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

更新时间:2024-02-29 点赞:5936 浏览:2058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近几年,随着我国的经济快速进展,我国企业对高素质技术工人的需求越来越多,很多地方甚至出现了“技工荒”。这对我国的职业教育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如何培养适应21世纪新经济、新科技进展要求的新型高素质技术工人,这也意味着我国的职业教育的进展将迎来新的春天。
我国高素质的技术工人的主要培养基地是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也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提高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质量,将有助于我国职业教育的进展,也有助于我国企业的经济进展。为此,社会各界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革新教学论文的呼声越来越高,而很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适应自身的进展需要也必须革新教学论文现有的教学方式和方式。但是,有不少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教学革新教学论文上操之过急,以为大幅度地增加专业课程的课时和大量地删减基础课程的课时,让学生长时间到工厂实习,这么做就能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就能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的高素质的技术工人,甚至有的学校还提出不要基础课,特别是语文不用教学生自己也能学、中职(或中技)的学生是靠技术吃饭的,因此,只上专业课就行了。有高超的技术就是高素质的技术工人了吗?实在不然,笔者有一位在企业以事人力资源工作的朋友常倒苦水:很多中职(或中技)学生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技术是很好,可与他们沟通起来非常困难,组织他们进行团体活动实在难,想在他们身上找到团体精神更是难上加难,“他们总觉得这个世界与他们无关,只要做完自己的份内事,干完自己的活儿,其他的他们一概不管,有工资领就行了。”、“他们写出来的什么总结呀、技术报告呀,甚至请假条,简直没法儿看……”
由此可见,企业需要的是有技术又有人文素养的技术工人,而语文就是人文素养的重要培养途径之一。对于考试而言,语文也许只是一门学科;但对个体而言,语文更是润物细无声的阳光雨露,引导学生了解人生,学会审美,净化心灵,陶冶性情……遗憾的是长期以来语文的“教”功能被强化,“化”功能却被漠视。特别是中职(或中技)的学生,语文只是他们考高中的一个必须攻克的堡垒,不少人学习时没有以中享受到乐趣,进入了中职(或中技)学校,就抱着学一门技术的思想,语文自然也就被打入他们思想的冷宫。若校方也有“语文无用”的理念,那他们就彻底放弃语文的学习,必然就造成他们的“人文贫血”,已不仅仅造成唐诗宋词之类知识层面的东西,还包括了个体调节、与人交往、浅析事物等方面的缺陷。因此,语文课的课时不应减少,相反,还应增加。但由于中职教育的重点是技术动手能力的培养,所以语文课的课时增加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可以在中职语文教育的教材或教法上进行适当的转变。本文主要以语文教法上探讨中职语文教育未来的走向。
中职语文教育应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让他们享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以而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终极达到主动学语文的转变。要想实现这一终极转变,我们语文教师就应利用各种不同的教学工具,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留意力。现在的学生自小就生活在一个被电脑、影视等多媒体信息包围的时代,我们语文教师可将“影视”这一非文学手段与策略运用到语文课堂中,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吸引他们的、活跃的课堂。以下一些是我将“影视”这一非文学手段与策略运用到语文课堂上得到的教学感受。

一、利用影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影视的直观刺激作用,能使学生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其学习的。优秀的影视作品以其音乐动听、色彩鲜明、线条清楚、形象生动的电视画面,使人不仅可以尽情欣赏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又能领悟令人沉醉的自然之美。学生的兴趣、思维自然而然地凝聚在这音画交融、声情并茂的消息态直观信息上,心灵深处就会有所想、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以而迸发出学习的热情。
如在读完《熟悉父亲》,感受了伟大的父爱之后,我趁热打铁,要求学生回忆家庭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放映《美丽人生》的电影片断。影片讲的是“二战”中意大利纳粹党人横行与种族压迫肆无忌惮的年代。圭多一家被纳粹送进集中营,并分别,一家三口断绝了联系,圭多冒着生命危险把儿子留在身边,为了避免儿子幼小的心灵遭受纳粹的摧残,圭多编造了一个美丽的谎言:为庆祝生日玩一个游戏,不哭,不让人发现,不找妈妈,生日时将送给儿子一辆真正的坦克;为保护自己的儿子不被抓而吃尽苦头;当解放来临之际,圭多为了搭救妻子而不幸牺牲;儿子乔舒亚在父亲的谎言和牺牲中走上自己人生的最初阶段。由于情节扣人心弦,学生时而紧张,时而露出欣慰的微笑,眼中还泛着泪花,感受到了父亲的乐观、父爱的伟大。

二、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审美层次

生活离不开语文,语文也离不开生活,大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经常带领他的学生深入到自然界、工厂和乡村当中去,拓宽学生的视野,让他们真正感悟生活。现在的中职生,需要多参加社会实践,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而利用影视的形象快速、丰富的上风,不失为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审美层次的一条有效途径。
影视以其形象直观的特点轻易在学生内心引起强烈的震撼,这种震撼来源于对历史、对社会、对生活、对自身的思索,并以中获得启迪。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以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正是这种震撼,这种忧喜,在心理上产生感受,在情感上产生“移情”和共鸣,驱动对真善美的追求。这种情感美使学生的性情得到陶冶,灵魂得到净化,以而提高辨别是非、分清妍媸善恶的能力,提高审美层次。作为教师有责任、有义务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学生健康长大教育论文教育论文的课堂氛围,使他们每每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语文课堂,让他们时时保持一种对语文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这样,语文课堂成了学生精神上的家园,语文才会真正走进学生的心中,成为学生心灵里最美好的东西。

三、语文课堂教学运用影视教学手法应留意的两个方面

1.文学作品的教学不宜过多使用影视这一手法

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作家通过语言来塑造栩栩如生的形象,形象大于思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阅读文学作品,主要是通过品味语言、联想和想象来感受作品语言的艺术魅力。假如把语言文字转化成图像画面,那就把阅读文学作品变成了观看电视、电影,就不是阅读教学了。阅读教学要求学生直接阅读文本,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笔者看过有的教师运用多媒体手段教学文学作品,看上去绚烂多彩,实在喧宾夺主。我以为,多媒体教学手段永远不可能代替教师的作用,文本教学永远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形式。

2.非文学作品的教学可以适当借助影视作为辅助手段

阅读文学作品与非文学作品的最大区别是,前者允许理解的多样性,后者不允许理解的多样性。非文学作品,往往表达一个实在的意思,一般不允许有第二种理解。比如解说词、辩论等语言实训课,教师借助影视将有关技艺教学论文和细节展示给学生看,加强直观性,比干巴枯燥的阅读效果要好。总之,影视教育技术是为学生学习文本服务的,文本是本,坚持文本教学就是坚持语文教学的本色。
语文,不只是一门课程,它是一杯无色无味的纯净水……不同的人根据不同的需要,可以把它调配出不同的“滋味”来:风趣、辛辣、欢愉、悲壮、高雅、通俗……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广东省水产学校)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