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课堂教学中学诗歌课堂教学目前状况及对策

更新时间:2024-02-25 点赞:7350 浏览:2355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王国。早在几千年前,大圣人孔子就有“不学诗,无以言”的警句,千年的沉淀与积累,让我们的诗意文化愈发厚重且富有韵味,时至今日,古人传承下来的诗歌精神依旧是快节奏社会中的现代人最温暖最贴心的慰藉。
中学语文诗歌教学,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地位。我们的高中必修课本囊括了各个时期重要优秀的诗作,从《诗经》、《楚辞》到汉乐府、汉魏晋五言诗再到唐诗、宋词、元曲最后到现代诗歌均有涉及。此外,《现代诗歌散文》与《古代诗歌散文》两本选修教材更为诗歌的拓展阅读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而《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再次明确了诗歌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带动语文诗歌教学红红火火地改革,以期待引领学生在飞扬的青春年华与汉语最美的文学样式有一个甜蜜的约会,使他们能够在诗歌的王国中观照生命、驰骋翱翔。
然而,在教学实践和采访调查中,笔者看到的诗歌课堂教学现状并不如想象中如意,诗歌教学这块“世袭领地”,并未在《新课标》倡导下的语文教学改革中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更多的是呈现出“春风不渡玉门关”的苍凉景象。下面从学生、教材、教法三个方面呈现调查现状。

一、学生现状

在学生眼中,诗歌就是高考试卷上的一道选择和问答,就是手法、结构、内容、情感组合起来的程式化思维的载体,就是作文中不允许采用的那种文体。在崇尚快速、高效的现代社会氛围下,他们不愿也没有时间沉静下来,慢慢品读诗歌以修身养性。他们只注重考试时问题都有哪些问法,分别有哪些答题对策,怎么才能踩准点少扣分。从家长到孩子,甚至到某些老师,这种过于“务实”的心理成为了诗歌教学的第一大敌人。
另外,缺乏自主能动性、文化底蕴不够、自学能力有限、缺少深入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等学生现状,都是诗歌教学中的拦路虎。

二、教材现状

如前文所说,我们的教材诗歌内容既全面又丰富,而事实上,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三千多年的诗歌文明,并不是我们几本语文书能穷尽的,名家名作数不胜数,我们编进教材的再多也不够全面。可是,除了考虑尽量少的遗漏名作,是否还要考虑一下教学实践中能够完成如此多的教学内容?或许编者考虑的是由教师选讲,自主整合,但我觉得若在教材里出现的大量诗歌而在课堂上却没有涉及,会给学生造成一种“不重要”的错觉,或者会给学生很大的压力。
其实诗歌教学是一种文化底蕴的培养,而不仅仅是一首诗本身。教师如果想带着学生将一首诗品析透彻,需要引进相关的课程资源,如此做法势必会在客观上达到“填充教材”的效果,那如此循环下去,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材编排的诗歌教学任务不是更加“任重而道远”了吗?

三、教法现状

(一)以做题代替文学

在“高考”指挥棒的引领下,许多老师的目的很单纯,就是分数。对考试有用的就多讲,对考试看起来“没用”的少讲甚至不讲,即使是讲也要严格按照考试题目来指导教学方法。为求得通俗易懂、稳扎稳打,老师往往会把古诗词“掰开了揉碎了”肢解掉,逐字逐句翻译,然后灌进学生的脑袋里。最后还不忘传授学生一些答题技巧与套路,将好好的一堂古诗词鉴赏课变成了纯粹的古汉语教学甚至是答题技巧训练课,索然无味,毫无诗意美感而言。这样的课学生痛苦,老师辛苦。

(二)以文本代替学生

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下,教师习惯于备课的时候备教材和教学内容,而很少在常态课中用心设计教法,更不用说把学生当成主体,充分考虑学情。我们常常会发现,同一个教师对于不同班级的学生、同一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学生的知识水平和阅读能力不是被低估了就是被高看了,其结果就是台上教师洋溢,台下学生昏昏欲睡。
以上现状的呈现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快节奏社会所产生的浮躁心理、高考对学生及教师产生的压力、学生学习科目及内容太多导致的时间不足、现阶段正处于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的特殊时期、《新课标》所倡导的观念并没有真正深入人心等等。针对以上现状调查和原因分析,笔者认为改变诗歌教学现状,还是得由教师从日常的教学中突破,更新观念,有所坚守有所创新,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前社会现状及学校现状的诗歌教学道路。
当然,不论怎样改革创新,诗歌教学中知人论世、因声求气、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等基本教学方法是不能变的,在诗歌教学绍必要的背景知识、加强诵读、引导学生仔细体味诗歌意境等都不可或缺。在坚守传统教学中精华的同时,我们也要在教学实施中有所创新,激发学生兴趣,让诗歌教学回归诗歌本身,成为一种美的享受。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寻求突破:

(一)创设有效问题

在传统的课堂中,以问题引领的教学方式比较常见,但伴随而来的也会出现教师设置问题随意,问题有效性低的现象。什么是有效的问题?第一,以“学”为出发点 ,从多方面研究学情,能够切中学生的疑问点。第二,能够引起学生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究,而非能简单以“是”或“不是”来回答,或者仅仅是推动“教”的进程。最后,问题不一定只有唯一的答案,应具有探讨的价值,能够让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与提升。

(二)创设相关情景

运用多媒体手段,通过PPT课件,让学生通过画面找到置身诗境的感觉,或者听配乐范诵品味体会诗歌之意境,更可以找一些符合情境的音乐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时候播放,为他们营造出相应的氛围,使之自然而然地走近作者的情感。另外,也可以在学生朗读的时候给他配乐,这样也有助于学生体会诗歌情感,提高诵读水平。

(三)创新写作

众所周知,意象是诗歌的一大特色,同时,语文教学向来是读写不分家。因此,以意象为出发点,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进行二次创作,不失为一种创新思路以帮助学生感悟诗歌的意境。根据诗歌典型意象和重点词句,让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进行片段创作,这样,既可检验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又将写作能力的训练嵌入其中。比如在学习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时,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就特别适合进行拓展写作训练,同时训练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呢?
此外,诗歌诵读大赛、诗歌作品个性赏析、诗歌创作比拼等活动,也能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风采摘自:毕业论文题目www.618jyw.com
的机会,促进其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提升。
(莫赛北京市第二十中学100085)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