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更新时间:2024-02-19 点赞:3980 浏览:1206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和其它学科相比,似乎更夸大情感。翻开语文教材,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那些图文并茂、文质兼美的课文布满了对祖国、对人民、对大自然、对亲朋好友的深情厚谊。可以说,语文课是感情丰富的课。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呢?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让学生生情

进入中学阶段,语文教学的目标不能简单定位在识字、阅读与浅析课文的基础上,而应将其逐步拓展到文学艺术领域,培养学生的审美与情感。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大都娴雅典美、脍炙人口,以方方面面反映不同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领略与感悟,往往集风景美、道德美、人情美于一体。阅读和学习这些文章,要注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寻找与作者心灵的契合点。英国作家王儿德曾说过:“作者完成了书的一半,读者完成了另一半。”这种完成就暗含了作者与读者的双向交互作用。文学作品以文本形式出现在学生眼前时,这种外在的形式所构建的虚拟空间本身就召唤着学生用自己已有的心里体验去充分发挥想象进行再构建、再创造。而学生在阅读作品前本身已有着一种期待视野,即其阅读习惯、趣味、心理、预期目的等等。当学生带着期待走进作品空间时,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丰富的心理体验。而当这种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时,就会达到一种至纯至美的审美境界。这种境界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心灵愉悦。
对于中学生来说,在这一阅读过程中,往往最能使其与作者产生共鸣的东西便是真挚的情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优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外化。“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真情最轻易感动学生稚嫩而又单纯的心灵。沈复笔下的那一片童稚之情;《背影》中的浓浓舔犊之情;曹孟德《东临碣石》的壮志豪情;“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一腔报国之情;“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一缕悠悠思乡之情;还有羚羊木雕上交织着的浓浓亲情和真挚友情,再加一股难言的委屈之情……如何不让学生怦然心动。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所能做的就是积极创设情境,做一个忠实的点拨者和引路人,让学生打开心扉,尽情感悟,去做主动的探究者而终极得到愉悦的心理体验。这样才能陶冶其情操,培养其审美能力。

二、转变传统的教师角色,优化教学效果

以事课堂教学工作的人,大都有这样的经验:学生会由于喜欢、崇拜某一教师而对其所教课程产生浓厚兴趣,并会努力将它学好。这就正如先人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情感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人格本身就是一座教育之碑,每一位教师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来感召影响学生,都会使学生受益匪浅。由于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的一切行为、活动已经潜移默化地达到了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语文教师尤其如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内容更多地秉承着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华夏民族数千年的文化结晶。这一文化系统本身就对知识分子的人格提出了较高的规范和要求。语文教师作为这种文化的传播者,更应该向这种规范和要求看齐,其“指点山河,激扬文字”的满腔热情势必使学生产生共鸣,对其稳定而饱满的情感将产生直接的教育作用。

三、转变传统的学习策略,优化学习效果

传统的语文学习策略不外乎听、说、读、写。在新课程的语文学习中,这些已被实践证实了的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自然不可或缺,而新课程更高的学习要求却是我们不得不去寻求,更为优化的学习策略。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这样一点语文学习活动更多的是一种开放的群体活动,因而多个介入学习的个体之间的交流、沟通在学习中的作用至为关键。个体之间寻求心灵的挈合点,以而形成一种以自主为条件,相互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深入人心并广为实施。
语文学习使一种内化知识以而涛冶情操的活动。对于同一文本的体验而言,个体之间势必有着差别,甚至比较巨大,当几个学习者在一起交流、探讨后,可能每个学习者的体验就会更深一层。不同学习者会因性格、爱好、情感、阅历、知识储备的不同,学习中势必产生效果的不均衡性,这就需要建立一种由异质成员所组成的以合作探究为学习策略的小组,使其资源共享,共同进步。

四、感悟生活抒写生活

“观山,则情满于山;望梅,则意溢于海”。情以感出,写起作文来就是情感的自然流露了。激活学生心头那股源头活水,让学生写自己的生活,写出真“作文”。学生只有有了表达的,才有可能表达出那些原汁原味,活生生的东西。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情者文之经。”可见情在文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激活学生的情感,才能让文章透出真意,字里行间布满真我。
山林中鸣啭的百鸟,各有自己的声音,田野里开放的鲜花,各有自己的香味,它们都用自己的有着和体现的个性化,把自己与其他的鸟声和香味区别开来,成为不可替代的“这一个”。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善于捉住生活中的“亮点”,拨动学生心里的“情弦”让学生在感情最丰富、最需要发泄的时候,用笔记下自己最想说的话。这样,生动的题材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学生只有热爱生活,才能用爱的火花碰撞出生活中美好的东西。把生活引入作文,学生就会描绘那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喜怒哀乐的家庭生活,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的自然生活,作文必然如一泓活水,清波荡漾中照映出蓝天白云,清新喜人。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片土壤上”。教师要善于用自己对文章情感的把握去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思想的共鸣,使之在不断的感染中掌握知识。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