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培养学生物理小实验培养学生能力教学

更新时间:2024-03-24 点赞:5966 浏览:1779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精神、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巩固知识等。教师应设计一些贴近生活的物理小实验,使物理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愉悦的情感摘自:毕业论文答辩www.618jyw.com
体验过程,让学生感悟到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的奇妙和规律,真正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关键词】小实验;教学探究;动手能力;创新精神
很多学生心中都有那么两个疑问:物理那么抽象难学,我们为什么要学物理?学物理有什么用?一些学生为此对学习物理学产生畏学、厌学情绪。其实要想学生学好物理学也并非难事,它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完成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所以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即强调“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开展物理实验教学既能加强直观教学又能优化探究过程,充分发挥物理实验的教学功能,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概念、理解规律、突破难点。所以物理实验的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下面就物理小实验的教学探讨一下。

一、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现在很多教师在物理教学中,都存在着轻视实验教学的现象,以黑板实验代替真实实验,没有实验器材,仅仅一张嘴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完成一次“讲实验”的过程,或运用多媒体多次重现实验过程,而不是“做实验”。老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而学生在讲台下有的呼呼大睡,与周公谈天说地;有的双眼迷离,不知道神游到了哪里;或者只是变成了教师的独角戏,演示实验结束,学生就好像看了场精彩的表演,课后成了过眼云烟,感觉这都是老师做的事情,完全与我无关,根本达不到教学目的。
这些教师小看了这些“小实验”,认为这些学生一看就明白的小实验,没必要做,看看就行;或这些实验对于学生可能有点难度,学生不会做也可能不愿做。其实小实验生动鲜明、形象直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动手,创造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气氛;并且也可以打破学生对科学领域遥不可及的神秘感,发现其实物理就在我身边;激发学生对新事物好奇、求知的强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
前苏联的教育巨匠苏霍姆林斯基有这样一名话:“学生的聪明才智来自他们的手指尖”,揭示了动手实验的重要性。比如讲解磁场的内容时,引导学生用磁铁、钉子、铁屑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件动手做实验发现:怎么磁铁会追着跑,换另外一端为什么又互相吸引了?为什么磁铁能吸引铁屑?为什么有的地方吸的多有的地方吸的少?把不带磁性的铁钉放在磁体一端,这时铁钉也可吸引铁屑。咦,为什么?这时,学生的兴趣产生了,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学生就会七嘴八舌的进行讨论、探讨其原因,教师引导总结得出结果。这样一个小实验下来,不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所要掌握的磁性、磁极、磁化等知识点也随着小实验牢牢的记在脑海里。

二、小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学生实验中,如果组织的不好,实验室里的学生就像一盘散沙一样,一次实验课热热闹闹下来什么收获也没有。因此,要想在实验中达到满意的效果,必须让学生成为主体,教师做主导。教师可以结合实验需要把实验学生分组,通过良性的小组竞赛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集体荣誉感等,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同时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互动和帮助,能使每一个小组成员都有所收获。
例如,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这个实验,在实验前,要求分组。在组成小组成员时,一些学优生出于对小组荣誉的考虑或者个人表现强烈,会拒绝或排斥学困生,或者不给学困生展现自我的机会,使学困生变得更加胆小怯弱,自卑心理增强。此时教师要做耐心细致的工作,给学困生建立起“我能行”的信念,提高学生的自信度和自尊心。同时,教师要激发学优生与学困生间相互帮助的学习动机,鼓励学优生对学困生提供帮助,学会会尊重他人,让他们懂得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享受体验自身价值的快乐,培养他们乐于助人的习惯。组分好后,必须经过讨论、商量,知道实验原理,明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方案,对组内成员进行明确的分工,做好充分准备后才能进入实验室开始操作。在实验过程中,使每个学生都能各尽其责、各司其职,让他们感觉到每次合作学习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充实而有效的。当然,为了能提高每个学生的动手能力,在不同的实验中,可以让学生互换担当的角色,这样学生可以在不同的环节都得到尝试和体验。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该要巡视指导,配合必要的启发诱导。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遇到难题时会马上报告老师,这时候,教师的作用并不是去帮他们立刻解决难题,而应该引导他们如何找出问题关键所在,通过小组的力量把问题解决,这样才会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小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有的学生学习非常刻苦,基础知识丰富、扎实,且善于考试。但他们却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差,不善于提出问题和自己动脑解决问题等缺点。所以在物理教学中,变学生实验为学生动手设计实验,巧妙地运用学生身边的一些学习、生活事例和用品进行实验,更有切身体验,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如“纸盒烧开水”、“利用虹吸现象给鱼缸换水”、“制作小电话”等小实验、小制作,其实都包含着许多物理知识,有很强的趣味性和知识性,而且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好奇心,通过多次重复实验,学生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或突发奇想。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做好这些小实验、小制作,并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加以讲评。只有这样,才能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并对实验过程有一个全面、全新的理解。同时使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应用无处不在,激发他们自觉应用物理知识创造性地解决一些具体问题,这正如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四、小实验巩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学生动手做小实验的过程其实就是对知识的再现和再学习过程。通过一些课上课后的小实验,学生不但能够愉悦地接受物理新知识,而且能更进一步加深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比如:生活中常见的鸡蛋,把它放在课堂上,让学生做实验,比比谁的力气大,能把鸡蛋放在手上握烂。通过比试,学生惊奇了,鸡蛋不是非常容易破碎的嘛,我用那么大的力气它也碎不了,可妈妈煎蛋时把蛋在碗的边沿轻轻磕一下,鸡蛋就烂了,这是为什么呀?结果通过这次小实验,学生就能完全体会到这原来是压力与受力面积关系问题。再如:学校每年进行的拔河比赛,为什么我们班每次都输,是不是我们个子比别人矮、力气比别人小呀?教师可以在班里组织一次拔河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发现为什么会输,解决怎样才能赢的问题。这样一次比赛下来,学生不但掌握了要学的有关摩擦力的新知识,而且还学会了如何把所学的物理知识来应用于生活中,这其实就是一个巩固所学知识的一个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动作记忆效率比语言文字记忆效率要高好几倍。“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总之,物理小实验可以让学生体会亲自动手实践的乐趣,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亲自动手动脑解决问题、完成实验;可以让学生体验、享受实验成功感,增强学生自信心。但有些物理实验脱离生活,学生不感兴趣的,因此教师应多动心思改装物理实验,设计一些贴近生活的物理小实验,做到不同的实验发挥不同的作用,发挥真正的作用。使物理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愉悦的情感体验过程,让学生感悟到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的奇妙和规律,强烈地意识到物理离我们并不遥远,物理其实就在我身边,真正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参考文献:
陈美玲.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素质教育(教师教育)》,2010(10).
倪代友.浅析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方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8(S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