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研究性学习如何在性学习中发挥历史教师主导作用

更新时间:2024-04-08 点赞:17709 浏览:7296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研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择确定某个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它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的组织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无论何种形式,学生始终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但在整个研习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容忽视,因为研究性学习能否成功且有实效,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好坏是关键。
笔者拟就高中历史教学谈几点认识: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发展,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水平和兴趣能力自主地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确定选题,再通过个人或小组合作来完成学习,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无论学习的准备阶段、研究阶段还是总结阶段,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始终是研习过程的核心,但也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作为教师就应改变“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教学模式,把“课堂”变成“学堂”,减少对学习的控制和直接干预,实现从“主角”到“配角”的角色转换,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注重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置学生于研究性学习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针对历史教材的特点,注重讲授时知识的连贯性、扩散性,通过横向纵向的联系,把一些同类或类似的问题放在一起比较分析,增强学生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调动他们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和精神。如世界史讲到公元1689年改革时,联系同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讲到沙俄1861年改革时,联系中国清朝的“辛酉政变”和总理衙门的建立以及美国内战的爆发等三件大事;讲到日本的明治维新时,联系中国的维新变法运动,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在同一时期的改革中国失败了而日本却成功了等等。

二、当好学生的参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研究性学习在本质上说就是把研究作为学习的方式,把学习作为研究的过程。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不再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研究的过程,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不再是记忆、理解而是研究的方法,它非常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这就要求作为组织者的教师充分准备,当好学生的参谋。
首先,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知识。如学科知识、选题讲座、创设情境等,目的是给学生一种引导,给学生一个帮助。
其次,要注意选题。教师可以拟定出相应的研习课题供学生参考,但这些课题应确保有探究的价值,一般以评价性或争论性的问题为主。如对辛亥革命成功与否等历史事件的评价,对拿破仑、哥伦布等历史人物功过的评价等。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选题,但要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兴趣能力,坚持宜小不宜大的原则。
第三,要帮助学生有目的地选择资料。在历史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源于:论文参考文献www.618jyw.com
离不开历史资料的运用。要突破某一个问题,必须借助于相关的历史资料,必须查阅和占有历史资料。而学生由于受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做起来很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尽可能多地阅读和研究中外史著,尽量积累有关历史资料,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要;待学生选择资料后,教师还要注意引导他们学会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里及表地提取有用的信息。

三、点拨疏导和启发,充分运用教师的主导作用

我国历来比较讲求“师道尊严”,教师高高在上,扮演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其权威性不容动摇;而学生只能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很少有自由学习、主动学习的机会,使学生不敢想、不敢说、不敢做,有的甚至到了“唯师命是从”的进步。
今天我们强调研究性学习,并不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更不是说教师可以撒手不管、对学生的课题研究完全可以不闻不问了;相反,在研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及时掌握学生的研究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及早把他们的研究引导到正轨上来。当学生有了疑难,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要加强指导,把学生的思维引进峰回路转的知识道口,促使他们动脑筋、想办法,驱动其思维活动,使学生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如:“你这样做的充分理由是什么?”“可不可以再换个角度思考呢?”、“针对这个问题你都查过哪些资料呢?”“找个同学讨论一下怎么样?”……但教师要绝对避免责怪、模棱两可、否定或角色换位等问题的出现,应尽量少表明或不表明自己的观点,以免使学生受到影响。如若角色错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取代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了学生现成的答案,那整个学习就将前功尽弃。

四、及时引导总结,善始善终

研究性学习突出的是探究性,允许学生自由表达见解,但由于条件的限制,学生可能对某些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出现了疏忽和偏差等。这样教师在研习过程结束后,就应及时地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以提升研习的质量。
第一,教师要在学生充分表达个人意见的基础上,概括出学生中的不同观点和见解,但无需统一,同时指出在研习过程中学生还存在的问题。

二、教师要在概括的同时亮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但不需要学生改变意见,以求和老师一致。

第三,教师要指导学生写历史小论文、写研究报告等,把自己得出的结论加以整理,变成系统的、条理的知识;同时指导他们交流,互相补充,力求更完整、更充分、更充实。
第四,教师要对研究的成败进行总结,指导学生吸取成功的经验,改正失误,接受教训,避免在以后的学习和研究中再出现类似的问题,以进一步提高历史研究性教学的质量。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