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阅读教学有趣起来

更新时间:2024-02-12 点赞:17758 浏览:805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常常被肢解为一个个琐碎的不足。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云里雾里。教学中注重对具体知识的传授,缺少与文本的亲密接触,缺少师生之间有质量的对话。语文课常常上成地理课、政治课、德育课等,结果学生厌恶语文课,学习效果不佳。究其理由:
首先,教师对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理解偏颇,过分夸大了它的工具性,重视语言的逻辑性而忽视了语言的情感倾向。其次,教学过程习惯于灌输,教师往往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自己的看法。第三,对“自主、合作、探究”精神理解偏颇,学生在课堂上热热闹闹地讨论,但很多都是形式主义的。第四,过分依靠多媒体,人机之间冷冰冰的对视,取代了语文教学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切交流和循循善诱的话语。
课程革新教学论文向我们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转变课程实施过于夸大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练习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介入、勤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那么,怎样才能转变语文阅读教学枯燥、烦琐、说教的现象,使语文阅读教学变得有趣起来呢?

一、建立和谐联系,激发阅读兴趣

学生在阅读时总是带有一定的情感,这种情感投入与阅读过程中所获得的体验密切相关。积极体验会使学生不断产生浓厚的兴趣和需要,对阅读体现出极大的热情,并以阅读中获得兴奋和欢快。而积极体验建立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之上,建立在学生感受到知识的气力之上,建立在不断的成功与进步之上。
一个人只有在宽松的氛围中,才会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才会勇于体现自我,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得到发挥。学生只有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才能心情愉快,才能使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才能敢想、敢说,敢于质疑。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流的双边活动。师生以一种积极进取的心境进入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介入学习并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条件。、和谐、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体性。
为此,课堂教学中要学会倾听、学会接纳、学会欣赏,让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现自我,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灵感涌动的空间。允许答错了的学生重答,答得不完整的学生补充,没想好的学生再想,不清楚的学生再问,不同意见的学生再争论,教师出现错误允许学生当堂质疑,甚至允许学生不举手自由发表意见。当学生提出不足时,教师要用信任的目光注视他;当学生提出的不足出现偏差时,教师要给予积极的肯定,赞扬学生敢于提不足的勇气,而后再给予启发,使他们敢于求异、求新。教师要减少对学生自主学习时间的占用,为学生提供积极思索、主动探讨与合作交流的时空,使学生多一些自由的体验。

二、注重对话设计,激发阅读兴趣

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授者变为推动教学论文者,由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肯定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假如教师过分追求师生互动,一改过去讲述式的“满堂灌”为“满堂问”,把目标分解为一系列的不足,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问到底,学生就会疲于应付。而提出的不足往往由于没有严密的逻辑性而显得繁而无纲,以而造成重点不突出,针对性不强,主次不分,学生迷惑而无所得。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想孩子与我们发生共鸣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因此,语文阅读教学应立足文本,以学生的感官与体验出发设计“对话“不足,并由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不足作答,这也许更能调动各个层次的学生学习积极性。有位老师执教《春》时,在“鉴赏式地说效果”这个环节,设计了五个“对话”不足:“我最喜欢的一个画面”“我最喜欢的一种声音”“我最喜欢的一种气味”“我最喜欢的一种感觉”“我最喜欢的一种气氛”;在“鉴赏式地评表达”这个环节,也设计了五个“对话“不足:“我以为最妙的词语”“我以为最妙的修辞”“我以为最细致的观察”“我以为最清楚的层次”“我以为描写角度最多变的段落”。每组不足都涉及到学生多种感官感受和文本的各个层面,每个不足都着力激发学生关注自身感官和阅读文本的感受,没有纷繁的头绪,没有生硬的环节,给师生留下了很大的“空缺”。学生在整体的意境中带着对春天的兴奋心情去寻找、发现自己最喜欢的东西,不时迸发出真实而独特的思维火花。语文教学应立足学生,以进展学生的思维出发设计“对话”不足。提问应多提一些发散性的不足,即需要以几个侧面解释或有多种解释的不足,并且做好最初阶段的引导,也许更能激发众多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教读《背影》,可针对文中“月台送行”一节,作者望着前去买橘子的父亲的背影,“泪很快地流了下来”这些描写,设计:“你以为哪些因素使作者望着背影而流泪”的“对话”不足。这样的不足不仅培养了学生多角度思维的能力,也使学生感受到作者泪眼望背影这一行为中蕴涵的思想感情,以而与作者达到情感的共鸣,体验到阅读的乐趣。

三、运用直观手段,激发阅读兴趣

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协调作战,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以而获得独特的体验。具体可以采用如下做法:
(1)运用现成图片:如讲《凡尔赛宫》,学生都没见过凡尔赛宫,不知道凡尔赛宫如何气势磅礴,如何富丽辉煌,我们可以利用扉页上的彩图,或以网络上下载来的凡尔赛宫的图片,通过美丽的图案、艳丽的色彩,使语言文字变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引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
(2)尝试自己画图:如教读《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可以引导学生画出作者的瞻仰路线;教读《核舟记》可引导学生画出核舟的结构和人物位置;教读《春》可以让学生先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春。尝试自己画图的策略,既可将学生引入课文指定的情境中,又便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使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了。
(3)尝试配音朗诵: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朱自清先生说:“对于写在纸上死的语言,可以以声音里得其意味,变成活的语气。”可见,朗读能够把作者的言语生动地“复现”为听得到的动人的话语。朗读具有移情作用,能激发美感,引发学生的兴趣。在朗读的境界中,朗诵者那抑扬抑扬的声音,舒缓自如的语气,轻重升降的音调节律把作者的真挚感情直接诉诸学生的听觉,使学生心旌摇曳,感动不已,学习的兴致陡增。
(4)大胆出色一秀: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学会运用多种阅读策略,能初步理解和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进展个性”。初中语文教材荟萃了不少古今中外名篇名作,这些作品同其他形式的艺术一样,蕴涵了作家丰富的感情,引导学生学习这些优美的诗文,尝试着用艺术的形式再现这些真挚感人的生活情景,更能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学习的情趣。如教读《愚公移山》时,让学生唱唱《愚公移山》;教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可以让学生唱唱《明月几时有》;教读《孔乙己》时,可以引导学生表演孔乙己在酒店遭众短衣帮嘲笑的情景,表演孔乙己和“我”交流的情景以及孔乙己分茴香豆给孩子们的情景,这种尝试表演,既能增强学生的主体介入意识,为学生提供了创造的空间,推动教学论文了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尝试读写结合,激发阅读兴趣

故事性很强的作品,给人以充分的想象空间,让学生练习续写、改写文章,既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又能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学完《孔乙己》后可引导学生写《孔乙己临终独白》,学完《我的叔叔于勒》后引导学生写《巧遇于勒》等。学生们在练习中转变人称,虚拟人物,揣摩心理,构造场景,想象细节,构思情节……显然,学生在阅读文本时获得的乐趣已通过作文练习,真实有效地表达出来了。
语文阅读教学不仅是师生双方信息交流的过程,还是情感交流的过程。老师精心设计教学,积极激发学生的情趣,必然激活和加速学生的认知活动。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积极的鼓励,会心的微笑,殷切的期待,教师为学生创造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必然会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条件,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江苏省通州市杨港低级中学(226300)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