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浅析和谐与变化在语文教学中效果

更新时间:2024-03-28 点赞:16483 浏览:713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系统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而融洽和谐、富于变化的课堂教学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策略,是实现课堂教学最佳效果的主要途径。要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和谐与变化,应以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创设和谐的语文课堂教学环境,构建善于变化的课堂教学结构。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语文课上,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呢?笔者以为,和谐而富有变化的课堂教学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它不仅仅能使语文教学成为一种美的载体,而且能使教与学达成最优化的组合,实现教学的最佳效果。

一、努力创设和谐的语文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作为一个复杂的立体过程,它包含着多重矛盾联系。要使这个过程成为一个优化的过程,必须协调好各种矛盾,达到和谐教学。在理想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课堂情景与教学内容、语文练习与思想政治教育等多重矛盾达到高度和谐与统一。

(一)教师与学生的和谐

师生联系是学校人际联系的核心。课堂上创设一种融洽、和谐的师生联系至关重要,它能推动教学论文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产生共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反之,学生则会产生厌学的情绪,或不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这样,无论教师教得再好,都只能是对牛弹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要共同创造一个美的情境———课堂。这要求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始终要保持“心”、“智”、“情”三方面和学生的投合,使学生进入最佳的主体角色,达到教学双方的和谐。要达到这一目标,教师要充分考虑教学过程中诸方面因素的作用,尤其要确实了解和把握学生诸方面素质的情况,并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调适。

(二)引入情境和课文内容的和谐

课堂情境是一个很难以正确表述的概念,由于它虽可以充分感受却实在难以言传。一般的说,它是教学过程中由双方的素养、趣味以及情绪等因素形成的课堂教学氛围。它和教学内容的矛盾,实际上是教学过程中人和物的矛盾。在这组矛盾中,教师应当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创造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情境。教学内容可以分解为以下几个要素:文体要素、语言要素以及风格要素。也就是说教学情境和教学内容的文体、情理、语言及风格形成高度的和谐。

(三)语文练习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

以语文教学的育人目标来看,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还应当是文与道的和谐统一。要达到文与道的和谐统一必须以教学内容为依据。首先是文体特点。文体不同,文道结合的方式也不一样。小说要捉住人物形象及塑造人物的策略,也可捉住环境描写。散文要捉住所写之景所叙之事,“披文入情”,“入情”之时便是受教育之时。诗歌的思想政治教育则完全可以渗透在朗读欣赏之中。其次应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有些课文的思想内容和学生的思想实际联系比较紧密。但也有一些课文的思想内容,学生在理解时可能会产生以下片面或不正确的熟悉,像这样的课文在教学时要紧密联系学生的一些片面的思想知识,制定思想教育的目标。

二、善于变化课堂教学结构

语文教学应该是美的教学,教师不仅要追求教学的和谐美,更要力求教学结构的变化美。一成不变的教学结构,只能令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因此,课堂教学不仅要讲究有血有肉的内容,生动活泼的气氛,更要讲究看似有形却无形的教学方式,并时常变化翻新这种形式,让学生时刻保持一种新鲜的感觉,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过去,语文教学多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并且不管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特点而生硬地套用某一方式,这样,使整个课堂的气氛单调,陷入枯燥乏味、呆板无趣的泥沼之中,学生没有任何积极性和主动性。结果只能是教师花费很大力气,学生却收益甚少。近年来,随着教育革新教学论文地不断深入,更加要求语文课堂教学一改过去的方框方式、探讨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策略。

(一)内容与形式的变化

语文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决定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众所周知,每一篇课文所包含的内容和目的都是不同的,既然内容不同,形式也就理所当然地不同,至于要怎么变化,要视其内容和实际需要而定。如对自读型课文,就可以有三种不同的结构变化:先教后读、先读后教和边教边访或边读边教。对初学辅导式的课堂教学,其操纵程序则可以是:1.教师指导,学生看书;

2.质疑不足,学生讨论;3.点拨引导,学生练习;4.反馈小结,学生评估。

(二)实际与策略的变化

教学策略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它的基石是教材和学生实际。因此,在选择教法时,除做到因文制宜外,还要根据学生实际,做到因人制宜,切忌用教材或学生迁就教法,本末倒置。
所以,语文课堂教学的和谐与变化是语文教学中的两个重要原则,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取得成功教学的关键。语文教师应结合教学实际,不断地探讨与革新教学论文,力求课堂教学的和谐与变化,使语文教学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25.
[2]陈建伟.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131.
[3]朱芒芒.新课程理念下的革新教学论文教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8.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