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探讨

更新时间:2024-03-22 点赞:24075 浏览:10824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发散思维是和求同思维完全对立的一种思维方式,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着发散思维练习的广阔天地,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或者是语文知识的教学都可以进行发散思维的练习。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作为教学主导角色所要做的“激活”的工作。但以某种作用上说,“激活”仅仅是一个方面,甚至是相对次要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在“激活”的基础上做好“导引”的工作。这样几种情况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导引”的作用:

一、目的不明时,将其引向思维目标

无论什么方式的思维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性,无目的思维是没有价值的。因此又叫无价值思维。只有当思维具有明确的目标并沿着明确的方向运行时,才有价值。所以我们在课堂中不仅要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广阔的空间,更要为其思维的展开提供明确的目标,尤其是当他们的思维在进行无目标“周游”时,要及时进行调控,而不是一味地喊好鼓励。在夸大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今天,留意到前者的老师还是比较多的,而不少老师对后者却留意不够,造成的后果令人十分担心。比如,有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联想和想象。任课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便进行了一项思维练习,要求同学们用一个比喻来说明青年需要知识的道理。学生的思维确实是活跃的,但不少同学的思维是漫无目的的,一部分同学的答案是:天空需要白云火车需要轨道/机器需要发动机/自行车需要链条/电脑需要软件等等。应该说这些同学的思维展开过程中,目的是比较模糊的,他们不清楚这个思维的过程的价值在什么地方,而只是为了思维而思维。这时候,教师就要及时进行引导。教师的引导就是要让学生明确他们思维走向的偏差,并采用强化思维目的等有效手段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既定的目标。

二、过程不当时,将其引入思维正轨

所谓思维过程不当,一是指思维过程不清楚,二是指思维过程不正确,三是指思维过程分歧逻辑。思维是一个线性的过程,也许有时候这条“线”似乎是时断时续,但实质上它是连续不断的,总包含一定的前因后果,具有鲜明的层次,并要合乎逻辑规律。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便是用批判的眼光看不足,敢于对前人的说法提出不同的观点,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其思维的过程常常突破一般的思维方式,但这不即是说思维可以处于无序的混乱情况教学论文;尽管它在思维的角度上可以不同一般,在思维的过程上可以有一些跳跃,但每一个思维环节之间又必须有它的必然性和逻辑性,尤其是结论和过程应该有必然的因果联系。可是有时候我们同学们的思维就会出现思路混乱不清、因果牵强的情况。像解教学题,答案正确,并不代表思维过程正确。语文课中这样的情况也是很多的。
比如,学习莫泊桑的小说《项链》,有的同学对小说的主题提出质疑,以为主题是“一件小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应该说这是富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的体现,可是让他陈述理由,他却只是说,这是某位专家的某篇文章中的观点,却不能以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进行浅析;也有的同学也只是说,作者在那样的时代根本不可能有鲜明的阶级意识,编教材的人是牵强附会。所有这些回答,对不足的浅析,对自己观点的论证,思维过程都不够正确,逻辑上都有明显的漏洞,因果联系更不能成立:专家的观点就都对吗?编教材的不就是专家吗?对作品的理解就只是限于作者的创作原意吗?别人的意见和自己的不同就是牵强附会吗?“由于专家这么说,所以就是正确的”的思维方式和创造性思维是风牛马不相及的。这时候,就要及时地指出他们思维过程中的不足,浅析有关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把他们的思维引导到正确的思路之中。必要时还要先容逻辑思维的一些基本常识和一些基本规律。用论述指导他们的思维实践。

三、质量不高时,将其引入思维纵深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高质量的思维,必须有一定的思维广度和深度,浅尝辄止的思维,即使具有创造性,其价值作用也不大。由于受知识积累、生活阅历、心理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中学生的思维常缺乏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教师要相机诱导,使他们的思维向纵深进展和多向进展。教学苏轼的《石钟山记》,常常有同学对苏轼的“事非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提出不同看法。但是这些同学的思维大多停留在“事非目见耳闻就不能得出结论了吗”?实在这并不是正确的求异,而是偷换话题,由于作者说的是“臆断其有无”而不是一般作用上的“得出结论”。(这也反映了前面所说的逻辑思路不正确的不足。)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提出的不足,首先要引导他们熟悉自己思维过程中的不足,进而再引导他们思索:苏轼的观点有没有值得推敲的地方呢?事情“目见耳闻”就能“断其有无”吗?“目见耳闻”会受到那些限制呢?怎样才能得到正确的熟悉呢?按照这个思路一步步认真浅析和思索,思维的质量就会有所提高;经常进行这样的练习,就能提高思维向纵深进展和多向进展的能力。假如再提供一些关于探讨石钟山得名的资料,那么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勇于探讨的精神则更有价值了。而后者对于前者也的确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我们既要提供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空间,激发其思维的活跃性,使他们勇于思维;还要巧于点拨,使他们学会思维,科学地思维,提高其思维的质量。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其创造思维能力的目的,否则,至多只是培养兴趣而已,甚至可能养成不好的思维习惯,影响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