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之我见

更新时间:2024-04-20 点赞:3877 浏览:1324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中学语文教学将布满人性之美、最具有趣味性的语文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畸变为一种应试练习。这种近况与时代进展和社会变革对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对立。语文教学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一种个性心理特点,它是在一定的情感体验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以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便会主动愉快地去探究它,不但不把它当成负担,而且会?废寝忘食,乐此不疲地去干。教学是一种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首先要了解学生实际,了解他们学习语文的目的、态度、习惯、策略、兴趣、爱好、情感、意志以及生理、心理特点。生活在革新教学论文开放时代的初中学生,自主意识增强,他们自尊、自信,需要尊重,情绪复杂、情感丰富、对未来布满幻想、求知欲旺盛、记忆力好、渴望通过学习获取知识。但意志脆弱、缺乏刻苦精神、学习习惯不稳定、会产生逆反心理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特点,在教材中以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特级教师于漪在谈教学感受时说:“崇高的使命感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紧密相碰,在学生心中弹奏的时刻,教学艺术的明灯就在课堂上高高升起。”我在上鲁迅先生的散文《以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考虑到初一年级学生对自己童年玩耍的环境有深刻印象,对生活布满美好幻想的特点,根据课文内容以学生的兴趣点切入教学。我先引导学生以《我心中的乐园》为题,把自己记忆中最美好的画面用语言描述出来。学生心中的乐园有现实的美景,有幻想的世界。然后直接引入鲁迅先生描写的儿时的乐园——百草园这一重点文段。让学生通过浅析生动、具体的描写,感受其中清新甜美的瓜果,奇妙可爱的动物透出的欢乐天真的稚气。感受描写中正确的形容、生动的修辞和清楚的层次。学生充分感受了作者儿童时代轻松自由,布满情趣的百草园生活,与三味书屋单调陈腐、枯燥无味的读书生活作比较,便很轻易地理解了文章“批判封建教育,揭露私塾残害儿童身心健康进展”这一深刻主题。进而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丰富积累,感受生活无穷无尽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
语文是一门极其生活化的学科,课文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初中学生正处于开始关注和思索生活的心理年龄阶段,对一切布满好奇和热情。法国教育家卢梭以为:“教育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语文教学应该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缩短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间隔,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开拓学生视野,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使课堂教学更富有趣味性、知识性。使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养成主动求知的良好习惯。我在上《笑的武器——浅谈华君武“动物”漫画》一文时,让学生先容课外阅读中自己喜爱的漫画,并在黑板上描绘出来。其中《今天我宴客》画的是一位中学生把同学带到公厕前说:“我爷爷在这守门。”道出受困于宴客之风的学生的无奈。并由此引导学生正确地熟悉社会生活现象。《请求》画的是一群身背与自己身体同等体积书包的中小学生在一所减肥中心前排队请求给书包减肥,道出学生对学习负担过重的强烈。学生以漫画夸张的手法中,领会到幽默浪漫的情趣。通过赏析漫画,培养关心介入社会生活的意识。
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协调是以情感为纽带的,教师以丰富的情感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学生会以中受到熏陶、感染、启迪并有所感悟,潜能和创造性才得以充分发挥。在语文课堂中,就需要渲染课堂气氛,营造一种与文章内容相一致的情境,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仿佛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观其景,形成一定的情感基调,以而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章内容,甚至不自觉地进入到文章的角色之中。例如,在上《周总理,你在哪里》的课文朗读指导中,我怀着对革命前辈深深的怀念和崇敬之情,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同诗人一起去高山旁、大海边、森林中寻觅亲人,怀念敬爱的周总理的情景。教师入情入境,拨动着学生感情上的心弦,起到了使学生见诗人之所见,思诗人之所思和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的作用。在讲授艺术性较强的课文时,还可以借助音乐、图片、投影、录像、多媒体等直观可感的手段,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介入教学过程。教师丰富的表情动作、富有感情的语言、积极良好的情绪,驾驭课堂的轻松自如,点拨知识的深入浅出,都可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积极好学、反应灵敏、思维活跃,展开想象的翅膀,在知识的殿堂中流连忘返。
提高学生的兴趣是一门教学的艺术。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孔子看来,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乐。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语文课堂由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学生满足求知渴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净化思想的乐园,是语文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