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课堂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成长乐园

更新时间:2024-04-04 点赞:8941 浏览:341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数学课程标准》一再强调,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教师要重新进行角色定位,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让学生在课堂中得到更大地发展。真正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地发展。

一、多一点渗透引导,让学生在表现中力争完善。

在我们的课堂上,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正在头头是道地表述自己的想法(这个想法与教师期待的回答不符合)时,老师便当即打断学生的发言,或等学生讲完,以一个“嗯”字作为不置可否的评价,就让另一个学生回答,有时干脆自己公布正确答案。
案例1: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巩固练习阶段,学生计算24×3时,当一个学生答:20×3=60,4×3=12,60+12=72。(学生回答得很快,心情很激动)
生:老师,我是这样想的,把24分成23和1,23×3=……唔……。
师:23×3你能一下子算出来吗?
生:不能……
师:如果再给你一次选择的机会,你会怎么算?
生:我把24分成20和4,20×3=60,4×3=12,60+12=72。
师:这次算得这么快,高兴吗?
评析:这位同学一开始显然还沉浸在对不同算法的探索中,而且对自己探索的方法还没能够及时突破,对他人的优化算法体验也不是很深刻,但也许是一种勇于探索的精神使他下意识地举着小手,尽管回答时并没有成功,但这种探索的本身是有价值的,是值得赞赏的。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耐心地听他把算法讲出来,当他支支吾吾说不下去时,并没有就此打断、简单打发他坐下,而是及时加以引导,让学生对自己所作的思考进行反思,从而加深了对优化算法的体验。
启示:当学生的思考与表达出现障碍时,老师应以引导的身份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积极思考引导的方法,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地完善和充分地表现。而那些不顾学生的思路,一味想着自己预设的方案,惟恐学生越雷池一步,学生一有脱缰便赶紧拉回“正道”的做法,将会使学生失去很多的“灵光闪现”和“精彩表现”的机会。

二、多一点教学情趣,让学生在体验中逐渐进步。

案例2:《最小公倍数》一课不同教法的片断:
1.课例A

一、复习铺垫。做一些求最大公约数和求倍数的铺垫练习。

第二,教学新知。教师出示例题,让学生分别求出两个数的倍数,然后进行观察,找到其同的倍数,指出这些数是它们的公倍数,接下去就教学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和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三、巩固练习,进行总结。

2.课例B
第一,创设情境。老少两个渔夫打鱼,从×月1日起,老渔夫捕3天鱼就休息1天,小渔夫捕4天鱼就休息1天,城里的朋友想去看望他们俩,最好在他们俩都休息的日子去,大家一起帮这位朋友算一算,在什么日子去比较合适。
第二,探索新知。学生们分工各自去找老少渔夫的休息日子,然后合作找到共同的休息日,老师从中指导:他们共同的休息日正好都是4和5的公倍数,从而使学生明白了共同的休息日,其实就是4和5的公倍数。接着老师又提出如果要早一点去看望他们,应选哪一天?在学生的回答中,明确这个最早的一天是公倍数的最小的一个。
评析:同样的教学内容,截然不同的处理方法。从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情趣看,其差异明显。课例B中学生学习兴致很高,在情境中积极探索新知,从自己平时的生活经验中感受到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并从容的掌握了用列举法找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学生有乐此不疲之感。而课例A中学生在教师的搀扶下亦步亦趋的学习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以及求法就显得较枯燥,学生面对的除了数字还是数字,一堂课下来显得比较疲惫。
启示:我们应努力使课堂上多一点情趣,让学生体验与享受,要让学生有情趣的参与到学习活动、认知过程中去。卡特金说过:“未经人的积极情感强化和加温的知识,将使人变得冷淡。由于它不能拨动人的心弦,很快就会遗忘。”这话道出了情感与兴趣在学生认知活动中的积极作用。我们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焕发出生命活力,就应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和教材以外的多种情感因素。将数学认知还原成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在对生活经验的联系、反思中探索新知识,激发学生兴致的内在动力。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自身丰富的情感魅力感染学生,通过课堂上的富于创造性、幽默感的即时评价,来让学生体会与感受学习情趣,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三、多一点情境创设,让学生在愉悦的教学情景中提高学习效率。

1.创设故事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创设富有童趣的故事情景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情趣,点燃探索的,自然而然就会促使学生带着问题乐意、自觉地参与学习过程,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中,教师以猴王分饼这一故事引入。猴山上的猴子最喜欢吃饼了。有一天,猴王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准备分给三只小猴子吃。猴王先把一块饼平均分成四份,分给猴1三块。老师问:猴1分得的饼用分数怎么表示?(学生回答后,投影出示),猴2看见了说:“我要多些,我要6块。”猴3更贪,抢着说:“我要更多,我要12块。”猴王听了很为难,它想既要满足三只猴子的要求又要体现公平原则,怎么办呢?大家能帮猴王出出主意吗?这时,学生跃跃欲试,都想为猴王解决这个难题。这样的导入,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想急于探索其中的数学奥妙。

2.创设冲突情境,引发探究,提高学习效率。

我们知道,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思考与探索中得到促进和发展的过程。在新知的引入或突出教学重难点处,创设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冲突,从而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主动提出问题。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教师有意识的设置含有新旧知识矛盾的算式让学生计算:144÷12,14÷1.2。第一题学生能顺利计算,第二题就“卡壳”了,这时学生猜想能不能把除数转化成整数?根据什么性质把它转化等。通过巧设冲突情境激发学生探究,使教学过程围绕学生学习中的问题而展开,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3.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探究动机,提高学习效率。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有兴趣。《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现象源于生活实际,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可探索的问题情境,问题情境越贴近学生的生活,能见度越高,问题激活思维的过程就越好,让学生在生活的情境中发现数学,使他们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有问题。如教学六年级“工程问题”课时教师创设了一个情景,多媒体出示:小明来到商店,各种文具琳琅满目。他来到铅笔柜台前,自言自语地说:“我身上带的钱可以买3支。”又来到橡皮柜台处,自言自语地说:“我身上带的钱可以买6块。”营业员阿姨听见了,建议道:“小朋友,你可把铅笔和橡皮作为一套来买啊!”小明高兴地说:“就这么办!”看完后,让学生从中提炼出数学问题:“小明带了多少钱?”又如下列生活片断:张三父子俩和王五合伙做了一个月的煤生意,赚了1000元钱,可是在分配钱时,他们犯难了,请你帮他们想一想按什么方法分配这1000元钱?学生通过围绕合理与不合理展开的讨论,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将学生引入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探究中,在学生的心灵产生一种强烈要解决问题的心理需求。
总之,新课程所要求的课堂,应体现出目标整合、情趣高涨、引导有方、时空充足。对每位教师来说,应当真正使自己接受新课程理念,多为学生的发展着想,多一点目标让学生发现与感悟摘自:毕业论文标准格式www.618jyw.com
,多一点情趣让学生体验与享受,多一点引导让学生表现与完善,多一点时空让学生思考与操作,真正使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成为学生自主探索、个性充分发挥的乐园。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