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更新时间:2024-03-10 点赞:13940 浏览:5169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只有确保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得以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才能得以培养,学生的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因此,教师一定要积极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景,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对策,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具体做法为:
1、给学生充分读书的时间。这看起来是一件小事,也是一件轻而易举能做到的事情。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却不难发现,学生自由、充分的读书时间并未几,有些老师往往把学生读书当作一种摆设,常常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学生还未来得及好好思索和咀嚼,教师就迫不及待地开始浅析讲解,结果是学生对课文理解一知半解,或者是根本没有自己的真切感受,只能死记老师的浅析,食而不化。因此,教师一定要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时间读书,不要轻易干扰学生,打断学生,也不要作喋喋不休的烦琐浅析,要让学生在阅读中自我领悟,自我建构;不要强求学生对每篇文章的每一句话都理解透彻,要允许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慢慢感悟。
2、给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机会。这是一种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向主动的探讨性学习的极好形式,也是语文教改的必然走势。学生在探讨探讨的过程中,能培养独立思索和独立解决实际不足的能力,同时,也能使他们形成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以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得到情感和情趣的陶冶。
探究性学习可在课堂上进行,也可在课外进行。在课堂上进行探究性学习,主要结合阅读教学来开展,可以就一篇课文中的若干不足开展讨论和争鸣,鼓励同学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独到的看法和见解。也可以把几篇课文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寻找出它们在内容、形式等方面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并探讨形成这些异同的理由,以而获得对课文的重新熟悉。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专题探讨,让学生以学习和生活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自己确定探讨目标,指定探讨计划,自己查找资料,自己整理探讨成果,以中培养学生独立思索和浅析的能力。
3、多给学生评价的权利。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要真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却非易事。语文学习,无论是语言积累还是情感熏陶,都要在学生积极主动的介入中实现。因此,教师要创造机会,激发学生介入评教评学的热情,要给学生更多的发挥才能和自我体现的空间,以此强化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要允许学生保存自己的观点,特别是对课后练习题,只要言之有理,不要强求一致。要允许学生对教师的观点提出质疑,不要轻易否定学生,更不要对学生大胆或出格的看法大泼冷水或讽刺挖苦。对学生发言中有着的明显的原则性的错误,也要在肯定其敢于发表自己观点的基础上赐与正确的引导。同时,在组织学生进行评价时不仅要让他们注重结果,更要让他们注重过程,且评价要适度,学会一分为二地辩证地浅析不足。

二、打通课内外,最大限度地拓展语文教学空间

毋庸置疑,课内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策略,很大程度上在课内获得,但课内不应是老师的“一统天下”,也不应是语文教学的起点,更不是语文教学的终点。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加油站,学生把生活的经验带进课内,通过“加油”,使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更趋于科学和完善,所以,课内的讲还是必要的。但是,再圆满的课内,充其量只是语文教学的一半,语文教学的另一半天地在课外,为此,我们要突破原有的语文教学格式,要最大限度地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
1、最大限度地开辟语文学习的空间。语文学习不同于其它学科,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有生活就有语文,我们要打通课内外,建立起课堂——校园——社区——家庭——社会的立体网络,让报纸、杂志、书籍、电视、广播、广告、标语等各种语文信息走近学生,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校园、社区、社会,去学习鲜活的语文材料。
2、最大限度地争取语文学习的时间。要培养学生随时随地积累语文知识和语文信息的习惯,如:要使学生养成看书读报的习惯,并坚持初中三年不中断;要求学生看电视留意出色的台词和解说词;听广播留意搜集有益的信息;逛马路留意广告用语的得体与否;买东西留意说明书的先容。即使是和学生、老师、家长、亲威、朋友等谈话,也要留意不同的对象在不同场合,他们有怎样不同的语言表述。这样,学生学习语文的时间就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3、最大限度地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我们要引导学生除了学好课文,更要广泛地涉猎中外名著,要为学生制订一个读名著的计划,并定期或不定期的举行读书报告会,使读书计划真正得到落实。在课内我们可以每周拿出1~2课时专门到阅览室上课,让学生在这里自由阅读,自由摘抄,自写心得,自写评论,让学生在书的海洋中尽情翱翔,充分享受读书的乐趣。另外,引导学生以各种媒体中获取有益的信息,扩充自己学习的内容。
4、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知识不是靠老师的灌输得到的,即使死记硬背记住了老师灌输的知识,其记忆的效果也不好。只有靠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自己建构的知识,才能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因此,我们要多设计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充分介入到活动中来。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活动:如探究性活动;体验性活动;发现性活动;制作活动;创作活动;传播性活动等。
总之,要让语文课堂教学真正布满活力,体现魅力,符合新课程的理念,说起来轻易,真正要做到肯定还有不少的困难。但是,只要我们坚持以新课程标准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只要我们对语文教改布满着信念和热情,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一定会在课堂教学的探讨中开创出一片灿烂的天空。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