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外语教师在外语教学中作用网

更新时间:2024-04-02 点赞:4164 浏览:114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虽然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引导、辅助,但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无疑是起关键作用的。外语学习存在多种个体差异,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外语学习效果。因此,外语教师必须重视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因素,从而提高教学与学习效率。
关键词:外语教学;教师作用;因材施教
语言是人类生活的核心内容。是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是完成职业目标的关键;是实现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的源泉。我们借助语言展现自我,通过语言交流思想及经验,利用语言规划未来,追忆过去。有些人可以运用不止一种语言来实现上述所提到的行为。对于这样的人来说,可能意味着:一份工作的降临;一次进修的机遇;快速适应国外生活的能力或移民的机会;一种文明文化的延伸;甚至是对于政治观点及宗教信仰一种新的诠释。在这个世界上也许会说两种语言的人比仅会母语的人还多。外语学习及外语教授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一般来说,外语学习是在课堂环境下通过教师讲授、操练及模拟情境进行的。因此外语教师重任在肩,其专业素质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外语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活动。外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系统的外语知识,培养学生的外语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还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各种积极的心理品质。虽然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引导、辅助,但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无疑是起关键作用的。教师可以控制和调节学生外部学习环境和内部学习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知识输入的质与量,因此教师的作用不容忽视。

一、使学生具有强烈的求学

英语有句俗语“If you want to coat a fish,you he to catch it
first.”。就是说要想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语言学习的主人,首先就要把握住他们,使他们有强烈的求学。
1.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依赖心理和重视教师的权威性等特点。通过介绍目标语的背景知识、文化特色等手段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并以学生的考试为导向性来调动并督促学生,逐渐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我们知道,教师的这种教学外的中心作用发挥得好坏关系到语言教学的全局。
2.提问在教学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年以来这一直是语言学习研究所关注的一个焦点。借助提问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多提参考性的问题,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同等的回答机会,使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
3.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恰当地采用表扬、鼓励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学生使用语言过程中所出现的错误要正确对待,对于那些不影响交际的错误可以不予纠正,而由教师自己或让其他学生说出正确的句子。
4.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绪。教师除了课前认真准备外,还要具有良好的师德风尚和健康的教学态度。教师还应对学生投入真情,并与他们建立一种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合作关系。因为只有当学生感到自己被信任、被尊重时才会拥有巨大的学习,课堂氛围才会活跃,才有利于推进教学的正向发展。
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特点,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切实了解学生的内在需求,据此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只有当教师清楚地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想要得到什么,对什么感兴趣时,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教学效率,从而真正地做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统一,而不是仅有教师的教或学生的学。外语教师在搞好班级集体教学的同时,必须重视个体差异的教学。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与学生学习活动关系较密切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智力、认知方式和人格等方面。
1.研究表明,智力在同龄人口中基本呈常态分布:两头小,中间大。即智力很高和智力很低的人都是极少数,而智力中等的人占绝大多数。人们凭常识都知道有些孩子聪明,有些孩子不聪明。前者学习速度快,一教就会,有的甚至无师自通。后者学习速度慢,虽然能教会,但必须有适当的方法和充足的时间。学生的智力差异要求教师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和善待差异的基础上,改进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他们作为开发学生智力这一主体的自觉性,尽可能让学生逐渐发展自己的智力光谱。
2.依据心理活动的倾向性,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将人格粗略分为两种:外倾型和内倾型,即我们俗称的外向型性格和内向型性格。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培养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才叫‘因材施教’。”因此,针对不同的性格,教师应该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对性格外向型学生激发其语言表达能力、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对性格内向型学生采用鼓励、诱导等方式,少批评伤害、多表扬认可,不断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获得情感上的满足,提高对未来外语学习的志向。这样,他们学习会更加勤奋、主动。
3.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它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个体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沉思型和冲动型的差异。
外语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能力与认知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外语学习。以上讨论表明,外语教师在搞好班级集体教学的同时,必须重视体现个体差异的教学,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只有这样,外语教学才能成功。个体差异的研究的目的就是要与外语教师共同探讨学生之间的多方面源于:论文格式标准www.618jyw.com
差异性,对以往的教学进行反思,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造条件,促使个性差异的积极因素不断发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因材施教,从而使外语教学达到少时高效的效果。

三、教师要发挥好组织者、指导者和监督者的作用

我国学生的消极、被动特点要求语言教师要组织好学生进行学习,通过分工明确的语言学习任务来督促学生运用目标语锻炼自己,充分发挥主动性,敢于表现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有效地控制学生的额外活动,切忌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放任学生的主动性和自由性。Winddowson(1990)曾告诫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自由性必须有一定的限制,过分的主动性会造成课堂教学的混乱。调动并控制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是教师教学过程中中心作用的基本体现。健康、有序、有益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监督。
新的教学理论体现了教学要以学生的学习为核心,但教师中心是学生中心的前提、基础和保证。在教学的舞台上,教师好比是导演,学生则是演员,如果教师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良好的教学组织能力及完善的知识储备等,就不能在外语教学的舞台上正确指引学生们。
总之,知识是为能力服务的,知识要转化为能力。只有教师将教学的语言知识变为学生的语言能力,才能让学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进行交际。
参考文献:
刘凤阁,苏莉娜.外语学习者的个体差异与外语的教与学[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4).
刘民.浅谈公外英语教学中教与练的辩证法[J].河北大学学报,1994(1).
[3]王洪刚,杨忠.外语教学的教师主导作用[J].东北师大学报,2000(3).
[4]文萍,覃壮才.教育心理学(高中)[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朱萸,马双月.外语教与学关系问题的思考[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4.
(作者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