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网络文化网络文化对当代影响路径及应策略略站

更新时间:2024-02-21 点赞:22462 浏览:9699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文化已经越来越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新生事物的“敏感人群”, 网络文化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熏陶感染作用,成为塑造青年学子时代精神风貌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首先分析了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而探讨了网络进入校园后,受到了大学生的极力追捧,它在推动和丰富校园文化积极发展的同时,也对校园文化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网络文化建设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网络文化;当代大学生;影响路径;应对策略
一、引言
21世纪是一个信息激荡、传媒发达的网络信息时代,网络,作为人类文明的标志,已深深植根于广大青年学子心中,并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信息传播空间。网络文化对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个性心理等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对学生来说,网络的虚拟性,给了他们一个可以畅所欲言、平等说话、激发灵感、展现个性的舞台;就教师而言,虚拟的校园网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了解青年学生的内心世界、改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交流的渠道。 然而,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其影响路径主要体现在:它在方便、丰富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同时,也暴露了不少问题,对某些大学生的心理、学习、思想产生了不良的影响;网络进入校园后,受到了大学生的极力追捧,它在推动和丰富校园文化积极发展的同时,也对校园文化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一)可使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嬗变

相对于其他社会群体而言,由于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特殊环境及其年龄、心理等方面的因素,使得他们成为对各类文化观念嬗变最为敏感的群体。他们不仅有直接涉猎各类文化的良好条件和旺盛精力,还具备揣摩和效仿新潮文化背后的价值观念的和愿望。网络文化是一个全方位开放的文化信息系统,它不仅有高深、经典的理论探索,同时还具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的信息传递。虽然多元化的网络文化可以开拓大学生的视野,有利于更新其知识理念,为其获取知识、交流信息、交友及娱乐提供更广阔的空间。然而长期接触互联网的大学生,易于受国内外不良网络文化的影响,被其表面现象所迷惑;同时,网络文化所带来的诸如诱惑性网络、暴力泛滥,网络“恶搞”挑战道德底线以及其他与社会文明进步相背离、误导大学生思想与行为的异质文化;此外,西方价值观念的渗透,都会对大学生价值观带来冲击。面对多元化的鱼龙混杂的网络文化信息及其负面影响,倘若未能及时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嬗变就在所难免。

(二)导致当代大学生面对面人际交往障碍

网络环境下,学生及师生之间的直接面对面交往的机会减少。网络文化,既是五彩缤纷的现实社会文化的映射,同时亦是个创造现实神话的虚拟世界。游走在这个虚拟世界里的青年学子,虽然可以拓展其交流空间,但是也会使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出现人际关系危机。由于网络文化的虚拟性特点,极易让大学生淹没于其中,减少与社会、家庭沟通的机会甚至不愿与老师、同学沟通,从而导致大学生人际关系日趋冷漠。甚至部分大学生离群索居、自我封闭,宁愿在虚拟化环境中体验虚幻情感。网络的虚拟性导致一些青年学子过度迷恋网络,他们长时间使用聊天工具、社交网站、博客等,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虚幻的网络世界,逃避现实,疏离近距离沟通,对周围人群冷漠,从而造成对现实社会的人际交往障碍。

(三)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当代大学生乃当今社会人才的主力军,他们的身心健康不仅直接影响其能否成才和他们个人的发展而且影响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在大学阶段,大学生生理趋于成熟,性意识进一步发展、情绪情感日益丰富,而心理方面,也在慢慢向成熟、社会化方向转变。在网络世界中,信息量虽大,但是质量上良诱不齐,其中不乏消极的、反动的、颓废的、的、暴力的内容。网络游戏可创造出一个极其仿真的虚拟世界,网络游戏的特点,常表现在用仿真的模拟来满足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愿望。游戏者常常从这个虚拟世界中获得一种满足感、成就感,于是自制力不强的青年学子常常会沉迷于虚幻的网络世界,企图逃避现实的压力与痛苦,久而久之,不少学生上网成瘾导致学业荒废;另外,缺乏诚信和责任的网络爱情极易流于形式,伤害对方。这些信息的垃圾场不仅会使大学生扰乱作息、荒废学业,而且也会极大地危害大学生心理健康。此外,长时间接触网络,会导致大学生近视、颈椎病、头疼等有害其身心健康。

三、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一)为大学生锻炼能力和展现才华提供了全新的舞台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网络文化比传统校园文化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不仅有助于开阔大学生的视野,促进学业,还为其锻炼能力、开发潜力与提升文化素质提供了新的营养。网络文化为大学生知识文化素质的提高发挥了积极作用,网络作为一种新媒介不但拓开阔了大学生的新思维、拓展了他们接触新观念的渠道,还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学习英语及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因此,网络文化使大学生获取知识与信息以及接受教育的方式更为个性化、多元化、便利化,从而为大学生锻炼能力和施展才华提供了全新舞台。

(二)有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个人、国家及社会都具有重要的价值。网络使得全球化信息跨国家、跨时空、跨民族文化传统的交流得以实现[3],作为新生事物“敏感人群”的当代大学生,网络文摘自:学术论文翻译www.618jyw.com
化的自由性和开放性为其发挥想象力、开发创新能力拓展了新的空间。网络上众多共享资源库、共享信息库以及各专业知识库,促使当代大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冲破封闭、走向开放,将大学生的思维触角引向未知领域,使其创造性思维得到升华。毫无疑问,网络文化有助于挖掘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潜能,开拓其创新思维,为其创新素质的提升提供了有利契机。

(三)搭建虚拟化平等沟通的交往平台

交往是人们的精神需求之一。人们要想获取更多的经验、知识和信息除了所学书本知识外,他还必须广泛地同社会各界进行交往。传统交往方式受到时空限制,使人们不能跨时空的进行普遍交往。在网络世界里,人际交往突破了权利、职业、地域等的限制,使人们能接触到不同年龄、不同思想、不同岗位的人。这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便利的交流平台,使他们克服了自身局限、地域局限、民族局限、职业局限、社会关系局限,突破了交往的时空限制,让跨地域的全球往变为可能。当代大学生出生在网络信息飞速发展的一代,他们所接触的网络平台,如 、微博、社交网站、飞信、电子邮箱等使他们实现了跨地域的交往。同时网络交往的新颖性、内容丰富性也吸引大部分当代大学生。对大学生而言,网络交流无疑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交往方式,他们利用多种网络交流平台,实现多触角、多元化的交往,使其社会关系更为丰富。

四、加强当代大学生网络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充分利用网络新阵地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弘扬健康行为文化,探讨网络化背景下的学生行为规范
要利用网络新阵地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弘扬健康行为文化就必须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规范,首先,可以通过校园网络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实时监控和引导,并且在对其进行监控和引导时,应运用文明的网络规范来引导和教育学生,从而使学生形成文明上网的气氛;其次,学校可以借助于先进的网络技术更好地管理班级事务和学生个人行为。例如各年级或班级可以利用网络文化的传播优势,开展主题讨论 、专题聊天、网谈等活动来进行班级事务的管理和个人行为的规范;最后,学校可以通过校园网络阵地来过滤网络上的垃圾信息或屏蔽一些不良网站。高校应严密监控互联网入口,从源头上有效遏制有害信息的传播蔓延,及时打好网络“补丁”,筑牢网络安全“防火墙”,努力创设一个文明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学校可以通过校园网络让学生更好地查找信息、了解时事,学习专业知识及增强学生友谊等正当有益的活动。此外,学校还可以借助校园网络来制作心理宣传主页、开展心理问卷调查,利用网络的互动功能,对青年学子开展生动形象的心理健康教育,从而解决其心理问题。总之,在互联网时代,要使大学有良好的校园文化,就必须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充分利用网络媒介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和心理健康教育,从而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让文明上网成为大学生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二)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管理,以增强大学生校园网络文化的吸引力

完善校园网络管理既要构建和谐的校园网络,以保障大学生网络生活的健康场所,还要增强校园网络文化的趣味性和亲和力。一方面,学校要加强网络方面相关建设和管理,完善规章制度,健全工作机制。学校应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分工协作和相互配合的基础上,校党委宣传部具体负责校园主网站建设与维护、网上舆论引导、网络信息监控、网络文化建设等工作,并对各二级网站的内容进行日常监督、协调、管理。学校网管中心负责建设和维护校园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平台,保证校园网络安全平稳运行;另一方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始终贯穿“和谐”这一主线,通过校园网络开展具有不同主题的、内容健康、格调高尚、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三)充分发挥网络文化的思政教育功能,建设网络德育平台

互联网的兴起,带来了全球信息资源不可逆转的网络化发展趋势,为现代教育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可以通过校园网络形式开展。开辟网上德育阵地,开发家庭—学校互联平台,通过网络促进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家长,学校与家庭的交往,实现家校互动、师生互动、亲子互动。变传统的口头说教为迅捷的精神沟通,增强德育教育的情境性,实效性。不仅为我们突破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方法与工具,而且也为我们将先进的教育思想、方法与信息技术有机整合,有效运用网络这一互动媒体,既可以完善校园网络管理体制,在网络环境下将“管理育人”与“服务育人”相结合,又可以引领大学生吸收健康的思想,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四)突出精神内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精神文化建设

网络环境下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重视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方式的有机融合。校园网络是大学生网络教育的重要渠道,也是高校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途径。指出,要有远大的理想,才能永远保持前进的勇气和方向,“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学术论文下载www.618jyw.com
[4]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教育。首先,通过校园网络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就要充分利用校园网站的每一个窗口,通过青年学子喜闻乐见的网络形式,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其次,使网络文化融入师生的生活、学习、工作中,起到互相学习、凝聚人心、潜移默化作用。让大学教师与学生以平等身份来共同铸造校园网络文化。最后,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大众媒体,应充分发挥网络宣传快捷、影响面大和范围广的优势,引导社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无误地告诉人们什么是“荣”,什么是“辱”[5]。
[参考文献]
王红玉、侯秉文、李琰、韩梅.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08(6):24-26.
卢桂桃、王莉.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调适途径分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2):167-169.
[3]赵玉霞、贺燕.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影响探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11):22-23.
[4]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王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研究述评[J].创新,2012(4):5-20.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