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收获,不同收获时期和收获方式对水稻产量影响

更新时间:2024-02-10 点赞:27660 浏览:1227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 水稻的不同收获时期、收割方式探讨,结果:收获时期的推迟稻谷含水量下降走势,以9月17日含水量最高,达到24.0%,10月2日下降到14.5%左右,不期直收和割晒两种收获方式对水稻产量也有显著影响,以直收产量最高,产量基达到740.g/亩。
[词] 收获时期;收获方式;千粒重;含水量;产量
水稻我国大粮食作物,其产量和品质的形成是品种遗传特性和环境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20世纪以来,人类活动的加剧,全球气候变化[1-2],水稻生长的环境因素,气候变化对水稻生产深远的影响。我省属寒地稻作区,水稻受气候等生态条件的影响,过早收获,籽粒成熟度不高,青瘪粒增加,千粒重降低,造成减产;反之,过晚收获在收获季节气候多变,昼夜温差,影响水稻的安全收获,掌握水稻最佳收割时期和最佳收获方式,分段收获对于提高水稻收获机械化,确保丰产、丰收具有的现实作用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一、试验与策略教学论文

1.试验地情况

试验地设在八五九分公司水稻高新科技示范园。土壤类型为草甸白浆土,质地粘重,有机质:

4.7mg/kg,pH值6.0,养份含量中等。

2.供试品种

水稻品种:空育131(主茎11片叶、生长期127d),插秧规格9×3寸,穴株数4~6株。

3.试验与设计

供试品种为空育131 主茎11叶片,生长期127d,插秧规格9×3寸,穴株数4~6株。试验以9月17日开始到10月2日,以三种不同的收割方式,设三个处理。每两天拾禾;人工割晒,每两天脱粒;每两天半喂入式直收(注:割茬10~15cm)。每次取3m2测定产量、千粒重、稻谷含水量。

4.田间管理及技术

基施尿素2.2kg,二胺5.4kg,钾肥(60%)4.2kg/亩,硅肥4kg/亩;追肥尿素5.1kg,钾肥6.3kg/亩;除草:12%农思它230mL/亩封闭灭草,速克毙防虫,叶面肥3遍。次防病多菌灵80g/亩+托布津100g/亩;次防病氯溴异氰尿酸50 mL/亩+农用链霉素40g/亩;次防病稻艳110mL/亩+加收米90mL/亩+使百克100mL/亩。

5.气候因素影响

2010年无霜期为140d,活动积温2695.8℃,今年的气候因素见表2,3~4月份的气温较低,5月份下旬气候为14.1℃,降水量,利于水稻插秧,6~7月份的温度迅速回升,7月份的降水量,8月份温度20℃,降水量达到全年中最大量,达到159mm,9月份温度逐渐下降,降水量也急速降低,利于水稻的成熟。

二、结果与浅析

不同收获方式对稻谷水分和千粒重的影响见表3,以表2,不同收获方式随日期的推迟,水稻籽粒千粒重、籽粒含水量和亩产都有显著下降走势,三种收获方式下的水稻都以9月17日的籽粒千粒重、籽粒含水量最高,以10月2日的最低,水分也达到安全水分;以表3和图1还,y1、y2和y3表示处理一、处理二和处理三,处理二水分变化曲线的斜率,为-0.4659,是处理三-0.5859,是处理一-0.7002,直收回潮和半喂入式直收的水分下降比较平缓,机械割晒的稻谷水分下降较快,割晒后的几天水分就平稳。
三、与倡议
1.不同收获方式水稻随时期的不断推迟含籽粒含水量、千粒重和 产量都显著的下降走势,尤其割晒拾禾的稻谷水分下降较快,利于不好天气的抢收,直收回潮的稻谷水失较慢,不利于稻谷的储存,所以倡议应考虑当地天气的时时变化,收获效率,及收割成本,再决定那种方式收割。
2.以结果浅析,不同收获方式对水稻产量影响,半喂入式直收的水稻产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方式的产量。为论证水稻千粒重与收获时期和收获方式的联系还需试验,以而总结出本场水稻收割的最佳时期和方式。
“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