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个性化在新课改中运用

更新时间:2024-04-04 点赞:21113 浏览:951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充分进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全新的语文教育理念,其核心是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有个性的进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只有围绕个性化特点来思索、来探讨,才能更好地体现语文教学的创意和魅力。

一、教师个性化的“教”

语文个性化教学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以课程内容为,以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因材施教为基本教学对策,以学生个性化的学和教师个性化的教相统一为主要教学过程的活动。自然,教师在整个活动中还是起主导作用。
1、转变角色。实验说明,只有建立以尊重和理解为内涵的师生联系,才能使学天生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在个性化教学中,教师已不仅应是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还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介入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一方面要转变传统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把教学视为学生通过自主活动主动建构学习作用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作用的建构者;另一方面要转变教师单向传递知识的教学行为,树立“以活动促进展”的教学观念,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中教学过程的制约教学论文者、教学活动的支配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应是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是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师生共创共生、合作有效、有利于作用建构的外部学习环境,使整个教学过程以始至终呈现着积极主动的学习气味,使学生在合作交往中获取知识、技能,在同等、尊重、和谐的氛围中形成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
2、关注学生。“学生与生俱来就各不相同,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教师应感受学生生命的最大丰富性和主动性,充分关心爱护学生,关注他们长大教育论文教育论文与进展的每一步,帮助他们发现自己,找到自信。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有自己的风格,教师要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学生的个性,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习惯及背景,“知其心”才能“救其失”,在教师的课堂理念中,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所有学生都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
3、展示特长。语文个性化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有作用的情境为学生提供各种展示个人才能的机会,让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成功的喜悦,在欢快中学会知识,在愉悦中领会要旨。
教师也要敢于打破陈规,敢于张扬个性,以自己丰富的阅历来诠释知识,来感化学生。不必照搬教材、教参,看权威的眼色行事,自己怎样理解,就实事求是地表达,不能犹豫未定,也不必“前怕狼,后怕虎”。

二、学生个性化的“学”

1、个性学习。自以上个世纪80年代初钱梦龙先生提出“三主四式”语文教学方式以来,“以学生为主体”已成为语文教育界的共鸣。“以学生为主体”就是夸大学生自主学习,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要引导学生熟悉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素养是人的物质、精神生活都不可缺少的。”
个性化语文学习更夸大在个体独立探究的基础上的合作探究。就学习内容来说主要包括个性化阅读和个性化表达。个性化阅读要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作用,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作用,甚至创造作用。既然每一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就应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个性的反应,如对文本中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做出反映,确认自己以为特别重要的不足,做出富有想像力的反应,甚至是“突发奇想”,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作者的意图进行比较,为文本的内容和表达另作设计等等。
个性化表达要“真实、求新、健康”,“作文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谎言、空话、套话”(《语文新课程标准》),也要“人无我有,人有我新”,避免“千人一面,千文一腔”。另外,还要追求品位,追求格调,否则,个性倒是突出了,可写出的说出的东西不堪入目、令人作呕,那样的个性化又有什么作用呢?
2、个性发挥。素质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个性。有时课堂上会出现这种现象:学生的回答标新创新,与课本大相径庭,教师在某些方面说服不了学生,令课堂很尴尬。实在,教师只需以学生个性角度来想一想,就不觉得奇怪了。我们应鼓励并提倡这种学生的“个性发挥”,只有实现同等的有个性的对话,才能闪现出聪明的火花。所以,要充分尊重维护学生的发言权,容许学生的“异口异声”,并不失时机地对学生的个性化发挥给予恰当的表赞,也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地解读。学生可以怀疑陶渊明,李白,可以质疑笛福、高尔基,不管是否赞同学生的观点,都要尊重学生的见解听学生把话说完,而不要包办代替,也不要用共性淹没个性,更不能以共性取代个性。

三、教材个性化的“用”

除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外,教材的个性特点也不能忽视。不一定教材中的所有的内容都同时符合师生的口味,“春兰秋菊,各有千秋”,就是这个道理。教材只是剖析知识的例子,也就是不一定非它不行,课本之外还有许很多多同样具有示范作用的例子,所以,我们必须冲破教材这个圈子,去寻找更适合自己学生的口味的范例,只要它较集中较生动地包含学生所需的知识技能就行。
总之,个性化的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灵魂,不管什么革新教学论文与革新教学论文都必须围绕它来进行。对教育工作者来说,它是一条永无止境的小径。我们只有在教学实践中,发扬脚踏实地的精神,老老实实地边教边思索,才能在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和教学经验中,锤炼出自己的“个性”,去品味“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乐趣。
(河北围场县朝阳湾学区中心校)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