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人才培养加强教材建设试述试述助力人才培养

更新时间:2024-02-23 点赞:7536 浏览:2385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和实验室建设是高等学校最重要的三大基本建设,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尺度,而教材则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想的基础“范本”。本文论述在实施“本科教学工程”背景下,教材建设在保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促进精品课程建设、助力教学质量提高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提出加强高校教材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教材建设;教学质量;人才培养
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信息载体,教学内容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和主要工具,也是深入教学改革、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高校教材既是教学科研水平及成果的重要反映,也是国家科学文化积累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国家科学文化与技术积累的水平。教材建设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十分重要。

一、“本科教学工程”推动高校教材建设

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尽管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规格、内容和方式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人才培养作为高等学校的一个根本任务始终没有改变。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把人才培养的质量作为核心内容。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必须有高水平、高质量的教材建设。“十一五”期间“万种新教材建设项目”,鼓励高校与出版社组织编写出版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科技水平的新教材,推动高质量教材和新教材选用工作,推进新教材和立体化教材建设。同时积极推动网络教育资源开发和共享平台建设,建设面向全国高校的精品课程和立体化教材的数字化资源中心,建成一批具有示范作用和服务功能的数字化学习中心,实现精品课程的教案、大纲、习题、实验、教学文件以及参考资料等教学资源上网开放,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免费享用的优质教育资源,完善服务终身学习的支持服务体系。
教材是由信息、符号、媒介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核心教学材料。“本科教学工程”国家规划教材建设项目进一步明确了高校教材建设的重点任务,积极鼓励精品教材建设、实验教材建设与特色专业系列课程教材建设,以适应国家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高校教材建设已经与卓越人才培养、教学团队与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源于:电大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双语课程建设等“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建设形成了相辅相成的关系。“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的建设推动了高校教材建设,产生了一大批优秀教材建设成果,成为“本科教学工程”实施的有力支撑,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二、教材建设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基础

1. 教材建设保障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高校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场所,而培养人才是通过教育来实施的,这个实施教育过程又是通过教师、教材和教学设备来实现的。“本科教学工程”实施多年来,已形成了大批有效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成果,而这些成果就是通过教材建设传递给学生,进而培养出具有特色的教育产品——人才。因此,教育教学改革离不开教材,或者说,人才培养离不开教材。同时,教材建设要适应人才培养和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服从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需要。
近年来,各高校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重点推进优化培养人才的学科知识结构与能力培养的实践, 也就是探索根据现代科技文化的发展和我国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的具体实际来优化课程方案与实践教育方案,构建适应现代化国家建设进程和学生差异化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这些都为高校教材建设与改革提出了新的目标和任务。高校教材建设与改革已经成为教育教学改革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迫切需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弹性学制与学分制的实行,通识教育与选修课的广泛推行,双学位与辅修制的构建,分类与分级教育教学的试行,各种形式的国际合作教育教学模式的尝试等,迫切要求相应的有不同层次、不同风格、不同要求与不同形式的配套教材建设。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紧紧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个中心,在教材建设中就必须注重创新、体现特色、分类管理,大力支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学科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需要不断修订完善的优秀教材的建设,积极鼓励体现学科行业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反映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改革最新趋势的教材建设,以满足各类高等学校多样化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改革的需求。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中,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建设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实用性教材,逐步实现教材的高水平、高质量、多规格、多样化目标,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提供特色鲜明的教材,使教材建设成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必要保证。

2. 教材建设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教材质量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编著者所在学科专业学术水平,教材建设对提升教师业务水平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材作为科研成果的结晶,教材中储存与反映着最新科技成果和学科知识。但教材不是知识的简单堆积,而需要编著者对知识的系统阐发和论证,教材的编写过程是一种再创造过程,也是提升与培养教师能力的过程。同时,教材又是教学经验的结晶。教材的编写过程,是促使编著教师系统总结成功教学经验和方法的过程。在教材建设中充分发挥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的教师的作用,促进师资队伍的建设,特别是通过编写队伍的构建,可促进与培养高水平的教师团队。
在教学团队与专业建设、名师工程、规划教材等“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建设中,许多高校积极鼓励高水平教师编著教材,提高了学校与相应专业的学术地位和知名度,带动了年轻教师队伍的成长,提升了师资队伍的建设水平。

3. 教材建设促进精品课程建设与改革

多年来,高校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大大提升了课程建设整体水平。根据精品课程建设的需要与课程改革要求,同步需要高质量的教材建设与改革。一方面,对不能满足课程改革需要的旧教材推陈出新,对教材体例、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另一方面, 在课程改革中,由于课程体系的改革与调整,一些不适应当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旧课程被取消,一些新课程会随之应运而生,根据课程改革建设后的需要必须进行新教材的建设。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许多高校加强了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实验课程的层次性及其与理论课程的匹配性,加强专业实验系列课程的整合建设,优化课程实验项目,特别是提高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探索研究性实验教学的新方法。所有这些实验课程与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都需要构建与之相配套的教材体系。实验教材的建设可在根本上巩固实验教学改革的成果,促进精品课程的建设与改革。

4. 教材建设奠定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

学校的教学质量, 是教和学两方面的综合反映。要提高教学质量, 必须抓好教材建设。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学生系统地获取知识的主要材料。优秀的教材, 为教师备课、讲授、指导学生阅读参考书和作业提供了重要的客观依据;教材中描述的新知识和新方法, 既有利于教师的讲授,也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与拓展,成为教与学质量提高的可靠保证。在课堂教学中,教与学主要围绕教材进行,抓好教材建设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最基础环节。为达到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目的,教师必须按教学大纲编写的教材开展教学。要使学生系统地、高效地、循序渐进地获取相关专业知识,必须有专为一定专业与年级学生编写的、经过去伪存真和去粗存精的教材,尽管大学生可从参考源于: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www.618jyw.com
书、杂志、参考文献中获取知识,但教材仍是他们获取系统知识的最重要资料。优秀教材的建设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助推器。

三、加强教材建设,充分发挥教材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教材一方面受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内容的制约,另一方面又通过教案制约着教与学的过程。由于教材对教与学有着直接的制约力,教学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和适应性在人才培养中起着导向作用。

1. 教材的编写与选用

教材编写是一项具有专业性、学术性的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考虑知识体系建构与时代背景,又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作为教材必须论点正确、论据充分、论证严密、合乎逻辑;需要语言精炼、文字流畅、材料组织和逻辑安排要自成体系、特色鲜明;需要体例规范、内容安排与递进符合教学规律与学生的认知特点。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本科专业建设为依托,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基础,强化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注重提高教学质量的内涵建设,将教材建设作为加强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工作来抓。
要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们究竟需要有什么样的教材?教育部多次发文提出,高等学校“要重视为本校开的课程选用高质量的不同特色的教材”,“十一五”期间,国家级规划教材的建设,以及国家精品教材的遴选与表彰,都不同程度地对编写高水平教材提出了具体要求。我们认为,作为优秀教材必须达到“五个一流”,即优秀教材应具有一流的编写团队、一流的教学理念、一流的知识集成、一流的编写资源和一流的出版媒体。
一本教材的质量关键在于编写团队,尤其是主编,学术上要有建树和较深的造诣,有多年的任课经验,对学科的体系结构和发展走向有明晰的认识和深入的思考,充分了解学生的要求和教学中的问题,对学科的发展具有创新意识,能统领编写团队共同实现编写目标。
选用一本好的教材,从某种意义上讲就等于为学生请到一位优秀的教师,不仅能激发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更有助于学生完整、准确、系统地掌握该学科专业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同时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需要。首先学校要制定具体规范的教材选用制度,保证教材质量;其次重视教材样本库建设,及时收集更新教材出版信息,并推荐给教师;第三要建立一个独立于教材选用和教材供应的第三方教材选用监管部门,保证教材选用的公正性,以彻底杜绝经济利益影响。

2. 教材的评价与激励

围绕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与需要,应建立科学的教材质量评价内容与指标体系(如图所示),明确教材质量评价目的,将师生应用评价指标纳入教材建设-教材投入-教材应用推广结果的分析框架中,确定各项评价指标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形成“努力-成功-更努力-更成功”良性循环的编写-出版-应用的优秀教材建设激励机制,对于构建优秀教材体系,让更多的优秀教材进入课堂十分重要。
教材评价是对教材价值做出判定,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材的直接价值能满足学生真正的需要,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等各方面发展;二是教材的间接价值,通过学生满足社会需要,即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高校要加强政策导向,通过科学评价,建立以有效的激励机制为中心环节的一系列措施,有效促进教材的质量内涵提高。

3. 教材建设组织与管理

为充分发挥教材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要建立适应高校教育教学改革需要的教材建设管理的运行机制。第一,学校要加强教材建设的组织领导。要继续保持和加大对教材建设的投入力度,设立基金立项资助建设。第二,加强规划与立项管理,完善教材建设政策。构建学校一省部一国家教材建设体系。建立教材建设与专业建设、教材建设与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与科学研究同步发展的机制。第三,加强教材研究,推选优秀教材。认真研究教材体系和内容,是保证教材质量、搞好教材建设的根本保证,要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科教材建设的特色分析研究,总结内容更新和建立教材新学科体系的规律,第四,对教材质量。通过对影响教材质量的各种因素的研究,以及对新出版教材的推介、评价、组织教材使用经验的交流等方式达到提高教材质量的目的,同时认真听取师生的意见,对教材不断进行修订与完善;第五作为教材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要积极协助教师做好研究工作,促进学校教材建设与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