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心育”实践探讨

更新时间:2024-01-15 点赞:11093 浏览:4637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029-02
语文学科在小学各科教学中可以看着是综合性最强、可塑性最大的一门学科。通常都说语文既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又是一门人文性学科。我们在平时教学中比较关注这两者的综合,而其育人的实质在教学中始终体现为以人为本,培养健康长大教育论文教育论文的人。近几年我认真学习课改理念,积极投身课改实践,并比较自觉地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渗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运专心理学论述和策略,安排有利于推动教学论文课堂知识的学习、情感的培养与行为技能进展的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收到良好的效果。我是这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心育”的:
1“心育”要做有心人
“心育”是上世纪80年代以南京师范大学班华教授为代表的一批专家们提出的新概念,他们以为,传统的德智体美劳是“五育”,即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在这几个组成部分里,心理教育是普遍渗透其中的,是其他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必须有一个专门的、独立的教育内容,这就是“心育”。由于“心育”是培育人的心理因素、提高学生心理能力的,所以,“心育”必须十分留意方式策略,要专心去培育,切忌生硬的说教,强制的灌输,而是要在语文课堂中进入“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为了达到这种境界,我自己学习、钻研“心育”策略,学做有心人。首先是摆正师生联系。无论语文课还是心理渗透,师生联系应该是和谐的,同等的,师生之间情感应是相通的。我努力把师生之间原先呆板的“你”、“我”联系置换为“我们”的联系,让我们之间的心灵沟通不有着障碍,可以共享成功之喜悦,共担挫折之苦恼。其次,目标分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不应急功近利,不要指望立竿见影,要有足够的耐心与信心,把终纵目标定位于学生的终身进展,指导学生的进展方向,而不在于一时的具体要求。第三,创设介入情境。语文教学与“心育”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只有经过主体内化才能养成,这就需要学生的积极介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孩子长大教育论文教育论文中才能的信号与象征,因而,创设情境、引导兴趣,是吸引学生主动介入的有效办法,通过活动逐渐让孩子成为教学的主角。我们在汶川大地震后教学《学会合作》,我让孩子做文中的逃生小实验,学生在思索、表演中感受到了合作中的协作与自我牺牲精神的重要,受到了说教所无法起到的教育效果,让学生在实验中提高心理应激能力。
2精心选择“心育”内容
小学语文教材经过专家审定,每篇文章皆为精挑细选,精心修改。传统的选编原则之一是文以载道,心理教育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根据当前小学生知识情况教学论文和年龄特点,我着重选取下面几方面内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2.1关心他人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自我中心、唯我独尊在独生子女诸多不足中显得尤为突出,在家里他们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更是爷爷奶奶的心肝宝贝。于是,在学校也要别人为他服务,而很少想到他人。诸多现实需要我们去思索如何对这些孩子进行关心他人、爱护集体的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我充分挖掘教材中有关团队精神的内容,相机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和团队心理渗透。例如《蚁国“英雄”》、《“生命桥”》等课文,描写了动物为了存活而作出的生死决择。我要求学生连读朗读其中表示动作的词语,并模仿他们舍己为人、互相救助的动作,让学生反复感受在危急关头先要想到他人的心理体验。

2.2坚韧不拔、不怕挫折的意志品质

无论生活还是学习,或者介入某些活动,碰到困难就往后退的现象也比较普遍。我们要让学生知道,一切成功都不是轻而易举就能获得的,要实现理想,就要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阻险,就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就要有不怕失败的耐性力。以前我在教学时往往以主人公的角度讲得较多,浅析他们的形象和品格。后来我发现,要把主人公的浅析与学生的长大教育论文教育论文完美结合起来,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文,突出一次一次的失败铸就了他坚韧的品质,也造就他伟大的成就。《爷爷的芦笛》中小强那令人难忘的一夜所揭示的重点是“海边的孩子不喝点海水就长不结实。”我让孩子们用“水滴石穿”说一段话,谈谈各人学习文中主人公的收获。在教学中通过挖掘教材中人物耐挫、坚韧的品质,挖掘他们在困难眼前永不言败的决心和勇气,可以使孩子懂得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挑战,需要顽强的意志品质,战胜困难才能成功。

2.3积极向上的情感和阳光开朗的性格

少年儿童的情感正处于变化进展时期,带有很大的情境性。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留意到,由于家庭、社会以及学校的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造成一些孩子的心理不健康,他们任性、孤僻、封闭,有的甚至消极、冷漠,尤其是一些单亲家庭或留守儿童,有时对他们批评帮助的效果不会太好。我们在班会、小组运用集体的气力进行帮助外,在语文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赋予人物的积极情感因素,引导学生体验,以而获得共鸣,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海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