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多元”解读误区

更新时间:2024-02-22 点赞:4542 浏览:1326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课程标准》中曾多次提到多元的不足。多元理念的提出可以说是对于我国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盛行“标准化”的强大的冲击和反拨,以历史角度来说,这无疑是一大进步。语文教科书中的每一个文本都是作者独特思想和体验的载体,它的价值和内涵有必要进行发掘,多元主体介入、多场景发生的价值多元取向,全人格的投入,始终追求相遇相知的理解,也应在这种多元价值取向的对话氛围中产生。不可否认,课堂教学由“群言堂”取代“一言堂”,给课堂带来了生动活泼的新局面。
但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一些矫枉过正的现象:由于过于注重多元,学生对文本有很多种的理解,有的甚至多达十几种。各执一词,众说纷纭。一堂课下来,使人莫衷一是,无所适以,满头雾水,终极是无果而终,课堂教学往往滑向失控的边沿。
理由浅析
这种失控的现象,我们可以把它称作“多元解读泛自由化”。究其理由,有着以下熟悉的误区:
一、多元解读即是随意解读。部分教师以为,教师只要引发学生“多元解读”,只要有学生“不同的声音”,就万事大吉。于是随时可见的在课堂上“放羊式”的讨论,喧哗的小组合作,七嘴八舌,方兴未艾,甚嚣尘上,浮躁与热闹并存。特别是有些评课标准把上课是否有讨论作为一个环节,因而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就理解成了讨论时的声音的大小,时间的是非,次数的多少,气氛的冷热,连珠炮式的不足,天女散花般的答案,这样的课堂实在已经变成表面热热闹闹、七嘴八舌。而实际上闻者和答者都共同期待一个“最正确的答案”闪亮登场的“教案剧”了。
专家指出,以阅读教学的角度来看,只让学生自己来“说”,是不够的。学生自己的“说”,带有一些随意性,有时可能是“误读”,也可能是个人的“独白”篡位,还可能是无视文本。因此,语文教学中的多元解读,不仅是放任学生大讲“你的理解”,“你的理由”,“你的生活体验”,“你的看法”,它同样需要探讨本来应该占据文本的作用,还有老师自身的专业角色。
二、发散思维即是创造性思维。这种观点以为让学生自由表达,想说就说,便可以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为不足的答案越多,扯得越远就越“发散”,越“创造性”了,以叛逆为求异,把偏激当革新教学论文。实在,这是把发散思维误以为就是创造性思维。固然,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发散思维这一作用不可无穷制的夸大,发散思维并非创造性思维的全部。
三、“教师引导”有悖于“同等对话”。实施新课程后,很多老师都能做到倾听学生的言语,弯下身子,与学生同等交流。于是,面对学生的层出不穷的各种表达,各种理解,各种观点,老师们就显得有些战战兢兢,满脸堆笑,不管什么答案,来者不拒,照单全收,担心一旦否定了学生的答案,就背上“不不同等”的说词,把人格同等与知识、道德、能力同等画上等号,顾虑此时假如站出来“赐与引导”会有悖于“同等对话”的理念。
应对对策
福建师大孙绍振教授评价语文课堂教学时曾说:“文本阅读占据语文课堂的绝大部分课时,然而阅读的低效无效,至今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那么该如何走出多元解读的误区,减少课堂教学的浪费,提高文本阅读的正确性和实效呢?愚以为可以以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首先,对于多元解读要有正确的熟悉。所谓多元解读,不是绝对的自由的,应该是以文本主体和读者主体的历史性结合为基础的。而这种解读的多元性,是应该以一元为基础的。多元阅读,不能以歪曲特定的历史内涵为代价。
固然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不管怎样说还是“哈姆雷特”,不会变成其他人物形象。同等对话的教学观,既要尊重多元解读,又要做到“多元有界”。不仅西方谚语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国古人也有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诗无达诂”的说法,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以这一角度看,“多元解读”才是真实的阅读,才是可能孕育创造性品质的阅读,理应受到格外的重视和尊重。但是,无论怎么“多元”总有一个界限。作为阅读客体的文本固然有着着“空缺”和“不确定性”,但必然会有很多显性的、鲜明的“规定性”,总会有个“作品视界”范围。“多元解读”也只能在这个范围内进行。“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然而总还是莎士比亚所描写的哈姆雷特的反映,彼此在某些细节上难免会有些差别,而在基本性格上还是那个哈姆雷特,而不可能成为哈利波特。正如童庆炳在《文学论述教程》中指出的,阅读接受,一方面是多元的,无穷的,有着着审美差别性;另一方面是有限的,有范围的,有着着社会的共通性。因此,“多元解读”并不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漫无边际地乱解乱读,并不意味着可以有绝对的“弹性”,而必须有一定的“规范”,必须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解读范围的引导。
其次,教师阅读过程中要及时进行干涉教育论文引导。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提倡多元解读,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但是,条件是尊重文本,是“把握大意”,不能似是而非,更不能无中生有。这不仅涉及到正确理解课文内容,而且涉及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不足,涉及到怎样做人的不足。什么《背影》中的父亲“违反交通规则”呀,向祥林嫂学习“拒绝改嫁的精神”呀,《天子的新装》中的骗子是义骗呀,《愚公移山》中的行为是破坏生态环境呀,不一而足。这些解读若能换的拍手叫好,那么恰恰才是多元解读的失败。所以教师一定要处理好多元解读和阅读导向的联系。“把学生价值取向的车轮,以消极、黑暗、阴冷的车道上引导到健康、积极、有作用的阳关大道上来。”而如何才能找到这条大道,则在于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修为。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