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工艺学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实践教学系统及方式小结

更新时间:2024-04-08 点赞:7970 浏览:2450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根据新时期对人才培养的更高要求,在总结、分析机械制造工艺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出一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协调、与科研相结合、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项目式实践教学模式并付诸实施,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 机械制造工艺学;实践教学;教学模式
1671—489X(2012)30—0129—03
新世纪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逐渐从数量型向技能型转变,越来越需要高素质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学生必须将掌握的课本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操作能力,而嫁接其中的桥梁就是实践教中专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学。同时实践教学也是培养现代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机械制造工艺学是高等院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是沈阳农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农业机械化专业以及农业工程专业的必修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本研究针对该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根据“宽基础、强能力和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立足于农业学院工科专业实践教学条件的实际情况,对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与模式进行探索性研究。
1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国内外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实践教学发展概况及现状

国外高校都非常重视学生在实际生产企业的实习,一来实习时间比较长,有的院校可长达一年,企业也有义务接收学生实习。比如英国实行一、二、四年级在校学习,第三年到工厂企业实践的“三明治”教学计划,学生除了在学校上课学习外,还必须有15个月左右的时间到企业参加生产劳动。英国高等教育界人士认为“三明治”教学计划由于强调了学生的生产实践,因而可以使学生与企业界中不同层次的人接触,使他们能在真实的工业环境中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这一实践中培养社交宣传、讲演、调查、报告、论证、获取信息、组织、设计、订货、制造、协调、质量控制、检验、调正、装配等一系列创造性活动能力;其次,学生在实习期间有和实习相关的课题要完成。
总的来说,国外该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共同特点是:1)院校与企业、科研单位均建立了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联合体,对提高学校教学、科研水平,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极为有利;2)高校从教学计划中反映出生产实习教学时间长,均在1年以上,而且分布在各学年之中交替进行,符合认识——实践——再认识的教学规律;3)国外实践教学聘请企业、研究单位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做指导教师,与学校教师配合共同培养学生;4)企业有义务培养学生,学生到工厂企业实习一般不交任何费用,而且工厂和企业要向学生提供实习津贴或报酬。
相比之下,国内高校实践教学环节就显得比较薄弱,一方面实践时间相对比较短,一般课程设计2周,机械制造工艺生产实习2周;另一方面,实习内容多以参观、听企业人员介绍为主,学生没有动手的机会,课程设计题目固定而且相对比较少,导致部分学生抄袭。而且受条件、时间等限制,学生不能深入了解生产工艺过程、工艺装备和管理等全部内容,也无法更好地深入理解学习过的专业理论知识。

1.2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对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但总体来说都是在摸索阶段,实施起来比较困难,主要存在下面一些问题。
1)企业不愿意接收高校学生实习,实习单位难以解决。国内很多企业都不愿意接收高校学生实习,一方面担心出现安全等问题,另一方面生产任务比较紧,担心影响正常生产。同时,企业也无法长时间接收大量学生进入企业。
2)课程设计时间在实习之前,没有感性认知,完成效果一般。国内高校,包括沈阳农业大学,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在理论课程结束之后实习之前,学生只有理论教学知识,对机床、刀具、夹具及具体工艺过程没有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开始时无从下手,往往是最后一周参考相关课程设计指导书突击完成,造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脱节,不能实现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3)缺乏系统的实践教学指导教材和专门的指导教师。绝大多数高校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有课程设计和实习,课程设计指导书相对比较多,但实习指导书相对较少,主要是因为实习企业不能固定,从而导致实习具体内容不能固定,最终导致没有高质量、系统的实习教材。再加上企业难以安排学生具体操作,造成参观实习,甚至部分学生漫无目的地在车间游走,企业也不会培养专门的实习指导教师,造成实习质量没有保证,实践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实践教学是本科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作为机械类专业的主干课程,其实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而从沈阳农业大学该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来看,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探索更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及模式显得更为迫切。
2 机械制造工艺学实践教学改革
针对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企业对机械制造类人才素质的要求,在现有实践教学经验及条件的基础上,经校际考察及查阅文献,进行相应改革。

2.1 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及模式

在以往教学及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通过文献资料、专题调查以及试点情况的系统分析和综合研究,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目标,构建一套合理完善的产学研相结合的项目式实践教学体系,即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协调,与科研课题相结合,与社会需要相适应。整体遵循认识—实践—再实践的方法来安排教学,具体分3个环节实施。
1)基于实践的理论教学。教师根据课程内容的具体情况,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紧密结合校内实习基地和教师相关科研项目,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教学模式,压缩理论教学学时,安排6学时具有综合性、设计性和探索性的机床夹具观摩与拆装实验,采用以学生为主的启发式、交互式、讨论式、问题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加强对抽象理论的理解。2)机械制造工艺实习教学。安排在理论授课结束后,要求学生了解机械加工的一般过程、生产特点、组织管理模式以及具体使用的工艺装备,意在培养学生利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在机械制造过程中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在生产中收集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及科学研究等有关技术资料和实际工作经验提供机会。
3)课程设计教学,主要是以教师科研设备及机械产品典型零件作为对象,制定其工艺规程及具体工序的夹具设计。旨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机械制造工艺学和其他多门课程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收集信息,对信息进行价值判断、信息整理、信息加工的能力。

2.2 基于实践教学新模式的实习条件建设与管理

沈阳农业大学参加机械制造工艺实习的学生每届有3个专业180人左右,良好的实习条件是保证实习质量及效果的重要因素。为了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沈阳农业大学大力加强该课程的实习条件建设与管理。
1)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统一纳入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建设规划中,以避免重复建设,建设充分体现基础性、多功能性和共享性,在保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地培养创新人才和为科研项目服务等方面共享。主要是加强教师科研基地建设、农机修造厂建设并设立大学生工科创新基地,在原有基础上购置各类普通机床8台,数控车床和铣床各1台,为课程实习提供一定条件。
由于校内实习基地存在空间小、设备少、缺乏实际生产任务等局限性,不能很好地满足机械制造工艺实习的要求,所以,加强校外实习基地显得更为重要。沈阳农业大学在如何实现学校与企业在校外实习基地培养高级应用人才的有效合作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并付诸实施,努力争取更多的校外实习基地。具体措施:主动与企业沟通,寻找新的合作方式,本着互惠互利原则,改革与企业的合作机制。具体体现在抓住部分小型企业缺乏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方面的高级人才的特点,派年轻教师到企业为企业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培训并解决实际问题,达成与企业的互惠互利。在原有三个校外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又新开辟朝阳柴油机制造有限公司和盘锦农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两个实习基地。
2)规范校内外实习基地运行管理体系及实习制度。建立稳定、长期合作并卓见成效的校内外实习基地,必须有完善的运行管理体系和实习制度。基于此,沈阳农业大学制定了包括《机械制造工艺实习基地建设管理规定》《机械制造工艺实习管理与考核办法》《机械制造工艺实习学生实习手册》《机械制造工艺实习指导教师工作手册》《机械制造工艺实习大纲》以及《机械制造工艺实习考核方法》等文件,初步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项目式实习模式,使实践教学有了明确的依据、保障和目标。
3)编制创新启发式《机械制造工艺实习指导书》。考虑到企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可能会出现参观实习的可能,紧密结合机床、刀具及加工工艺的有关知识,并结合校外实习基地的典型产品,编制详细的实习指导书。由浅入深以问题的形式将有关知识点列出,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在工厂寻求答案,结合生产现场轴套类、盘盖类、箱体类和叉架类典型零件加工工艺过程,注重实际加工工艺的现场解剖,引导学生分析加工工艺及工艺设备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取得应有的实习效果。
4)在实习中安排创新实践活动。在校内实习基地实习时,改变以往教师命题,学生完全按图纸加工的做法,而是让学生根据功能独立设计自己所喜欢的工件外形。这样的改革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调动了学生的创造积极性,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既有理论上的要求,又有实践操作的内容,较全面地检验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并掌握了独立操作机床、刀具及量具的方法,使学生的工程技能和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在校外实习基地实习时,提前给学生安排创新性实践任务。比如,针对现场正在加工的某零件编制工艺规程并设计某道工序的夹具,并和现场使用的夹具进行对比分析,说明自己设计的夹具存在的优缺点。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既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又能得到工人师傅的现场指点,使其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得到提升。

2.3 合理适时安排课程设计任务

近年来大多数高等学校都很重视实践教学[3—6],但怎样合理安排实践教学环节并有效实施,使学生真正得到锻炼并提升实践能力是关键。尤其是课程设计,以往存在过度参考相关文献或抄袭的情况,达不到预期效果。经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并不断总结,对课程设计采取了针对性措施来保证教学目标。
1)提前下达课程设计任务。课程设计不仅需要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有关知识,也需要金属切削原理、机床与刀具等方面的知识。为了达到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的相互促进,避免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在讲解金属切削机床与刀具时就下达了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这就等于在上课之前给学生提出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从而有了学习的目标和动力,也就解决了为什么学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由于是主动学习,学生就不会觉得枯燥无味,同时也能发现并提出问题,促进了理论教学。另外也节省了课程设计查阅资料的时间,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完善自己的设计,提高课程设计的质量。
2)设计题目与教师科研项目相结合。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典型零件的机械制造工艺规程设计往往在网络上可以找到,这就使一部分源于:毕业小结www.618jyw.com
学习目标不太明确的学生投机取巧,不认真思考,从网络上下载抄袭,达不到预期教学效果。基于此情况,并考虑培养学生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明确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部分设计题目利用教师科研设备里的典型零部件,其他设计题目由教师收集,避免与传统设计题目的重复,并由以前的4人一组改为现在的2人一组,使每位学生都独立完成设计任务,尽可能地避免抄袭现象。

2.4 加强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形成一支校内外教师相结合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采取的具体措施:1)在校外实习基地中,聘任一批技术及研发人员,深入学校,有目的地对校内实践教学进行指导,与校内实践教学教师共同完成专门的实践技能训练;2)创造一切条件,加强与合作企业的联系,派中青年教师到校外实习基地锻炼学习;3)继续鼓励实行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业务指导制度,从政策上鼓励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源于:大学论文格式范文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