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深”和“浅”

更新时间:2024-03-17 点赞:4863 浏览:152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课文的“深”和“浅”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于学生的基础而言。“深”和“浅”这对矛盾是对立统一的,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着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中应深入挖掘课程,了解学生,以学生实际出发,有意识地创造条件,促使它们转化。这样学生在学每一篇课文时才能真正有所得,以而不断提高语文课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语文教学;深;浅
在语文教学中,有的课文较深,学生感到难懂,教师也感到难讲;有的课文较浅,学生一看就懂,教师又感到没有什么可讲。实在,“深”与“浅”并不是绝对的,是相对于学生的基础而言的。“深”与“浅”这对矛盾,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着相反的方向转化,关键在于教师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促使它们转化。
比如,我在讲鲁迅的《故乡》时,学生都感到其中第三部分很深,像“辛劳辗转”“辛劳麻痹”和“辛劳恣睢”以及“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等等,其中有不少词语和句子里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学生感到难以区别和理解。为此,我在讲述这些词语时捉住重点,着重讲述最能集中体现这部分课文基本思想,同时讲述鲁迅的一生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度过的,他亲眼看到广大劳动人民遭受的残酷压榨和沉重灾难,深刻感受到旧社会制度的罪恶和不公道,渴望用新的生活去代替它,因而号召人民起来走革命道路。弄清这个基本思想后,我再说明“辛劳辗转”等词语,是作者描绘自己对当时社会的憎恶心情。而“碧绿的沙地”“金黄的圆月”既是对儿时美好时光的回忆,又是用来寄托自己对新生活的向往。这样,通过浅显浅析,以而使“深”转化为“浅”,学生就感到轻易理解和接受了。
对于一些较浅显的课文、段落和语句,学生往往轻易满足于一看就懂,不善于专心去理解和思索它本身所固有的深刻含义和丰富内容。如《故乡》中第二部分有一段话:“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这些句子看起来简单,学生一看就懂,也能理解这是描写旧社会劳动人民悲惨遭遇的,但正由于这样,同学们就往往满足于到此为止,而不去留意挖掘语句里包含的深刻含义。据此,当我讲到“闰土说:‘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时,我问学生:“第六个孩子几岁了?”,学生原先没有留意到这一点,查书后才回答:“只有五岁”。接着我又启发学生思索“连五岁的孩子都要参加劳动,但总是吃不够,这是什么理由造成的?”,闰土所讲到的“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这是对反动统治阶级用苛捐杂税榨取劳动血汗的罪行的揭露和控诉,进而说明课文中所说的“绅”“官”指反动统治阶级及其政治代表,“兵”、“匪”是反动统治阶级公然和不公然的武装,而正是他们,给旧社会千千万万像闰土这样的劳动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以而使学生理解到,鲁迅在这里不仅深刻地反映了旧中国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而且也深刻地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这才是旧中国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受苦受难的真正根源。经过这一浅析,学生逐渐了解到,在这些看来不难懂的字句里,原来还包含着深刻的内容,因而感到学有所得。
由此可见,“深”与“浅”是对立统一的,可以相互转化,关键是教师必须深入挖掘课文,了解学生,以学生实际出发,才能做到在讲较深的课文时,深入浅出,而在讲较浅课文时,做到浅中见深。这样使学生在学习每一篇课文时都能真正有所得,以而不断提高语文课的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县第四中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