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共生浅谈学校“心育”和“德育”共生联系库

更新时间:2024-02-04 点赞:27625 浏览:1227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以广义的“德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研究基础,力求建构“心育”与“德育”的共生关系使学校德育与心育工作有机的共生在一起。本文尝试着以“心育”与“德育”共生发展来建构学校育人的模式,从“心育”与“德育”共生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其阶段性为切入点来构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同时列举了“心育”与“德育”共生关系的具体措施,从而对学校树立“心育”和“德育”共生理念进行了必要的探索。
[关键词]:学校育人 “心育” “德育” 共生关系
近年来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出现了很多关于“心育”①、“德育”②方面的问题,引起教育界的关注,学校也做了很多的研究和实践。但对“心育”与“德育”没有一个系统的把握,存在的问题是:其一,大家都知道育人要从“心育”、“德育”出发,或者结合两者来共同教育未成年人,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是两张皮;其二,认为育人只是学校,或教育单位的事情,不能很好的与社会接轨,使社会未能有效地参与进来;其三,虽有育人共识,但不能因地制宜、因校而异、因人而异地落实;其四,在育人方面没有一个体系和一个十分明确的方向来统领育人环境。所以对“心育”与“德育”的共生关系还值得进一步探讨。

一、与时俱进更新育人理念

(一)、用现代文化理念为统领,明确育人的方向和抓手。

“现代文化是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方向,以爱国主义和时代精神为特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传承和提升区域特色文化,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适应现代化本质要求的文化。现代文化的内涵主要是现代知识、现代观念、现度,包括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生产方式、现代生活方式、现代艺术等。现代文化的核心就是引领人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实现人的现代化和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引自张春贤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源于:大学论文格式范文www.618jyw.com
第八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贯彻现代文化的内涵,使得学校育人有了明确的方向和抓手,借助举国上下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共识下,大力推进学校的“心育”与“德育”工作,积极引导师生的认识,不断创新“心育”与“德育”的工作思路。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推动学校的德育工作与广义的德育工作接轨,形成中华民族的需求与学校育人的高度统一。

(二)、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不断更新学校的育人理念。

“育人”工作应从“心育”和“德育”两方面实施。长期的学校工作使我意识到:“人”的一撇代表“德育”,“人”的一捺就代表着“心育”。“德育”是要靠心育来支撑的,“心育”是育人的基础。而人的发展要达到自我实现,就要有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就是要成为被社会所认同的,代表着社会需要的一种规范,即“德育”。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理念,应取广义的德育为研究,使德育得到全社会的参与,达到全社会来育人,育全社会的人的目的,避免学校德育出现的“5+2=0”的现象,也就是说5天的学校教育结合学生在家、在社会上受到的教育是等于没有受到教育的现象。德育与心育融合的最佳状态就是一种“共生”③,那就是来自人自身与社会规范(即广义德育)的一种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发展的、不断完善的共生模式!是“1+1>2”也就是说共生关系中的任一成员都因这个关系而获得比单独生存更多的利益,的共生效应。

二、“心育”与“德育”的共生关系

今天的世界,是一个大变革、大交往、大碰撞、大融合的世界,利益密切相连,命运息息相关,发展相互促进,要求人们站在一种全新的理念上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不同民族、国家,不同文化价值体系之间更加合理的生活和安身立命,由此呼唤着共生思维。

(一)、“心育”与“德育”共生关系的形成

人之本性力图伸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双重性:既互相排斥,又相互依赖。然而,“心育”使个人的自我实现所需的许多资源只有通过别人才能得到,所以人与人之间还存在互相依赖的一面。现实中每个人都希望占有更多资源发展自己,而资源具有稀缺性,所以人与人之间会出现冲突;“德育”则要求,我之外的一切人、事、物都是很重要的,个人要与整个社会乃至整个自然的和谐共生,而不是让外界的一切人、事、物来迎合我,而不是排斥。排斥引发斗争,依赖导致妥协。斗争与妥协互动,形成共生。“心育”与“德育”和谐共生就是要达到相对最优化:①“心育”与“德育”在实施过程中合理的分享资源,互利共生;②“心育”与“德育”共生使育人对象与他人、社会之间合理分享资源——我利于社会,同时社会又保护了我、发展了我。

(二)、“心育”与“德育”共生发展的阶段性。

其一,任一时期人的发展顺利与否,均与前一(或前各)时期的身心发展是否和谐有关。前一(或前各)时期发展顺利者,将有助于后期的发展。人从出生开始到结束是一个发展的、动态的过程,幼儿、儿童、青少年…每个阶段的心理与德育教育内容都不一样的,是以前一(或前各)时期发展为基础的递进过程,所以“心育”与“德育”共生发展是有阶段性的。
其二,人的每一个成长时期都各有其特定的问题或困难(矛盾)。矛盾未解决之前,心理危机将继续存在;矛盾解决,危机化解,危机变为转机,就会顺利地继续发展。有些学生之所以行为异常,那是由于发展中的矛盾不能适时化解,相继累积,结果阻碍甚至丧失了个人的适应能力所致。可见“心育”与“德育”共生发展的阶段期是很重要的。

(三)、以“心育”与“德育”共生发展来构建育人模式。

学校由人构成,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资源,于是便引发出形形色色关于教育资源、社会资源的纷争。各个利益主体都希望追求利益最大化,都想占有更多的资源,如果对资源分割不当,势必加剧矛盾,引发激烈冲突,酿成严重后果。为了缓解冲突,保障师生的健康发展,建立和谐校园的重大任务,就是在当前的社会氛围中,顺应现代文化的大趋势中应运而生了。如:对于青少年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或问题行为,我们绝不可以做孤立的、割断成长线索来分析和处理,而应该全面了解和考察当事人的家庭背景、求学历程和曾经发生过的重大生活事件,细心发掘当事人成长经历中曲折的生命故事,由此方可把握当事人认知、情感、行为中发生变异的奥秘所在。积极的构建“心育”与“德育”共生发展的育人模式,从育人的角度出发,明确育人的各个阶段是从根本上存在着联系的,不是各自孤立的,因此应该把育人工作放在一个整体的系统(“心育”与“德育”共生)中予以对待,解决,以增强其针对性和实效性。 这就要求学校、社会要公平对待教育、对待育人的工作,将“心育”与“德育”共生的思想,内化到学校、社会的方方面面。如:学校课程的课程表设计,要坚持知识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如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合理分配教育资源等问题都值得去思考;再如:师生关系、宗教信仰、民族团结、网络文化、劳资关系、医患关系、豆腐渣工程、食品卫生……的问题都在不同层面影响着育人的事业的成效和发展,所以育人互唤共生的思维理念。在矛盾错综复杂、变数繁多的今日,任何缺乏理论指导的率性而为,都可能导致所无法承担的社会成本。

三、用学校“心育”和“德育”共生关系,来构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具体措施。

(一)育人的关键是建构价值体系和德育体系。

首先,敢于担当、主动作为的意识需要强化,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特征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其次,以爱国主义和时代精神为特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传承和提升学校(及所在区域)特色文化,吸收和借鉴优秀文化成果,适应现代化本质要求的源于:论文的标准格式范文www.618jyw.com
学校文化。大力弘扬“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新疆精神。逐步实施“心育”和“德育”共生的教育模式,将以上价值体系或德育体系内化为师生乃至社会公民的实际行动。

(二)强化“心育”和“德育”共生教育的社会化宣传氛围。

首先,深刻领会当代社会文化的核心精神,做好宣传者和践行者,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结合学校(地区)实际开展宣讲活动,统一思想,达到从社会育人、育社会人的目的。
其次,通过各种形式普及心理学知识与传统文化精髓,使其产生共生效应,全员参与,全员育人。以不同载体为媒介,如:板报、校园文化墙、手抄报、校园刊物、广播、心理节、艺术节,文化节、传统文化讲座、家校刊物、家长学校…来营造相关知识的宣传氛围。

(三)更新育人理念,加强师资培养。

首先,以社会主义现代文化为引领,树立广义德育的理念,树立“心育”和“德育”共生(互利共生)的理念,来达到育人工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其次,加强对师资的培养、培训工作,由上而下确保培训质量和育人工作的落实,各地区都有很好的经验可以借鉴。如:教师要进行心理学知识培训,家长要到家长学校进行学习、教师要持心理咨询资格证上岗、有条件的还可以开拓学校附近高校的资源、社会资源等。

(四)危机干预、认辅制度(方案)、朋辈交流、“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

1、学校可以建立起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有效地防控异常学生,也可制定系统的认辅制度,通过专业或非专业的人员进行个体辅导,也可借助心理咨询或其他相关社会机构来辅导。

2、朋辈互助、交流是开展“心育”和“德育”共生教育的很好资源模式。

(1)同辈群体又称同龄群体,是由一些年龄、兴趣、爱好、态度、价值观、社会地位等方面较为接近的人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初级群体。同辈群体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他们交往频繁,时常聚集,彼此间有着很大的影响。同辈群体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尤其是在青少年时期,同辈群体的影响日趋重要,甚至有可能超过父母和教师的影响。
(2)要求学校建立学校的人文文化资源,比如:历届的优秀学生档案资料及近期的通过两种途径开展同辈辅导,一是参观阅读同辈群体优秀人员、典型人物的事迹、成长经历、生活感悟、方法经验……这要求学校要有开发、挖掘的意识,及时收集同辈群体的材料,最好是图文并茂的材料。二是面对面展开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形成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朋辈辅导(本人最提倡)。

3、“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心育”和“德育”共生教育模式。

(1)通过家长学校开展“心育”知识的培训、讲座,渗透亲子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研讨“心育”和“德育”共生教育模式,通过“小手拉大手、大手牵小手”共筑“德育”的钢铁长城,形成一个地方的长治久安。
(2)社会的现实状况、社会的宣传、网络文化……对家校的育人效果也起到至关重要的鉴别、加深和巩固作用。社会的作用是一把双刃利剑,用不好就会产生无法承担的社会成本,如:非法、不道德的网络文化的影响,对好人好事的尴尬境遇宣传,非主流文化的迅速传播(如人肉收索)……都会歪曲反映现代文化,影响社会主义现代文化的有效转播。这也充分说明育人不光是学校、教育单位的事,还应是全社会乃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头等大事。应本着全社会育人、育全社会人的理念,才能真正站在育人的大格局中。
“心育”和“德育”共生教育模式就是要师生觉悟:自己是在自己之外的一切人(一切物)的支撑之下而存活的,学会互利共生,领会“心育”和“德育”共生,牢固树立育人、共生、可持续发展这三个观念,共建和谐社会,才能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生生活”、“学会生存”。
注释:
①“心育”是心理素质培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简称。
② 本文指广义的“德育”,1.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2.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③这里的“共生”指互利共生,是两种生物彼此互利地生存在一起,缺此失彼都不能生存的一类种间关系,是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高度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郭念锋、《心理咨询师》(、二级)、北京:民族出版社
【2】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北京:民族出版社
【3】《心灵、自我与社会》(美)乔治·H·米德著
【4】《从弗洛伊德到海德格尔》(美)
【5】《超越自卑》(奥)阿德勒
【6】提倡共生,促进和谐 胡守钧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