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植,如何培养学生发现理由能力

更新时间:2024-04-06 点赞:28404 浏览:13085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由于学生学习生活经验都不足,仅靠胆量和兴趣还发现不了实质性的理由,不容易提出切中的理由。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主动发现理由的过程,并在发现过程中培养解决理由的能力。

一、让学生在合作中发现理由

记得在研读《病梅馆记》时,我提出这样一个理由:“文中多次提到残梅病梅的一系列行为,每次出现的先后顺序却不一样。开篇先说有的人‘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的审美标准,接着写‘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则与前文‘正’与‘密’的顺序相左,接下来说的“梅之欹之疏之曲”,也与开篇‘曲——欹——疏’的顺序不同,最后‘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这一句,与上文的顺序皆不相同。大家之笔本应讲究前后一致、句式工整,而本文却毫无规律可循,请问这是作者的疏忽呢,还是有意为之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议论纷纷,通过合作探究,很多学生以别人的观点中捕捉到思想的火花,以与同学的讨论中提出新的疑问或吸收新的思想,再提出自己的新判断。就这样“讨论-质疑-碰撞-激发-再讨论-再质疑-再碰撞、激发”,将合作质疑思辨相结合,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探究欲、创造欲,使提问引向深入,碰撞出许多有见解、有新意的看法。有的同学认为鬻梅者为求重价,把梅整得欹曲稀疏,一副病态,而封建科举规定的八股文,讲究格律,对仗工整,有一套固定不变的格式,这恰恰是八股文的病态。龚自珍主张“不拘一格”,文章中故意颠倒,追求参差之美,是有可能的。针对该看法有同学提出:作者真的是追求“参差之美”吗?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其实很多大手笔随手拈来的东西,比如不合规范的语句,不合常规的顺序等,我们不必强说出个所以然来,那是自然的流露。另有同学则认为第一次是一般顺序,介绍的是当时有些人的审美观;第二次是加工顺序,介绍的是“天下之民”加工盆景的先后步骤;最后一次是轻重顺序,是按照清朝统治者摧残人才由轻到重的顺序来写的。于是有同学又提出质疑……此时,我们看到理由的答案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互相受到启发,互相再加质疑,共同获得提高,培养了学生质疑思辨善问的能力。

二、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理由

在学习《项脊轩志》结尾部分作者睹物思妻的语段时,有一位同学提出了关于“庭有楷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句的语音停顿理由。当时,我没有急于给学生答案,而是引导他们进行深思小学英语教学论文、探究:以语音停顿看,若断为“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那么“所手植”的动作发出者当是“吾”,“妻死之年”前省略介词“于”作状语,表“所手植”的时间;若断为“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那么“所手植”的动作发出者当是“吾妻”,“死之年”表时间。显然,两种理解、断法就句子本身看都是有道理的,但放在一定的语境中会消除这种分歧,那么,哪种理解更符合作者的本意呢?哪种理解能体现物在人亡的感慨和对亡妻的眷恋之情呢?对此,仍有两种理解:一是后者能体现,理由是看到妻子生前手植的树“今已亭亭如盖矣”,睹物思人,引起作者对妻子的缅怀之情。这棵树已不再普通,它融进了作者的无限情思,特别是亭亭如盖的样子多像当年亭亭玉立的妻子啊!此理解收到了令人荡气回肠的感人力量。二是认为前者也能体现出对亡妻的思念情。作者植树时,尚有妻依依相伴,而今树已如盖,可妻子却撒手人寰,看到眼前此景怎能不让人动情,同样是情以物兴,寄情于物,更何况此情又是如此真挚、浓烈、蓄积在胸、不得不发的。这样也能把怀念之情表达出来。似乎两种理解都有理有据,究竟谁是谁非?针对第二个分歧点可再作探究,哪种理解能把作者对亡妻的怀念之情表达的更深入呢?更能体现“多可悲”的主旨?经思索、分辨,学生理解到“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的观点更能体现作者睹物思人、触景生情、寄托哀思之情。就这样,一问连一问,雪球越滚越大,使探讨更广泛更深入。以提出理由开始,由解决理由再到提出理由,再解决理由,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开发,培养了他们在探究中发现理由、提出理由的能力,使得整个学习过程在探讨中获得进展。
实践证明,强化学生的理由意识,提高解决理由的能力,是培养学生革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为此,课堂教学不仅是要使学生学会“答”,更要学会“问”。因此没有理由,就没有革新。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