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才培养结合人才培养谈中职职业教育革新革新

更新时间:2024-03-14 点赞:20400 浏览:8659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加强和改进中职学生人才培养教育被列为当前中职人才教学工作的重点,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中职德育教育的一项主要内容。高等职业教育是中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又与普通中职教育存在一定差异,中职教育侧重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强调培养目标的职业定向性。
关键词中职教育创新能力
前言
创新是我国中职教育事业的源动力,是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的核心。创新学习就是培养学生主原创论文www.618jyw.com
动性、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主体性得到真正体现。创新是一种心理历程,包含了四个阶段。准备期:确定要解决的问题,搜集和准备相关资料,并初步尝试着去解决问题;酝酿期:遇到难以解决的困难或疑惑时,暂时放下这些,放松心情,这时潜意识仍在思考解决问题方案;豁朗期:突然顿悟,涌现出灵感,了解问题解决之关键;验证期:试验及实行方案,检验是否能够实现。要把学生培养成创新人才,首先需要引导他们开展创新性学习。

一、教学的创新理念

创新能力是衡量一个人对事物的领悟能力的强弱,一个人的目标需求体系素质水平如何,对其创新能力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这种作用并非完全由创新主体所决定,很大程度上还要受制于外部环境状况。如在一个群体中,如果大家的目的取向不一致,那么每一个成员的目标需求体系的驱动作用就可能受到抑制而不能正常发挥其应有的创新能力。相反,如果大家的目的取向比较一致,就可能使每一个成员的目的驱动作用得到加强。在一个群体中,每一个成员都是其他成员的外部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体制、制度人手,理顺所有成员的利益关系,使大家的目标需要趋向一致,才能使每位成员的创新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职业是高尚的职业,这是社会赋予理想化师德的神圣起点。由于教师在人们心目中被定格为“道德的化身”,因此对师德的要求似乎怎样高也不过分。

二、中职职业教育中人才培养教育的必要性

(一)培养创新能力是中职教育思想变革的必然要求

培养创新能力人才是中职教育管理中的基本职能。加强中职教育人才监督,指导与服务必须到位,这是新形势下对中职教育人才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中职教育人才监督职能的延伸,对强化中职起着“软着陆”的作用。加强指导与服务,促进中职教育人才督是新形势下应坚持的中职管理对策之一。长期的中职管理实践证明,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教育培养的发挥,离不开指导与服务。只有人才培养,没有创新能力指导与服务,容易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形成对立的关系,不能调动各方面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教育培养的积极性,不利于发挥中职统—培养创新人才管理的职能。

(二)培养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对高质量人才的要求

加强服务,培养高质量人才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从理论上讲,高质量人才与创新能力是一致的,但就具体的问题而言,高质量人才对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提出了许多不同的限制和要求。从这一点上讲,培养创新能力人才和高质量人才往往发生冲突和矛盾,二者之间又似乎是对立的。如何消除人们偏见和错误认识,变对立为统一的关系,加强中职教育是必要的,加强培养创新能力工作的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但仅有这些还不够,还要转变观念、强化管理意识,通过中职管理消除对立、转化矛盾。

三、中职职业教育中人才培养教育的创新

(一)创新能力要在实践学习中培养

人人都有潜在的创新能力,每个人的创新能力是可以通过创新训练而被激发出来。创新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突出表现,在创新活动中起着“强心剂”的作用。创造力是离不开实践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中有着特殊重要作用。学生除了学习固有的书本知识之外,还要重视动手能力、实验技能的学习。因为在实践过程中,有机会验证所学到的理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中发现问题,促使我们用更积极的态度去寻求解答。

(二)积极参加多种实践活动

课堂的知识传授只是“授人以鱼”,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更要学会“渔”。21世纪需要的是应用型、实践型、创造型的人才,而学生要完成从受“鱼”到会“渔”的转变,必须通过大量的如课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专业实训、校园文化活动等来培养这种能力。

(三)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正确地理解知识与创新的关系,一个人的创新能力不仅与知识容量的多少有关,还要看知识的结构是否合理,是否有足够多的知识增长点。最重要的是这些知识和能力能否在他身上有效内化为素质。基础的知识是创新的基础,没有坚实的基础知识作支撑,最终只能流于空想。另一方面也不能过度强调知识的学习和积累,而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否则所学的将成为缺乏生命力的僵化的知识。
四、结论
一切创新活动,都起源于创新性的思考,创新思维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开始,并贯穿于创新活动的始终。研究发现,创造性思维具有流畅性、敏锐性、变通性、独创性、精密性等五种特质。所谓创新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拘泥书本,不迷信权威,不墨守成规,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结合学习的实践和对未来的设想,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方法的学习活动。
参考文献:
迟成勇.试论高职院校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以国外教育心理学理论为视角[J].现代教育科学,2011:07-20.
袁斌.职业教育心理学视角下学生学习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09,25
[3]周军.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工作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04,10.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