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思想品德让初中思想品德课走进生活

更新时间:2024-04-15 点赞:34508 浏览:1588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就如何让初中思想品德课进出课堂、走进生活进行了一些思考,并提出,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要善于采摘身边的思想品德教育资源,为让学生感受生活提供素材;要善于构建出生活化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生活;要善于组织贴近现实生活的活动,让学生在课堂外探索生活。
关键词:思想品德;生活;教育资源
中图分类号:G416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作为21世纪的思想品德课程教师,更应该与时俱进地落实教育科学发展观,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到生动活泼的现实生活当中去,让他们亲身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崇高,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要善于采摘身边的思想品德教育资源,为让学生感受生活提供素材。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先生就教学的"生活化"曾经作过很多论述,比如:"为生活而教育"、"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等等,他始终认为:教育的根基起源于生活,教学的方式、手段、目的与目标更是不能脱离鲜活的现实生活,生活中本来就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资源。随着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不断改革创新,新教材相对于传统教材更具有以人为本的特征,课程内容更加朴质、更加具体、更加贴近生活,与教学的主体和客体的联系也更加紧密,对于培育学生的创新力、发展力与自主力更加有利。对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应充分利用好这一有利条件,善于观察、发现并采拾自身生活中的思想品德教育资源,扎实运用好这些活教材,通过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受生活、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将教材、课堂、大自源于:论文封面格式范文www.618jyw.com
然与社会大舞台紧密结合为一体,向丰富多彩的美丽生活要素材,向现实社会生活要教育效果。
笔者以"孝敬父母长辈"这一知识点为例,根据课程的主题与内容开始挖掘现实生活中有关"孝亲敬长"的素材,不由联想到让亿万人民感动、妇孺皆知的春节晚会节目《常回家看看》,于是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将其搬进思想品德教育课堂,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感受亲情,在视频画面中感受孝道,随后通过提示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家庭实际与现实生活,让他们自己来说说:如何传承中华民族的孝道美德,如何具体实践孝亲敬长的职责。整个教学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对学生的实际教育效果非常好。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要善于构建出生活化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生活。

现实的生活本来就是一本教材,特别是作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必须通过对思想品德课程内容的仔细研读,梳理出课程中蕴含的生活素材与情景素材,通过一些艺术化的手段,拆解思想品德课程中的条条框框,摆脱其禁锢束缚,超越课堂、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壁垒,通过课堂情景的构建,为学生打通一条与实现生活亲身体验的通道,让学生在其中感触到现实社会的真实性,进而让他们在虚拟的现实社会中锻炼自己独立的观察力、判断力、思考力与辨别力,让他们体验到生活的艰辛、变迁与真谛;让他们从中历练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丰富实现生活的经验和亲身体验的情感,让他们趋于理性与成熟,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让教材中的品德素质沁入学生的心田与灵魂。
笔者以"追求公平"这一知识点为例,构建了以下这样一个社会生活现实情景:有一次学校组织阶段性教学检测,检测的科目就是思想品德,而在检测评阅卷发下来之后,某位同学发现这样一个问题:他的对其中一道题的解答和别的同学完全一样,他的该道题没有得分,而另一个同学却得分了。就此请学生以被扣分的同学处境,谈谈自己的感觉与感受,以及该如何处理这件事。当笔者将教学情景刚刚构建出来后,笔者发现同学们的生活体验与生活情绪很快就被调动起来,踊跃举手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笔者充分尊重学生所表达的思想,并对具有积极想法和理性行为的学生给予肯定,而对于具有消极情绪与武断做法的学生,则通过说理引导,让他们意识到其不良处理的方式将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面对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不公,正确处理各种不公平待遇与现象。教学效果让笔者感觉惊喜。

三、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要善于组织贴近现实生活的活动,让学生在课堂外研究探索生活。

英国学者麦克菲尔曾经深刻指出:"任何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不指向社会现实,实质上不是道德教育,是非道德教育。"这从社会道德角度来倡导思想品德教学必须源自生活并归于生活。我国教育部也通过新课程教育的标准明确规定思想品德课用于活动的时间应不少于总课时的20%。因此,作为初中的思想品德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必须克服唱"独角戏"的现象,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特性,不让思想品德教育"填鸭",不让学生成为寂寞的听者,而是要让积极营造互动场景,让他们真正走进生活,参与劳动实践,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的热情,鼓励他们研究探索生活的冲劲,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动手的良好思维习惯与行为习惯,提高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体验力和实践力。
笔者以"了解我们老师"这一知识点为例,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活动空间向广阔无边的社会大舞台延伸,向具体生活拓展,向现实生活要营养,培育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生活观与价值观。笔者的具体做法是通过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通过自由组队(2、3个人为一小组)的方式成立采访小组,到社会的现实生活中去采访自己现在或曾经的老师,要求他们对采访内容做好详细记录,并整理好交流体会发言稿。实践证明,这不仅让学生亲身体验到生活,而且为他们探索生活提供了良好机会,从中得到的教育效果确实非同一般。
参考文献:
梁金霞,黄祖辉.道德教育全球视域[M].华南理工,2009,(08).
郝彩凤.浅议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生活化教学[J].德育探索,2010,(05).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