生把简单的计算出错时,师生往往都归结为“马虎”,事实上,粗心是一种习惯。3.对计算认识上盲目使用计算工具。针对计算教学中的问题,笔者认为采取如下方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

一、掌握算理是培养计算能力的基础

小学生是依据计算法则进行计算的,计算法则就是算法,是计算的操作程序和具体方法是解决“怎么算”的问题。算理是算法的依据,是解决“为什么这样算”的问题。算理一般由数学概念、运算规律、运算性质等构成。在计算教学中,算理与算法应该有机结合,不能割裂开。计算教学既需要让学生在直观中理解算理,也需要让学生掌握抽象的法则,更需要让学生充分体验由直观算理到抽象算法的过渡和演变过程,从而达到对算理的深处理解和对算法的切实把握。

二、重视口算是培养计算能力的关键

如“987×786”一题,就要进行9次乘法口算和14次加法口算,由此可以看出,如果口算出错误,笔算必然出错误。因此,不仅低中年级基本口算的训练要持之以恒,随着学习内容的扩展、加深,在高年级也应同样重视。因此,我在上课前几分钟总是会出几个口算让学生练习。另外,帮助学生小结某些规律性的东西也能大大提高计算技能。

三、有效练习是培养计算能力的手段

技能的形成必须靠反复练习。心理学家捷普洛夫曾说过:“书法很坏的人,写了一生,但是他的书法也不能由此而变好,只有经常的重复,而没有练习。”练习不是简单的重复,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活动。
1.练习内容要有针对性、典型性、科学性。练习要在学生认识的转折点上下工夫。例如小数乘除法的实质是整数乘除法则的延伸,关键在于如何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如何处理除数中的小数。
2.合理设计练习,使练习题要有坡度、有层次。智力技能的形成,有一个由懂到会、由会到熟、由熟到巧的过程。练习的安排也应该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先单项后综合,先基本后变式,先尝试后独立,有坡度、有层次地进行。
3.注意练习质与量的辩证统一,切忌在同一平台上进行机械训练。处理好练习的质于量的辩证关系是提高练习效率的重要保证。练习成功的条件之一是练习的经常化,而且每一次练习都必须有明确的目标要求,防止“以多取胜”盲目加大练习的量,必须在保证一定练习量的前提下,着重于练习质的提高。
4.练习要及时反馈,并有效地进行调控。成功的数学教学,不仅在于成功的讲解,还取决于高效率的练习。好的练习能主动地把学生学习的疑难问题、困惑之处诱发出来,及时而公开地予以纠正,使错误消灭在萌芽之中。把反馈作为一个刚性的要求,作为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坚持全面反馈,了解全体学生的学习状况;坚持准确反馈,所有的反馈要真实、准确,尽量避免使用齐答的反馈方式掩盖学生的真实情况;坚持及时矫正,发现错误,及时分析错误的原因及错误背后的思维,是共性的问题集体解决,是个性的问题,个别解决。

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计算能力的途径

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是计算教学成败的关键。计算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抄错题中的数字或运算符号,自己却发现不了,尽管计算和验算都很好,但还是错了。因此要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苏教国标版的教材中,计算教学部分增加了估算的教学内容,在计算之前先估算题目的大致范围,并在计算后和估算的结果比较,看自己得数是否在合理的范围内。因此要培养学生计算之前先估算的习惯;养成了上面的一些良好的计算习惯,计算正确率就会大大提高了。如果我们能再帮助学生养成认真验算的习惯的话,那么学生计算就基本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了;此外还要培养学生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既能使作业本美观,也能使自己在做题时看清题目,避免错误的发生。
总之,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需要结合教学实际长期进行培养和训练。因此,我们应该在强化基础知识教学,形成一定的计算基本技能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上下工夫,力求使我们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计算能力。
作者单位 江苏省仪征市陈集镇第二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张晓楠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