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探讨对现代体育教育观深思和初探

更新时间:2024-03-13 点赞:4342 浏览:1118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本文通过对二十一世纪人才规格需求的研究与分析,结合国际国内当前体教改革发展的趋势,笔者从“转变教的观念”,“转变练的观念”、“转变师生之间的观念”、“转变评价观念”四个角度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使一线的体育工作者转变观念,应用现代体育教育的思想,对当前的体学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现代; 体育教育观
1006-3315(2013)08-036-001
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转变教学观念,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树立现代教育观和教学观的策略。通过体育特有的教学形式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培养现代所必须的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实现学生的主体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的观念势在必行,而传统的体育教学思想、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师生关系及评价标准已经不适应二十一世纪创新人才的培养。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觉得作为一线的体育工作者应该首先转变观念,接受新的体育教育观。下面谈谈对现代体育教育观的思考和几点做法:

一、转变“教”的观念

1.要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

古人云:“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即给予其食物,不如教会其获取实物的方法。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因不断优化教法,加强学法的指导,着重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淡化技术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自锻、自评、自测的能力,强化学生自信、进取、竞争、拼搏精神等现代观念的养成。教师在优选教法时,应首先研究学生的特点,研究学生的学法,建立学生科学的认知结构,促进学生的认知结构由低到高的发展,提高他们的实践学习能力。在传统教学中,我们常常过多地强调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而对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不够,打破这种观念,应树立教学服务的思想。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与要求,采用适当的方法调控学生的注意力,尽可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其灵感,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源于教师的精心设计。体育训练的开放性给我们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可以通过教具的设计,场地器材的更新,组织形式的变化,让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他们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例如可用钢尺、乒乓球作演示实验,利用学生所学的知识,通过学生自身的观察、分析、综合,从而自己去寻找动作的技术重点、难点,并寻求到解决的方法。

二、转变练的观念

通过身体练习,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是体育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过去,西方国家最早的“施皮斯”式的体育教学,把学生当作没有生命体的物体进行摆布。所有动作均有统一固定的口令操作完成,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我国有一项调查研究显示,有95%以上的小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可随着年龄和学段的增长,不喜欢或厌恶体育的学生比率不断增大。这是为什么呢?如果我们体育工作者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育爱好,在老师传授基本知识技能后让学生的身心得到锻炼,能自控运动训练负荷,尽情的享受运动的乐趣,怎会出现学生不喜欢或厌恶体育呢?笔者认为练习的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练习效果及其本身所含的科学依据以及学生的接受程度。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乐意练,乐意与老师配合,不知疲劳去练,这样源于:毕业生论文www.618jyw.com
的教学训练就成功了一半。

三、转变传统的“师生关系”观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观念

现代的教学提倡、教学平等,这对我们过去体育工作者普遍存在的“教者法令,学生强应,身顺心违”的现象提出了挑战。老师在体育教学中。既是学生的导师,又是学生的伙伴,还可以是学生的听众,这样的关系才是、平等、宽松、和谐的关系,这样的关系才可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老师的主导性也才可以得到发挥。另一方面老师也要改变什么都会的思想,要让学生敢说“不”字,“人无完人”,特别是当前处于网络时代,知识更新非常快,学生的信息来源非常多,老师绝不是什么都会,也并不是事事都对。我们也会犯错误,也许有些错误还是学生纠正的。因而,老师必须虚怀若谷,切不可装腔作势,掩饰错误,更不可粗暴训斥,冷言相讥,这样会适得其反,要鼓励学生质疑,能使学生变“要我练”为“我要练”,那就是最大的成功。

四、转变观念,建立新的“评价”标准

当前评价体育教育的目标逐渐趋向于:

1.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能否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策略和习惯性。

4.能否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根据这一评价目标以及21世纪体育教育的发展,我们必须更新陈旧的重表轻德的观念。
综合上述,我们对体育教育的评价不能再停留在军事化的操练为标准,而更多地应考虑学生的主体性有没有得到发挥、学生有没有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有没有形成“终身体育”的能力,有没有真正享受到体育的快乐。
综上所述,观念的转变并非三言两语就能解决,还有待进一步地从多方面更深层次的去研究,如教学的形式、结构及学生所能承受的负荷量和强度等。这难道不是我们每一位体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吗?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