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审美情感教育

更新时间:2024-04-01 点赞:5872 浏览:2088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语文的世界是审美的世界,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首要任务就是把文本中的美展现在学生眼前,启发和引导他们去感受美、欣赏美、进而去追求美、创造美。本文主要简述了怎样让学生发现美,丰富体悟美的情感,增强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情感审美能力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以教学内容来看,自然人生、天文地理,包罗万象;诗文辞赋,姹紫嫣红。以教学形式看,听说读写,全面练习,课堂内外,不拘一格。语文教学应该是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展示在每个语文教师眼前的应该是海阔天空,那么语文教师也应放开手脚,自由驰骋,在教学过程中不囿于规行矩步,创造力不致受到压抑;同时也应有开有合,制约教学论文适度,收放自如,否则无制约教学论文之课就会如断线的鹞子,随飘荡,任意东西。优化的语文教学应是驰骋与制约教学论文的完美结合、疏密有度、节奏张驰适宜,而最佳者莫过于在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中,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力。

(一)创造性展现文本的艺术形象和境界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文本中的美展现在学生眼前,启发他们去感受美、欣赏美、进而去追求美、创造美。比如教王维的《山居秋暝》,开始让学生把它作为一幅有声图画来欣赏,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山中秋天的美丽,启发学生以景物的色彩、明暗、消息、构图、画外音等方面感知形象。然后以这些学生的感知形象出发引发开去,让学生想象这幅诗画中由明月、清泉、青松、翠竹、红莲、白石构成的色彩美。而这一切又笼罩在月光下,别有一番奇丽的朦胧美,既有"明月松间照"的宁静,也有"竹暄"、"莲动"消息相生的动态美,更有"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蕴藉美。而无疑的,要让学生自己描绘一下自己心目中的诗画情景,肯定都是独特的“这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构成自己独特的“山居秋暝图”。
另外,声情并茂的朗诵,能够展现艺术的境界,是使学生直觉到美的策略之一。要搞好语文教学,就要引导学生对作品有深刻的理解,要深刻地理解作品,就不得不探寻作者在创作时的情感。只有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去探寻作者的心路历程和情感体验,才能理解作品,领悟知识。只有触及到情感深处,才能和文章一起产生共鸣,才能理解品味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主旨,再造作品的情境,感受作品中蕴含的喜怒哀乐等情感。朗诵是我国历来推崇的教育教学方式,所谓“读书百遍,其意自现”,有感情的朗诵能够让我们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涵,把握文章的情感脉搏,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潜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深邃。

(二)挖掘新奇点,激起学生的审美情感

审美情感是联结审美心理其他功能的和动力。在艺术欣赏和形象思维中,假如没有情感的介入,想象就是盲目的胡思乱想。“没有情感的激荡是算不得审美活动的。”在语文教学中,审美主体(学生)不能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就得不到精神满足,就不会产生美感。诗文中的情感转化为学生的情感,以而使其获得美的感受。
教师可以通过表情朗读、生动描述、精辟剖析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方式,引导学生以作品的语言文字中,通过和文本展开语言层面和作用层面的交流与对话,进入美的境界,感受作品所表达的或喜或怒或愤的深刻而丰富的感情。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情感是作者写作的本源,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感情火花,增强其审美的内驱与激动强度,使学生以作品所表达的外显的或潜在与字里行间的感情中发生共鸣,产生审美的愉悦。

(三)展开审美想象,使审美情感深刻而丰富

审美想象使审美主体在直接观照审美对象的基础上,调动审美经验,丰富、完善对象隔阂创造对象的心理过程。自觉的美育实施者,在审美教学操纵中,在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审美情趣后,则要把握适当时机,引导学生展开审美想象,要使学生获得审美愉悦,就必须让形象在学生头脑中"复活",调动学生美感心理因素中关键性因素--想象。如在讲授孟郊的《游子吟》时,可以在屏幕上展示青灯孤月下慈母缝衣、殷殷嘱咐、母子离别、异乡、望乡思母、残月、念子归乡等配乐画面,及其生动的创设该诗的意境。同时让学生介入创设情境,使学生既对诗境有了深刻的印象,又感受到了创造的欢快。
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的想象能力。进行科学的公道的深刻的想象,向高层次迈进。使学生不仅获得艺术美的享受,而且加深对文章主题和任务形象的熟悉。

(四)把美的感悟融入写作的创造活动中去

语文的世界是人文的、情感的、审美的世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具有培养审美情感、铸造美好心灵,陶冶高尚情操的气力。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以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些话道出了情感教育的真谛。我们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净化学生的情感,就必须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相应的情感因素,运用情感的语言,去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即把教材的“此情此景”变成学生的“我情我景”,让学生感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使之“沁人心脾”,让学生读书明理,不但“知之”,而且“好之、乐之”。为了生活和感受,我们需要美丽的笑和布满魅力的泪。语文教师要让语文教学引起学生情感的激动,去让学生熟悉、思索,以中受到教育和陶冶,去努力创造美的生活。
总之,语文学科是一门具有浓郁的美育特点的课,语文课本上那一篇篇具有情感震撼气力、飞扬着灵性的散文,情节曲折,扣人心弦的小说,一首首或清雅、或激昂、或储蓄的诗歌,既有知识之美,也有情感之美,更有艺术之美。它无不熏陶着学生的情操、进展着学生的个性、培养着学生的人格,使学生得到由内而外的美的享受。因此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在审美感知中,在美的熏陶中提高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于漪.兴趣,情感,求知欲--阅读教学艺术谈[J].,语文学习.
[2]兴趣与效率--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探讨[J].教学月刊,1996(9).
(作者单位:山东嘉祥一中山东嘉祥马集鲁寨学校)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