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职高职高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能力培养

更新时间:2024-01-20 点赞:29064 浏览:13217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目前的职高生在初中阶段大多数是差生,长期的落后失败使他们缺少自信和竞争的勇气,不敢面对社会,特别畏惧失败,害怕在大庭广众面前亮相做事,这样的自卑心态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学校,在家庭,在社会,他们的自信与能力发挥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我们应当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这种专业能力及语文素养,为培养人文品格全面发展的社会建设接班人而努力。
关键词:职高教育;语文教学;能力培养
职高学生大多知识底子较薄,多数学生只重视专业课的学习,而忽视文化课的学习,尤其是语文,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只有深入研究最新出台的课程标准,把“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放到教学问题的首位,在教授学生一定的语文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变语文教学令人生厌的现状为倍受欢迎的学科。

一、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1.废除注入式

注入式的教学法是典型的奉源于:硕士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送结论法。从心理学的角度说,它迫使学生的思维处于被动的消极状态,会抑制学习兴趣。而启发式会让学生心理上得到满足,从而产生愉悦的情感,这种情感激发他们产生钻研下去的兴趣,成为完成教学任务的动力。比如教鲁迅的文章,由于时代的不同,一些句子的含义很难为现在的中学生所理解,如果用注入式教学,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对教师来说是省力,但压制了学生的求知欲,使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换成启发式课堂气氛就完全改观。譬如笔者在讲授鲁迅先生的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中,首先给学生详细介绍当时的时代背景,鲁迅的思想倾向,以及鲁迅文章的写作特点及风格,有了这些基本知识做铺垫,再围绕题目让学生从文本中找出“忘却”与“纪念”的内涵,如此一来,学生心有所思,自然有了兴趣前去探究,课堂气氛纵然活跃起来,教学效果也便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2.导读方法灵活多变

首先是设置悬念法,悬念是人们对事物发展和人物命运的悬挂惦念,是急于知晓事务结局的一种紧迫的心情。说书人称之为“扣子”“卖关子”。在语文教学中如能设置悬念,不仅能引起学生强烈的探究心理,深入思考,而且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如讲《药》这一课时,笔者先告诉学生,这“药”是人血馒头,是革命者的鲜血,但未觉悟的群众却拿这血作为给儿子治病的药,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必然会怀着迫切的心情寻找答案。其次是故事奇闻激趣法,职高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容易接受生动有趣的、新鲜奇异的东西。如讲到在运用比喻时一定要贴切时,先讲《晋书》上记载着东晋女诗人谢道韫的一段故事:一天突然下起了大雪。道韫的叔父谢安曰:“大雪纷纷何所似?”其侄谢朗答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在旁的谢道韫便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按听后大悦。同是说雪花飘落,一个用“撒盐空中作比”,一个用“柳絮因风起”作比,显然谢朗的说法是不妥贴的。谢道韫用“柳絮因风起”来比喻雪花飘落的景象,既形象又贴切,不仅给人以美感,而且能唤起人们的想象。这样由故事转入所讲的内容不仅使学生兴趣盎然,而且也帮助学生理解了“比喻要贴切”就必须在喻体上狠下功夫。

二、明确目标,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有了正确的语文教学理念,明确了职高课堂上针对学生特点采取怎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剩下的问题就是教师要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采取多种手段,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学习积极性与探究能力,为实现职高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能力的提高迈出最为扎实的一步。

1.明确目标,让学生了解语文认知知识

当前的语文课程改革还存在着一些不够令人满意的地方,其表现之一便是学生在自主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缺乏一定的目标提示,只是让学生一窝蜂地说、表达、表演,表面上看非常热闹,自主性极强,其实一节课下来,学生对于自己学习了些什么极度茫然。鉴于此,笔者在具体的职高语文课堂上,都是首先给学生指出本节课的具体的学习目标,然后再让学生围绕这个具体目标进行自主合作,积极探究。

2.丰富学生的认知体验

在确立了一定的学习目标之后,我们教师一定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认知体验。譬如在学生学习写通知这一应用文时,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排演“公司一日”的情景短剧,让学生在短剧的情节演变过程中,一步步地加强自己对于这一知识的体验与认知。另外,学习一段时间以后,检测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考考考,老师的法宝”虽有一定的弊端,但也是历代先哲教学经验的一个优化总结。只是针对我们职高的学生特点,我们完全可以在考试的形式上加以变化,以达到既受学生欢迎,又能切实检测学生水平的效果。

三、多措并举,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首先要确立一个大语文观,从本质上看,语文首先是生活。语言文字来自于生活,学好语言文字要回归生活。在这一方面,蒲松龄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对于每届学生我都会给他们讲《聊斋志异》的故事,蒲松龄于街道纳凉处,摆几杯凉茶,随意和别人闲聊,因为本人存在着明显的学习意识,所以从看似无意的闲聊中竟聊出了一个世界名著。我们现在学习语文也应如此。和老师的交往、同学的交流,到街上闲逛,回到家里干活,这些材料本身就是一种语文,抓住生活这个大的语文本体,我们才算抓住了语文的本质。因此,语文和社会在生活中同样必不可少。语文作为最重要的社会工具,在生活和社会中是相辅相成的。其次,要利用语文的思想性,促进学生认识的一致。有些教师的教学课堂非常散乱,学生视教师不顾,这一方面是当前学生道德的日益滑坡造成的,另外一个方面也与教师本身的业务素质与思想素养息息相关。有的教师讲台上讲一套,背后行事为人另搞一套,学生看在眼里,自然对于老师没有一定的尊重与崇敬,课堂上的一窝粥便自然而生。我们教师应该利用语文教材中的经典课文反省自己,要求自己,并利用这个因素增强班内凝聚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统一衡量人及其行为的评价标准,从而在具体解决班级内所体现出来的社会关系问题时,取得一致的认识,明白在社会中应该遵循平等互利、互相理解、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等原则,从而减少矛盾和冲突,促进和谐的人际关系。
总之,学生的能力不是天生的,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在教学过程中一步步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使得学生在学习中提升能力,使自己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积极因子,以跟上社会前进的步伐,并有所建树。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