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不要过度“生活化”

更新时间:2024-01-25 点赞:15977 浏览:7037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以下是一位老师执教《猫》一课的两个片断: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郑振铎的《猫》。猫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动物,大家可能都养过猫,想必大家一定很了解吧。老师事先安排了预习,谁说说你了解到的有关猫的知识。
生1:我家里养过一只猫,它长着一双圆圆的眼睛,浑身上下都是黑色,很可爱,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爱睡觉。
生2:它长着一双很锐利的爪子,可以捉住老鼠。我家的仓房里一只老鼠都没有,那可是猫的功劳。
生3:猫的脚垫很有趣,走路时很轻,可以防止让老鼠听到声音。还有它的胡子,作用可大了,我在《百科全书》中了解到它可以掌握洞口的大小。
……
师:找几位同学读一遍课文,看看作者的养猫经历如何?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学生复述课文之后,教师又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养猫经历。学生们又畅所欲言,讲起了自己养猫的故事。
此案例中,学生用了大量的时间交流他们在生活中观察到的猫的特点,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不断地给予评价和询问。接着又让学生畅谈自己养猫的经历。表面上教师将这节课上得很有“生活气味”,但热闹有趣的背后,却暴露出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极端走向——语文课堂教学过度“生活化”,忽视了“语文学科知识和能力”目标的达成。课堂教学随着这种交流被过度“生活化”了,由于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冷落了教材。学生只关注“生活所得”,不关心课文内容,教学时间在这种阔别教材的“生活化”交流中越耗越少。教师不应该将学生过度地引导到“生活”中,而应该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才对。
以前语文教学过程太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感到学习枯燥无味。新课程革新教学论文力图转变这种情况教学论文,倡导学科知识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这是课程革新教学论文的鲜明导向。但是一些教师在实践时,却走过了头,让课堂教学扎进了“生活”的深处,扎得太深。于是课堂上多见热闹的生活,鲜有学科知识的扎实教学和学科能力的有效培养。课堂教学的过度“生活化”,大大降低了语文学科的教学效率。一节过分热闹的“生活化”课堂教学之后,学生对学科知识可能一无所得,学科能力提高也落不到实处,这就是语文教学过度“生活化”的危害。
希望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捉住语文教学的本质目标,让“生活化”成为达成这些本质目标的辅助情景,而不能让“生活化”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角。
【组稿编辑:王永明】
(作者单位:136613吉林省公主岭市莲花山中心校)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