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现代化”手段

更新时间:2024-04-09 点赞:16247 浏览:7076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以事语文教学多年,也习惯了传统教学的基本方式——“组织教学、温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然而,新的课程革新教学论文迫使我们作为教师也必须有所革新教学论文,我们的教学手段也必须适应新的课程标准,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自身教学水平,适应新世纪的教学要求。在这种形式的要求下,笔者也总结了多年的教学经验,尝试了新的教学方式,运用了新的教学手段,发现了新的、有效的教学方式——“多元化”教学方式。并且在教学活动中,尽可能地运用了“多元化”教学方式,发现行之有效。现与大家分享。

一、“歌诀”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运用“歌诀”可以让学生识记轻易混淆的语文知识,并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对鲁迅的作品,相当一部分初中学生学起来较吃力,特别是对鲁迅文章的出处,更是难以牢记。因此,在教学中我给同学们连缀了这样一首歌诀:小说三篇见《呐喊》,“雷峰塔”倒《坟》里边,“友邦惊诧”《二心集》,“藤野”、“书屋”,“朝夕间”。
这首歌诀是说,初中语文中鲁迅的三篇小说,(《故乡》、《社戏》、《孔乙己》)选自《呐喊》,《论雷峰塔的倒掉》选自《坟》,《“友邦惊诧”论》选自《二心集》,而散文《藤野先生》、《以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则选自《朝花夕拾》。经过这种识记后,学生一旦碰到鲁迅文章饿出处不足也就迎刃而解了。又如,在浅析单句的句子成分时,确有一些学生无以下手。针对这种情况,我又给学生传授了如下歌诀:主、谓、宾是主干,定、状、补是枝线,谓前状语谓后补,定语放在主宾前。
当然,这首歌诀在一般情况下是适用的。根据以上“原则”,我们用符号法来浅析以下两个单句的句子成分:
1(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空气││[低低地]浮。
2他││[这才]发现衣服完全湿透了。
我们不丢脸出第1句中的主干是“空气浮”,而“在空中”是补充说明浮的情况的。第2句中句子的主干是“他发现衣服完全湿透了”。因此,只要捉住准了句子的主干,根据我们的“歌诀”原则,其它“枝线”就非常简单了。

二、图表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我们较为熟悉的柯岩的作品——《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诗歌描绘了亿万人民在广阔世界里齐声呼唤,四处寻找周总理的动人情景,同时寄情于物,通过人民群众和天地万物之间的此呼彼应的深情回答,造成了一种新奇、壮阔的意境。因此,讲解本课时,我打破了以往讲授诗歌的格式,让学生熟读本文后,采用每人献一个花圈(画在作业本上,并指定4-6人到黑板上画)的形式帮助理解全文。
这种图表讲授法,可以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又能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还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三、“表演式”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人们常说:“教无定法”,这句话的确一点不错。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老师不可能总是在讲台上踱着方步,板着面孔,给学生以尊不可犯的姿容。相反,我们更多的是要多接触学生,了解学生的心态,因材施教。同时,对教材的教法更要因文而异,不能墨守成规,否则我们的教学质量将会一落千丈。介于此种情况,针对某些课文我们不妨适当使用唱歌、舞蹈等形式让学生尽情发挥,把文中的内容表演出来。例如,在《白毛女》选场一文中,我让学生课前分角色预习、准备;上课时,学生分角色表演(化妆表演)。这使该课的说、唱、独白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让文中的喜儿、杨白劳、黄世仁、穆仁智的形象跃然室中,收到了异曲同工的效果。

四、多媒体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作为一名二十一世纪的新型教育工作者,熟练的运用多媒体手段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能力。录音机在语文教学中已经不是新鲜的设备,多媒体成为能吸引学生眼球的新鲜玩意儿,看着那些光彩亮丽的幻灯片,听着音响里传出优美的朗朗读书声,孩子们的留意力完全被吸引,这些多媒体以多角度、多层次的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优质服务。因此,新型的教育、教学已经越来越少不了多媒体。它为成功的教学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有利条件。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不能因循守旧,它需要多样化的教学手段,需要新鲜的教学方式,也需要我们广大的语文教学工作者共同的努力。为了语文教学的前程,作为新一代的语文教师应该抛弃传统教学方式,创造更多的、有利于吸引学生留意力的新型教学手段。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