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作业也是1种课程资源

更新时间:2024-03-14 点赞:25777 浏览:1193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革新初中英语教学论文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这是一项影响深远的课题,亟待人们以论述到实践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
作业作为教学环节的任务指派形式,与课程教学的历史可以说是基本等长的,但将其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却是新观点。
通过文献梳理发现,以往有关作业的探讨多集中在作业的目的、类型、布置、评价和功能等方面。对作业功能的探讨,主要归纳为六个方面:作业的认知功能、育人功能、进展功能、评鉴功能、认知心理学功能和诱导功能。可见,作业作为课程资源的探讨并没有得到重视。那么作业能否作为一种课程资源?
■ 作业作为课程资源的可能性

1. 没有课程资源就没有课程

课程革新初中英语教学论文的关键在于课程实施,课程资源是制约新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没有课程资源就没有课程。
首先,以课程资源的概念浅析。许多学者以不同的角度对课程资源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可以看到已有的探讨认为课程资源的概念都必须要包含两层含义:第一,课程资源必须能够保证课程的顺利实施;第二,课程资源必须具有教育性,能够推动初中语文教学论文教育目标的实现。其次,以课程资源的本质来看,它是课程开发的条件,是课程的来源和构成要素。课程资源只有在经过相应的加工并付诸实施时才能真正进入课程。可见,课程资源与课程的联系十分紧密。
因此,以课程资源与课程的联系来看,没有课程资源就没有课程。作业与课程又有什么联系呢?

2.作业应该是一项课程内容

钟启泉在《现代课程论》一书中提出“课程系指在学校教师的指导之下出现的学习者学习活动的总体”。而《实用教育大词典》对作业的解释是“为完成学习任务由学生独立以事的学习活动,包括课内、课外两种”。显然,钟启泉先生关于课程的界定包含了学生作业。作业属于课程探讨的范畴。
另外,课程又可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种,显性课程是指学校教育中有计划的学科系统,隐性课程则是指非强制性的、非公开性的内容,国家并未加以规定或强制执行。显然,学生作业应该属于隐性课程探讨的范围。当有关学生作业的课程论述探讨逐渐完善,其中非确定性因素(如操作、量化、评价等)具有了规定后,其隐性课程的性质亦可以转化为显性课程。其最终目的,是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课程论述。
课程内容是经验的积累,学生的经验、感受、见解、理由、困惑等都是宝贵的课程资源,教师应该允许它合法地进入教学过程。否则,学生就会被排斥在课程与教学之外,无法成为学习的主人,也无法感受到学习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因此,以作业与课程的联系来看,作业应该是一项课程内容。作业与课程资源又有什么联系呢?

3.作业本身是一种课程资源

学生的作业方式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作业中蕴涵着学生的经历和体验,是学生的经验、感受、见解、理由、困惑等凝结的产物。可见,作业成为课程资源具有可能性。
随着人们对新课程观的理解,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教科书不可能成为唯一的课程资源。新课程赋予教师极大的自主性,对课程被动、忠实的执行者将变为主动、积极的创造者,由对教材的挖掘钻研者走向对课程资源开发的设计者。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指出:“教师要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转变初中数学教学论文仅仅依靠教科书开展生物教学的传统做法。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无形的课程资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无形资源,通过相互交流,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一切最直接地反映了他们的困惑、思索、体悟与需求,是他们成长过程中宝贵的资源和生长点,是教学中最直接、最具生命活力的课程资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将学生多样的探究经历纳入课程的视野之中,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课程资源进行发掘和建设。不仅要尊重、善于发掘学生成功的探究历程和结果,达成教学目标,而且也应将学生失败的遭遇与体悟视为一种不可多得的、弥足珍贵的课程资源。因为,学生在探究中的失败经历同样蕴涵着丰富的精神与教育价值。这些宝贵的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去开发和利用。如何开发和利用学生作业中的课程资源,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革新初中英语教学论文中值得探讨的一个理由。
总之,通过以上浅析,作业作为一种课程资源是可能的。作业作为课程资源与其他资源相比有什么优势?
■ 作业作为课程资源的优越性
作业类课程资源与其他课程资源相比,具有动态性、生成性、敏锐性、过程性、经济性和真实性等特点。
1.动态性
作业作为课程资源只是一种可能的资源或可以被挖掘的课程资源,它不是现实的课程要素和条件,只有得到教师的认识并被有效运用时,才能在教学得有作用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才能发挥其课程与教学的价值。作业类课程资源是在教与学的实践活动中动态地开发和生成的。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探究的历程和结果必定教育论文会呈现出多样性,因此,与其他课程资源相比,具有动态性的特点。
2.生成性
学生的探究活动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活动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产生很多有探究价值的新信息、新理由。学生对某一理由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继续活动和探讨的渴望,这种新的学习目标,如果具有较强的探究、学习价值,它可以作为继续学习的目标。
3.敏锐性
作业作为课程资源的动态生成性决定教师要有敏感的课程资源意识,善于捕捉并加以转换和利用。
例如,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中有一探究实验,即“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有一位学生用自己采集的两种野草种子做实验,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其中一种野草种子单独放在盘子中能够发芽,而和另一种野草种子一同放在盘子中就不发芽。她感到很困惑,就向老师请教:“为什么两种野草种子放在一起,其中一种种子就不发芽”。
这一理由提出后,教师立即捕捉到了这一信息,联想到英国细菌学家弗来明就是在培养葡萄球菌的培养皿中,意外地观察到被青霉素污染的培养基周围没有葡萄球菌的生长,以而导致青霉素及其功能的发现,而在此之前,许多科学家在实验中也观察到过类似的现象,却没有足够地重视,痛失良机。教师意识到,学生有关“发芽”理由的发现是一个非常有作用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的信息。
据此,这个原创理由,引起了教师的高度重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将此理由转化为有探讨价值的课题《豚草对黑麦草的竞争优势的探讨》,取得了很好的探讨成果(获2007年北京市青少年科技革新大赛一等奖)。如果教师缺乏信息的敏感性,缺乏对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与运用的意识与能力,学生在做作业时生成的这一重要资源,就会被忽略,新的探讨发现将随之失去。由此,作业作为课程资源,具有敏锐性的特点。
4.真实性
作业类课程资源是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是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描述,全体学生都会给予较大的关注。开发与利用作业中的课程资源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分享彼此的思想、经验和知识;鲜活的作业作为课程资源,赋予了科学探究过程新的生机和活力,使其更加亲切、具体、形象和生动,而且贴近了学生的距离;通过作业激活了学生原始革新潜能,培养了学生的革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与其他课程资源相比,作业类课程资源具有真实性的特点。
5.过程性
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是亲身经历、体验和实践的过程。学生在此过程中生成的知识、体验、经验、情感、理由、困惑等资源,与其他课程资源相比,具有过程性的特点。
作业类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给教师的教学留下广阔的创造性和个性化的空间。通过以上浅析可以看出,作业类课程资源与其他课程资源相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作业作为课程资源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定教育论文的。
作业作为课程资源这一观点的提出,不仅拓展了作业的功能,还丰富了课程资源概念的内涵,同时为课程资源的设计、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对它的深入探讨可以在课程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推动初中语文教学论文教学,并为教师的自身专业进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契机和可能,同时还为学生的自主进展创造了机遇,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初中语文教学论文了他们思维方式的变革和个性化知识的增加。因此,教师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要充分挖掘作业中潜藏的课程资源和利用价值,满足学生进展的需要,为学生的主动进展创造机遇,最终推动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学生的全面进展。■
□编辑吴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