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语文教学自然之美

更新时间:2024-02-06 点赞:30321 浏览:1432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2010年的春晚,一个小女孩在大庭广众之下熟练的背《百家姓》,台下的观众一片欢腾,我心里却布满了疑虑。不明白这样的教育结果能说明什么不足?这样的胜利又有何价值可言?我以为这既违背了教育规律,更有悖于党中心国务院大力提倡并积极推进的素质教育。
这样的败笔何尝不是我们现实语文教育的败笔?
我们经常这样问到:语文是什么?
被称为“江南才子”的袁卫星老师曾对语文做出这样的描述:“语文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是但求一字的数茎须;是庄子的逍遥云游,是孔子的颠沛流离;是魏王的老骥之志,是诸葛的锦囊妙计;是君子好逑的《诗经》,是魂兮归来的《楚辞》;是执过羊鞭的《兵法》,是受过宫刑的《史记》;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是曹雪芹的梦中泪;是千古绝唱的诗词曲赋,是功垂青史的《四库全书》……”它就是这样一种厚实的修养,是人文的沉淀,是美的升华。
语文学什么?
语文学习就是对发现美、欣赏美、感悟美、体现美、挖掘美的向往。是如饥似渴地畅饮华夏文化源远流长的滋养……
但语文教学的近况是什么?
很多有识之士对当前语文教学“美”的不断失落倍感惋惜和忧虑。曾几何时,我们对“渔歌唱晚”的舒适,“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柔,“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豪迈已经越来越淡漠,对美的感悟也逐渐失去了,取而代之的是对化“美”为“丑”的忍耐,对“功利语文”的痛苦选择,美变的已经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成绩和升学。再放眼我们的教育环境,我们的教材,我们的教师,我们的各种媒体也时时刻刻都在向学生传输着共同的信息:考试!考试!考试!当我们在感悟“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气魄与美丽时,我们老师往往会插上一句:这是千古名句,历来是考试的重点。一盆冷水以头上浇下,语文的美也被淋进脚下的尘土。再看我们语文学术界,考什么,不考什么,怎么考,学什么,不学什么,怎么学,探讨的深,观点新,作用大,然而,语文醉人的韵律和魅力也消失的无影无踪。最后,当我们的学生,摇头摆脑的赏析着一幕幕佳境,感悟着人性的情与理时,脑子里会忽然冒出一个动机:“考试会考这个吗?”
敢问,语文教学路在何方?
新的课程标准夸大:“转变课程实施过于夸大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练习的近况,倡导学生主动介入、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的确体现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体现了时代的特点,但要真正实行起来,怕的是不那么轻易。
长久以来,我们习惯戴着镣铐舞蹈,习惯剖析静止僵死的语文,考试方式和教学评估的滞后严重地阻碍了语文教学的进展,束缚了语文教师的手脚,使本应生动活泼的语文教学变成机械的试题练习,枯燥无味。有一句话形容现今的语文教学近况非常贴切: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放眼看看今天的教育教学管理,公然场合高唱减轻学生负担,私下里却拼命地忙应试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一位分管教学的领导直言不讳地说,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并不矛盾,应试教育搞好了,就是最好的素质教育。没有成绩,没有升学率,你素质教育再好也不行。
在新课改掀起之际,在语文的美不断流失的时候,我们有必要对今天的语文和明天的语文进行审视与展望,以而还语文以本来面目。
语文教学的根本出路说到底在于教学革新教学论文。由“应试教育”向全面提高“语文素质教育”转轨。无论以社会进展的迫切需要来说,还是以人的进展要求来看,作为实现基础教育目的重要途径之一的中学语文教育,必须适应21世纪进展的要求,为培养合格的建设人才服务。
任何事物的运动都有其自身的规律,语文教学也应有它的规律性,但是这个规律性似乎至今还未找到。很多语文教育家在苦苦地摸索,也取得了成效,有些成效还十分明显,如钱梦龙的“三为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练习为主线)教学思想,于漪的“三观”(学生观、兴趣观、整体观)教学思想,魏书生的“三系统”(计划系统、检查系统、反馈系统)教学思想及“知识树”教学法,欧阳代娜的“四程序”(预习、质疑、点拨、答疑、综合练习)教学法,林华彬的“十步教学法”,洋思中学“先学后教”的经验,程翔“有感情、有深度、有新意”的“三有”教学法和李卫东“整体感知、深入理解,此较鉴赏”的“三阶段”教学法等,均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在某些范围乃至全国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就整体情况教学论文而言,语文教学与政府投入相较、与社会各界的期望值相比,还有很大的间隔。可以说,语文教改的目标还没有达到,甚至还相差很远。
要真正转变语文教学的近况,笔者以为必须首先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喜欢学语文。但现实却是相当一部分学生觉得语文课可听可不听,可学可不学,学好学坏无所谓。语文学科的不确定性,让学生的成绩也呈现出不确定性。用学生的话说就是“学了90
(分),不学也90(分)”。在学生的心目中,语文成了名副实在的“鸡肋”。作为我们的母语课,作为最重要的一门工具课,作为一门最具人性、最具感染力和亲和力的人文学科,在学生的心目中竟然处于这样的位置,落到了这样尴尬的境地,每个有责任感的语文教育工作者都深感失落和忧虑。
其次,要以根本上转变教学评估方式,重结果,更重过程。语文教学是综合的,语、修、逻、文,字、词、句、章哪一方面都要好,都要强,不能仅仅以考试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放眼现在的语文考题,一是太碎,二是太玄,语文考题的信度差,已经引起了语文老师的反感。此外还需要转变现行的考试策略。教什么就考什么,加强语文课文考查的内容。让学生把基础的知识打牢固。有很多优美的课文,就是非常好的阅读材料,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是一个例子”。既然是“例子”,那也应该是考试的“例子”。
语文教学需要解放的感觉,需要弹奏出她那活动着的美的韵律,相信当我们把语文当作美来教学的时候,当我们用审美的眼光来学习语文的时候,语文的灿烂就会显现!
正所谓:别问明天在哪里,别问是否有风雨,我们会一直向前奔走不息。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