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读写基于读写交互理念写作教学对策

更新时间:2024-03-04 点赞:31752 浏览:1452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阅读与写作虽然有着各自的规律,但恰当地把两者结合起来可以相互促进,更快更好地提高一个人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但读写结合模式下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都还是封闭在各自的系统内运转,并不能实现即时的互补促进和转化,这显然是不够的。本文所说的“读写交互”试图突破传统意义上“读”和“写”两张皮的教学方式,把“读写结合”深化一步,实现“读”与“写”的即时交互和驱动,促进学生写作能力持久有效的提升。
“读写结合”和“读写交互”理念的区别在于三点:“读写结合”的结合点是阅读的具体文本,“读写交互”的核心是学生,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各种相互交流和相互作用,改变学习者的行为,从而实现读写共进的目标;“读写结合”追求的是阅读向写作的转化,尤其是一篇文本的写作技巧的学习应用,“读写交互”注重的是师生对文本内容和形式的体验,注重在阅读中即时交流碰撞内化;“读写结合”多数是一对一,读写活动相对封闭孤立,“读写交互”强调循环,强调建构,在激活学生体验、有感而发的基础上,进入写作活动,并在一定时间内,引导学生比照验证,再次阅读文本和自己的作文,从中比较、感悟,这样的过程可以是多次的,在真正的“交互”活动中,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才能得到同步提升。
基于此理念,作文教学就需要改变策略,在生活、阅读、写作这三个方面找到一个共生的关节,我认为主要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选材策略:“求真”——“写真”

失真的写作教学源于人性的伪饰本能,更源于应试教育。其实,“生活”就在这里,主要看我们如何认识,更主要看我们如何自处。但我们只要一看到学生写到青春期萌动的文字,立即在心里接着在笔底给他(她)判了刑。这主要是我们的写作应试教学有一套固定的模式在,尤其是“主题先行”的模式在。这很大程度上还是受前苏联的教学模式影响。前苏联的写作应试教学,认为最基本的写作能力共有七种:(1) 审题能力;(2)表现中心思想的能力;(3)搜集材料的能力;(4)系统地整理材料的能力;(5)修改文章的能力;(6)语言表达能力;(7)选择文章体裁的能力。这七种“最基本的作文能力”恰恰是写作应试教育的典型表征。我们现在中考、高考的作文评分标准也基本上是按照这个制定的,我们无法反叛,那就只有教学生在顺应中求生存、求创新。
如何顺应?首先在于要“求真”。
一篇文章能打动人感染人,首要的因素必然是“真”。我们常常赞叹“欧·亨利式”的构思,其实,这构思不是技巧,而是生活赠给我们的特殊礼物,只是我们缺少这样的“发现”。以《麦琪的礼物》为例,我们常常说,“贫贱夫妻百事哀”,其实,只要真恩爱,“浪花”可以发生在生活的每个细节中。
让学生发现作品背后的“真”,有利于学生学会“发现”。以《背影》教学为例,这篇文章如果教师不去过多的灌输,学生也没有那些学习参考资料,你让学生说说他的发现,如果学生能说出来,这才能求得作品的“真”,真事,真情,真体验。试想一下,如果学生不能理解作者家庭的生存境况以及父子之间的生活境遇,怎么会对父亲的“背影”如此动情?因为父母为子女买东西这种生活场景是最平常不过的了。
因此,选材是写作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由此及彼,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并从记忆中搜寻相关的生活场景,或是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和体验,有利于促进学生将生活中的原始素材化成写作的素材。
我在指导学生欣赏《奔跑的雪糕》一文时,在最后“体验感悟”环节设计了这样一段话:“人生有很多平常的镜头,需要我们用心才能体验。重要的是“真”,“写真”在于挖掘生活,激活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而使得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对生活的认知找到一个“发泄”的渠道。写真最常见的方式就是“练笔”(也称“随笔”“日记”等),我们也会发现,这是学生作文最容易出彩的环节,也是教师最可激发学生作文潜能的环节。学生在文章中写生活的平凡细节,如果写得真,就能感动人,这种“长大的感觉”使我想起“青涩的苹果在路上成熟”这句话,心中就涌起了一丝明亮的温暖。
写“真”最主要的是需要激励,需要引导。教师常常责备学生选材“低幼化”,但学生的生活圈子就这么大,这么责备学生等于关上了学生观察体验生活的窗子,把学生逼上了的死胡同。
王栋生在他的《作文教学笔记》中记叙了这样一件事:
有一次看随笔,有位学生记写随父母去苏北探望病危的祖父,语言质朴动人,一路上父亲的沉默,母亲的啜泣,自己的不安,冬日平原上的死寂,路人的冷漠,亲人见面时的悲苦与克制,叙述得生动真实,文章两千多字,绝无一点矫饰,一句抒情也没有。我在讲评时稍有疑惑地冒了一句:“怎么有点大师的功架?”同学们也都很惊异地纷纷点头称是,该同学口讷,不知所措。过了很久,这个同学在随笔中写他在讲评课后急不可耐地找“大师”们的作品“作比较”,发现他的确更愿意接受叶圣陶、朱自清等人的散文风格。——我不知道那位同学此前是否读了什么书,但是我也只说了一句话,他却读了很多书。
这种看似无意的激励,最能体现教者的素质,它也告诉我们,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他们的阅读经历,未必是一件很难的事。
源于:论文网站大全www.618jyw.com

二、训练策略:培养学生“拿来”的眼光和见识

一些老师进行作文指导或讲评时,往往会全面铺开,比如有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干脆就是“中考作文八项注意”:(1)吃透要求,看菜吃饭。(2)量身,把握文体。(3)以静制动,准确审题。(4)合理用时,确保数字。(5)慎重下笔,讲究技巧。(6)换位思考,少犯错误。(7)稳保基分,力求突破。(8)用“本”索“源”,注重积累。8个方面,平均用力,5分钟一项。面面俱到,毫无重点,蜻蜓点水,毫不深入。看上去内容充实,其实几乎无效。
在写作教学中,以一个“点”展开,学生在读和写两个方面才能找到抓手。从主题上训练,从题材上训练,或者从写作技巧上进行训练,都可以,长期坚持下去,点就会成为线,线就会构成面,读与写之间也就会成为一种“共生”关系,这样学生就能找到窍门了。
选好“点”教学,能培养学生“拿来”的眼光和见识。现在,我们的学生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家长、老师都要求学生读所谓“满分作文”,这实际上是一种误区。过去有一段时间盛行文化散文类的作文,就有不少学生也去模仿,但因为对历史名人本身知之不多,结果就只能浮光掠影拉上三四个人上场,每个人分配个一两百字,这样的作文如何能与梁衡等大家的文化散文相比?只有回归自我的真,才容易写出个性化的美。真要写好这类文化散文,首先要对这个人所处的社会背景,他的身世,他的心路历程等,都要十分清楚,才能走进这个人物内心,从而有感而发,写出自己观照之后得出的人生启示,这样的文章才是真正的为自己而作,为读者而作。
教师要引导学生读经典的文章,从中去探寻写作的奥秘,“取法乎上”,才能写出大气的文章。但“读”不能像叶圣陶先生批评的那样,“只是眼睛在书页上跑过,只知道故事的极简略的梗概”(《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必须读进去,特别是要选择一个好的切口。以《散步》教学为例,程翔老师抓住分歧式构思引领学生欣赏,他并没有停留在文本构思方法“是什么”及其功能作用的解读上,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在饶有趣味的对话情境中,使学生学会了用这种方法去观察生活,去构思文章,使学生理解了思想情感需要一种,或者说需要一种知识才能表现出来。这样的教学才是真正的和学生一起在读经典、悟经典、学经典。袁卫星老师教学《第一次约会》,从记叙性散文的“三要素”“事”、“情”、“理”入手,而且不仅从阅读的层面来强调,更从写作的层面来强调。袁老师用串联主人公情感变化的词语的方式,让学生体会“细腻”,用对由一系列的“意想不到”营构的“悬念”的分解来展示整个事件的波澜。这里的教学设计是让学生增强一个认识:仅仅知道“该写”是不够的,还要动脑筋写好那些“该写”的。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读写交互理念下的写作教学关键在于要引领学生超越写作的技艺,融进阅读和生活的洪流,从而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激活体验,从而实现写作和生活的“对接”。
*(本文为江苏省第九期立项课题“专题式读写交互教学研究”成果之

一、课题批准号JK9-L202)。

王书月,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姜堰。责任编校:高述新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