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研读让研读成为数学学习有机部分中国

更新时间:2024-02-17 点赞:19650 浏览:8523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所谓“研读”,是指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自主的钻研阅读,进而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从现代教育思想的角度来讲,重视文本的研读,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水平,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新知的自学能力。因此,笔者认为,构建高效课源于:论文www.618jyw.com
堂,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必须重视学生对教材研读能力的培养,让研读真正成为数学学习过程的有机部分。下面谈谈笔者在数学教学中的一点粗浅思考与探索。

一、先学研读,重构教学模式

“先学研读”,是学习的前奏,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新知特点,编拟先学提纲,让学生在提纲的引领下带着问题去研读书本,明白新知的重、难点,找到自己的困惑,从而“先思考”,以此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并努力去探索,为课堂上的“解读”作好铺垫。同时对教师而言,通过了解学生课前的研读情况,能及时找准教学起点,重构教学模式,把教学重点放在新知的难点及拓展运用上,给学生更充分的自主探究空间。

二、引导研读,把握新知关键

数学学科具有很高的严密性和逻辑性,如概念、性质以及解题方法等的表述。所以学习新概念时,要从整体出发,分步理解,再引导整体研读,使知识系统化,也就是教师搭桥、引路,指导学生细化新知,真正吃透知识点。因此,对于概念教学,教师可以在学生课前研读的前提下,课上再组织学生对它的遣词用字、表达方式进行反复推敲,以帮助学生逐步弄清概念成立的条件,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例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一课中,通过交流、观察、对比,归纳出结论后,教师还需及时指导学生细化概念,思考并找出其中的关键词:“同时”、“相同的数”、“零除外”,明确比值不变的条件,提高学生对“比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与此同时,要注意研读不能只是用眼浏览,而应是眼、口、手、脑等器官协同参与,所以在指导学生研读时,要把课本上的重点画出来,并在关键的地方加上记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概念。

三、质疑研读,加深思维深度

“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学习新知的过程,其实也是新旧知识不断构成矛盾,产生疑问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能力发展、自学能力提高的过程。因此,学生研读教材时,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质疑问难,促使学生对问题观察更仔细,思考更周密,从而达到学、思、疑、问、悟的结合。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认识”时,教师出示以下学习提纲: 什么叫百分数?它和分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你还有什么疑惑之处?实践证明,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研读课本后,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如“百分数是不是就是分母是100的分数?”“有没有千分数?”“百分数后面为什么不能带单位?”等等,这些问题闪烁着学生的思维火花,再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解决疑难,关于百分数的新知便自然而然地建构起来。这样的活动让学生明确学习活动的目标,同时领会到在研读时,要学会抓住关键,多问些为什么,思维的深刻性随之得到培养,从而逐步学会自学的方法。

四、拓展研读,提升数学素养

教材是数学基础知识的载体,无疑是学习中研读的主要内容。除此以外,我们的研读视野还可以向课外拓展,如对与数学有关的科普知识及课外材料的研读;除了静态的书本外,还可以借助网络等媒体,进一步延伸研读空间,采用“课内学一点,课外带几点”的学习方法,完善课内知识,丰满新知形象,提升数学素养。
例如,在学习“面积是多少”后,布置学生了解面积的其他计算方法。学生通过上网或查阅课外书籍知道了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除了书上的平移法、数方格以外,还有纸样称重法、直接测定法、扫描测定法等,还了解到生活中的“面积测量仪”,以及称重法的发明者——于振善教授,再让学生自己选择一种方法求出课前收集的树叶面积,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了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提出,新时代的文盲是不会学习的人。现代教育亦提倡学习要从“学会”到“会学”,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自主学习的核心就是要让学习者学会对教材进行深刻“研读”,让学习从单向平面化向多元立体化转变,所以教学中教师要真正地将“研读”纳入到学习的基本环节中去,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从而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
作者单位 江苏省启东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杨博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