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化教材支持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混合学习方式探讨

更新时间:2024-01-14 点赞:8734 浏览:2588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在国内外普遍受到关注,随着国内《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的出台,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已经占据了教师培训领域的主导地位。然而,由于培训内容缺乏系统性、培训时间片断化、培训方法单一枯燥等原因,在职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未能取得明显的成效。在校师范生可塑性强,其学习时间比较完整,学习精力比较充沛,因此从职前阶段开始培养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成为国内教师培养的一种主流趋势。国内各师范院校开设了面向在校师范生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用以培养职前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但是由于课程开设处于起始阶段,课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本研究以西北师范大学开设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为基地展开,重点探索立体化教材支持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有效教学模式。笔者根据学习内容的性质和目标的不同,将课程内容划分为理论类知识、技术手段类知识以及技能方法类知识;从内容的选择和编排方式等方面先容了“教师信息技术基础”和“信息化教学”两门子课程的立体化教材,并深入剖析了立体化教材蕴含的设计理念;通过课堂跟踪观察、调查分析和理论剖析等环节,终极总结构建了立体化教材支持的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中三类内容的混合学习模式。三类知识的混合学习教学模式中,资源的类型、运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均不相同,混合的方式也各不相同。师生公道运用立体化教材资源,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恰当利用传统课堂环境和网络环境开展教与学的活动。研究发现,教师职业能力导向的理念是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开设的重要指导思想,立体化教材资源更能满足课程教学的需要,混合学习模式是课程教学的最佳模式。针对理论类知识、技术手段类知识和技能方法类知识,采用不同的资源、教学方法的混合方式,能够切实培养职前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情怀,提升职前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及信息化教学能力,为师范生将来的教育教学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关键词】:立体化教材《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混合学习模式
【论文提纲】:摘要6-7Abstract7-9第1章绪论9-171.1研究背景9-121.2研究开展的条件|教育论文网|121.3研究目的和意义12-131.4研究内容13-141.5研究方法和思路14-17第2章理论基础17-282.1文献综述17-202.2相关理论20-262.2.1模式和教学模式理论20-222.2.2能力本位教育理论22-232.2.3混合学习理论23-242.2.4活动理论24-252.2.5相关的教学法理论25-262.3相关概念的界定26-28第3章立体化教材研究28-373.1立体化教材先容28-343.1.1文字教材28-303.1.2多媒体光盘30-313.1.3网络课程31-343.2立体化教材的设计理念34-363.3立体化教材中的三类知识36-37第4章立体化教材支持的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混合学习模式研究37-634.1模式来源37-454.1.1课堂观察37-394.1.2调查分析39-454.2立体化教材支持的理论类知识混合学习模式45-514.2.1模式的构建45-474.2.2模式的解读47-484.2.3模式应用教学案例——信息技术与教育发展48-514.3立体化教材支持的技术手段类知识混合学习模式51-574.3.1模式的构建51-534.3.2模式的解读53-544.3.3模式应用教学案例——星型结构演示文稿的制作54-574.4立体化教材支持的技能方法类知识混合学习模式57-634.4.1模式的构建57-594.4.2模式的解读59-604.4.3模式应用教学案例——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60-63第5章结论与反思63-655.1研究结论63-645.2研究反思64-655.2.1研究的创新之处645.2.2研究的不足64-65参考文献65-68附录168-71附录271-72致谢7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