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情感教育浅谈

更新时间:2024-02-05 点赞:10468 浏览:4387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一个人的情感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后天的培养和教育。在新一轮课程革新教学论文全面实施的今天,情感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接触和体验各种情感经验和情感形式,启迪心智,以情促智,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情感素质。

一、钻研教材,善于发掘情感因素

新课标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文质兼美”,形神俱佳,蕴藏着大量的情感教育因素,这为语文教师进行情感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生动而形象的讲解,把文章中这些优美的情感移植到学生的心灵中去,使之产生共鸣,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以而使他们的道德情操更高尚。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充分利用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引领学生将抽象的文字化为具体的情感体验,以而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翻开初中语文教材,我们就不难感受到,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凝聚了前人的聪明和心血,它们不仅向学生提供知识信息,而且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如自然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道德之美、人生之美。这些深具美感的文章,多是古今中外名篇精粹且都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无不是“情”的喷涌结晶,这些文章中充溢着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深厚感情,字里行间透出美好的催人向上的情感。
语文教材中的这些优美的文章为语文教师进行情感教育提供了其它学科难以企及的独特条件。阅读和学习这些文章,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寻找与作者心灵的契合点。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把握文中泻泄奔腾的感情激流,指导学生领悟字里行间跳动着的情感脉搏。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有利于教师适时调动学生的情感,以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要想发掘出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的内蕴,语文教师要有广博的语文知识,深刻透彻地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历程、写作背景,这样才能引领学生深刻剖析文学作品,进入课文中的角色,挖掘出作品中透露出来的全部。《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代表作。它所叙述的只是一位老父亲送儿子上火车的情形。可是那永难磨灭的父亲的背影,却使中国人的父子亲情,感动了全世界的读者。教师在课前可向学生先容:当时的中国,军阀割据,混战不休,百姓生活日益艰难。朱自清先生的家庭,因社会的黑暗也日趋窘迫,“光景很是惨淡”,“一日不如一日”。在那样的背景下,课文通过临别前父亲背影的描写揭示父子情深的主题。以家庭的境遇,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景气;父亲的关切使作者感激,父亲的艰难挣扎令作者感动,这一切都显示出父子亲情的纯真与可贵。经过此番先容后再引领学生更加怀着心存感激的情感融入课文,与课文对话,就能很好地把握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情感脉搏,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说的就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入文章描写的情境,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想方想法使学生产生认知需要,激发学生求知,使学生始终处在情绪高涨、兴趣浓厚、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之中。而要达到这种状态,教师必须根据课文表达的主题,创设某种教学情境,做到“以境育情”。

1.巧设精妙的导语

教学导语是创设情感意境的突破口。教师一上讲台,学生就会很快调节心理状态,把留意力集中到听课上面,但也有部分学生不能很快完成这一心理转变。这时,教师采用生动的导语,酝酿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或情绪,学生则会由此产生一种情感反射、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行为,形成一种与教材内容相应的情感意境,为课堂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打下良好基础。
如我在讲授《春》一课时这样设计导语,“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出一幅阳光明媚,春风习习,绿满天下,花开遍地的美景;一提到春,我们就会感到有无穷生机,有无穷的气力,内心洋溢着无比的喜悦……”像这样的教学导语,既能描绘出文章的内容,又把学生引领到作者对春的赞美之情中去。当学生带着期待走进文学作品时,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丰富的心理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就会达到一种至纯至美的审美境界。

2.善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文学作品是通过描绘生动的形象和景象(下转89页)(上接91页)来体现社会生活和反映思想的。因此,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应该努力将画面逼真地呈现在学生眼前,让意境在他们心中产生,以而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特定氛围,让他们感受到一种特别的愉悦和欢畅。这时,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手段就有了用武之地。
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犹如一座架设在学生和教材之间的桥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积极情感。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精心设计形象、生动、直观的教学课件,把学生带入美好的教学氛围中,使学生产生学习新课的浓厚兴趣,激发其阅读文学作品的兴奋点。在教学《愚公移山》时,可用教学课件播放学生熟悉《愚公移山》歌曲,衬托愚公移山的动态背景。这种把声音、动画融为一体的教学手段,能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使学生眼、耳、脑同时并用,大大缩短学生的认知过程。带着这种情感基调去走进课文,自然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此外,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高尚情感的有效策略。对于文质兼美的课文,教师要有表情地为学生范读,同时指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感悟朗读。有真情的投入,才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陶冶其情操。
总之,情感教育在学生的认知活动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要发挥学科上风,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进而推动教学论文学生的全面进展。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