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奏响生命之歌

更新时间:2024-02-27 点赞:24734 浏览:11613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电影是音画艺术,电影音乐对于影片的艺术构思是至关的,它在影片的抒情性、戏剧性和气氛起着特殊作用。对于电影来说,音乐语言,是让人回味无穷,荡气回肠的语言。
电影《秋之白华》音乐给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这部关于瞿秋白与杨之华刻骨铭心的革命爱情故事的电影中,导演将唯美的爱情故事拍摄成油画般的优美而静谧,的音乐同样追求完美,导演用音乐体现出恰如其分的情感氛围。音乐伴两人的爱情命运跌宕起伏,那或是清扬或是激昂的音乐让人回味无穷。就像导演在采访中说的“他不希望用陈旧的音乐也不希望用极现代的音乐,要用打动人心的音乐”。正是这打动人心的音乐,传递了那沁人心脾的爱情气息、革命情怀。
《秋之白华》的音乐有画面、有内容。导演曾说“我拍的东西那么紧密,空白的时间,抒彩的,用音乐来补充。”音乐的变化诉说主人公又深刻的情怀。当杨之华与瞿秋白在巷子口交谈时,那是杨之华近距离接触瞿秋白,画面简单,语言简练,那悠扬的音乐诉说了两人的内心活动。杨之华依依不舍的眼神,伴音乐的响起,在诉说着对瞿先生的憧憬与爱意,画外音诉说着女主人公紧张又激动的心情,音画,回味。每当镜头转向两人近距离交谈时,音乐总是低沉而深幽,体现出瞿秋白和杨之华那段克制而内敛的最初爱意。两人在的斗争中感情和信任的不断加深,内心和精神上的压力也在不断加重,心照不宣,欲说还休。导演用音乐来加强人物的动作性、心理活动,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体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使人物的更加鲜明动人。
音画同步,情景交融。导演将音乐上与画面吻合,情绪、节奏一致,使观众在观看画面时,不知不觉地接受音乐,并受音乐感染。当爆发群众运动时,导演用恢弘的交响乐把革命者的勇敢和坚决烘托出来。当为牺牲者举行葬礼时,背景乐是交响乐和大合唱,唱出了人民的心声和斗争的决心,让人震撼。导演还用音乐体现特点,诉说整个人民的疾苦。有一段是革命者聚会为同志送别,高唱《渔光曲》送别。在这首经典而气息的歌曲中,革命同志依依惜别的真挚感情最好。音乐体现出那个年代进步青年的,既有忧国忧民之情又有对未来的信心,对命运的关切和忧伤。对于来说告别,有可能永远重逢的分离。
音乐推动剧情进展。片中,当瞿秋白一次离别杨之华,漫天大雪纷飞。瞿秋白想起了牺牲的战友:向警予、张太雷、恽代英、蔡和森、邓中夏,此时小提琴的乐声响起,诉说着革命者义无反顾的精神。瞿秋白清晰记得牺牲的时间和的年岁,他仿佛依稀预见到相同的归宿就在不远处。在雪中送别一段,当秋白远走,之华泪流,缠绵的音乐响起,“以分手的那一刻就等待着下一次重逢”。“秋之白华”的印章还在,“赠我生命的伴侣”的别章还在,而却注定要天各一方,不得重聚。这样的音乐推动了剧情的进展,也预示了革命者的坎坷命运。
以歌明志,用音乐诉说情怀。电影主题曲《携手》是本片一大亮点,这首歌曲由董洁与窦骁倾情演唱。歌词写到:“曾携手,风雨高楼。知我者,谓我心忧。曾携手,投身洪流。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秋霜白胜雪,杨花似含愁。相思情切切,觅渡,水悠悠。秋之白华,何日相逢忆旧游。”瞿秋白与杨之华的深情与厚意有如涓涓溪流以缠绵的音乐中流露出来,浓浓的情意让人感怀。听着这首歌,电影情节一幕幕再现在眼前:两人初次相见时的青涩,两个革命者的惺惺相惜,两个志同道合者的互相慰藉与支持。就像电影经典桥段,瞿秋白与杨之华,秋之白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生命的伴侣。《国际歌》是贯穿电影的一首歌,在瞿秋白高唱凯歌英勇就义。悲伤,眼泪,为信仰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瞿秋白唱起了《国际歌》,那样昂首潇洒,将情绪推向了最。这首《国际歌》是瞿秋白翻译的,就义的时候唱,代表了他坚毅的信念。在恢弘的伴奏乐中,瞿秋白身后是祖国壮丽的山河,周围是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绿色,就这样瞿秋白面带微笑英勇就义。
导演在这部电影中,用宁静的、含蓄的电影语言来体现故事,而音画的绝妙配合是这部电影的精彩之处。那或是深情,或是高亢,或是清幽的音乐诉说着一代革命者的坚贞、勇气和大无畏的精神,这正是作品音乐传达的生命之歌。
(李婷民航上海中等专业学校20023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