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师教学适应性课堂

更新时间:2024-03-08 点赞:19291 浏览:8459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给教育界带了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和变化:学生开始爱学习了,且综合素质提高了;课堂教学开始由传统的知识教学向现代的发展性教学转向;教师的观念新了,角色也开始发生变化了;但是,伴随着新课程深入推进,又有很多新问题呈现出来了:教师觉得课越来越难上了,很多学生觉得课业负担越来越重了。新课程开始碰到了尴尬与困惑。无视这种现象继续推进新课程,不但新课程的目标难以实现,而且还会令课程实施者的职业倦怠感增加,课程“消费者”——教师与学生将会成为课程“浪费者”。研究新课程实施中的困惑和困难,尤其是教师对新课程教学的适应问题,将会有助于新课程目标的实现,也将会增强课程实施者对新课程的适应程度,有利于新的学校文化重建。研究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学的适应性问题,假如单从教学论的视角孤立地进行,并将其推而广之,这肯定是不现实而又失之偏颇的。只有从课程论的角度,立足于对课程实施要素运动状态的把握展开实然性研究,才能为应然性研究提供事实依据和理论条件|教育论文网|。教师教学的适应性是教师与教育环境互动,按照教育环境的要求调整课程实施进程,在现实条件下获得专业长大,达成职业使命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做了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这就是我的研究路线。不带任何先见走进课堂,与课堂的主人共同直面课堂生活,感受课堂生活,探视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适应性,这对曾经是中学教师的我来说,既是对一度陌生的课堂生活的回归,也是对现实的靠近。本研究主要运用了质的研究方法。我试图亲身觉察被研究者在课堂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研究者的课堂生活故事和意义建构做出解释。另外,本研究还采用了文献分析法进行辅助,使得本研究可以迅速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正确确定研究课题;而且还能超越时空界限,高效地、全面地、客观地获得各种资料。我选取了西安市FX学校作为研究现场,2006年9月份正式进入研究现场,主要是在每周的周一,周二,周四早晨前三节分别在五年级的1班,2班,4班听课。我的6位研究对象分别担任语文、数学以及英语学科的教学。材料的收集主要是随堂听课和课后随机访谈。对材料的收集整理和主题的提取是一个生熟互变,整零互生、统码归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的观察和分析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适应、教师对新的学习方式的适应和教学对学生的适应。研究的结论是:目前小学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正处在适应中,但以往的教学惯性仍与新课程理念存在着冲突;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已经得到教师的认可,而且正在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中逐渐成为学生重要的学校学习方式。教师对学生的适应还仅仅停留在一种不自觉的观念状态,远未能成为教师的自主行为。影响教师教学适应性的因素是纷繁复杂的,主要受两方面的因素制约:即教师个体是教师教学适应性的主观因素,学校组织是教师教学适应性的客观因素【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教师教学适应性学习方式课堂
【论文提纲】:中文摘要3-5Abstract5-9引论9-18(一)论题的缘起9-10(二)研究方法的选择10-12(三)资料的收集与整理12-14(四)研究合作者的背景14(五)相关概念的界定14-18一、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课堂教学18-28(一)基于新课程理念研究教学现场的意义18-20(二)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一20-23(三)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二23-28二、小学教师对新课程学习方式的适应性分析28-35(一)适应是教育的必然追求28-30(二)新课程学习方式适应了学生发展的要求30-31(三)教师适应新课程学习方式的课堂31-35三、新课程教学适应学生的案例分析35-40(一)教学适应学生是教育适应性的具体表现35-36(二)促进学生发展是教学适应学生的内在要求和根本目的36(三)教师适应新课程学习方式课堂36-40四、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师教学适应的表现特征40-49(一)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适应呈现出总体的适应和个体的差异性的特征41-45(二)教师对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适应集中表现为对教材的处理问题45-47(三)教师教学对学生的适应表现出的教学适应性呈现出自觉自愿性与无助感冲突47-49五、新课程背景下影响教师教学适应的因素思考49-58(一)教师个体方面50-53(二)学校组织方面53-58结语58-59参考文献59-63附录(一)63-70附录(二)70-76致谢76-77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77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